学会自爱的人,才容易被爱

人人都渴望去爱,渴望被爱。

然后大部分人也相信一个美好的道理:“只要我爱他够多,他也会更加地爱我。”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错上一半一半吧,爱情是双向的,只有一方在输出爱的话,说白了更像是一种乞求,只会让你本身显得廉价。

希望更加地被人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先爱自己,然后再去回报爱情。

学会自爱的人,才容易被爱

01、

学会自爱的人,才容易被爱。

杨幂曾对自爱有过评价:

“人有的时候要学会自爱,因为它比需要爱和被爱来的更稳妥。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别人无法收回,也夺不走的。被爱很幸福,但是那取决于爱你的人,是被动的爱。首先学习爱自己,自己感受了爱所带来的幸福感,再去爱别人,请把这种快乐和你爱的人共享。”

的确如此。

自爱,很简单,能靠自己控制。

被爱,很复杂,是以被动的爱。

往往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人就是这么一种生物。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不惜拉低自己的底线,为了被爱做着很多本不会本不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恋爱是不平等的,这样乞求来的爱,真的是你最早期望的那种爱吗?

我高中时代有一个朋友,这个人要说他帅吧,其实并没有,他很多方面都很平凡,但他在恋爱上确是一个高手。

学会自爱的人,才容易被爱

他为自己定下了一个规则,每次恋爱中他都会遵循这个规则。

“我会在提高自己达到和对方相近的程度后再表白,然后如果一次没成功,我就不会再告白了。”

他觉得这很合理,因为如果努力过后,自己还不能进入对方的视野的话,再接下去告白也是徒劳的,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卑微。

他觉得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追求被爱而不珍爱自己的话,那这个人是不会得到爱的。

这其实很简单,就好比问你一个问题:“你会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吗?”

答案一目了然吧。

不会的,连自己都不懂得爱的人,你有什么把握觉得他真得会爱你?

在被他人爱之前,学会自爱,会自爱的人显得更有筹码,更有价值。

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被爱,但是那种爱不是虚假的乞求,而是真挚的爱,更为高贵的爱。

学会自爱的人,才容易被爱

02、

爱情是双向的,会回报爱情的人,更值得被爱。

你爱我,所以我才会爱你,这是天经地义的。

伊萨可夫斯基曾说过: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是的,一段爱情中,反馈是很重要的。

一方给予另一方的爱,能在一段时间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回馈回来,这才能被称为爱情。

这样的爱情,才会共同撞击出火花,产生温度。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那是一名女性的深情自白。

她说她和她的前夫是很小就认识的,然后就恋爱然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在结婚后,她也一直觉得很幸福,她能明确的感觉到她被爱着,她也深爱着他。

但是日子久了以后,他工作也变得繁忙了,对爱本是变得不那么热情了。

只剩下她一个人经常在那里示爱,他平淡的反应让她有些寒心。

学会自爱的人,才容易被爱

她曾经认为这是他结婚后,觉得爱是理所当然的,而无需张扬才会这么冷淡的。

但是日子久了,这种单方面的示爱让她很痛苦,最后前些日子她提出了离婚。

前夫一开始很是惊讶,但是在听了她的理由后,却找不出理由反驳她,只能欣然接受。

她的前夫或许不是不爱她了,但是他没有回馈她的爱,让她一个人演一出两个人的戏。

所以她选择了离开,无法回报爱情的人不值得被爱,不值得她继续付出自己的爱。

无论是谁都渴望有人能爱自己,自己能被他人疼爱,就像爱你的人也是这么想的一样。

一出两个人的戏,只有一个主角注定是出失败的表演,最后留在舞台上的人只会离去,剩下那个在那儿注视着空荡荡舞台的人。

学会自爱的人,才容易被爱

03、

如何才能被人爱呢?如何才能更好地被爱呢?

其实就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爱情,其实往往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困难。

需要的是我们学会自爱,让我们自己显得更有价值,然后和对方谈一场平等有价值的恋爱。

需要的是在爱情中互相配合,然后不断地在“爱”和“被爱”的音符之间来回跳跃,奏响那首属于双方的爱情。

需要的是同一“语言”中的爱情,因为爱和被爱的根源是一样的。

因为爱,才能更好地被爱。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