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先进 明初心 践使命丨崔赣:让公平正义普照社会每一个角落

让公平正义普照社会每一个角落

——记全国法院“十大亮点人物”崔赣

湘潭在线11月11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建强)在基层法庭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坚守了21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曾获得“全国优秀法官”“湖南省优秀法官”“湖南省优秀青年卫士”多项荣誉,他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他就是崔赣,2018年度我省唯一入选全国法院“十大亮点人物”的法官,湘潭县人民法院花石法庭庭长。他的初心是:用行动让法治的天空更清朗。

父亲点亮一盏灯

1994年,崔赣考入政法学院,父亲对他子承父业充满期待,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既然选择了学法律,就要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做法律的守护人。”“人民法官为人民,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话,懵懂的崔赣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

崔赣的父亲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部队转业后进入湘潭县人民法院工作。少年时代,父亲给崔赣留下的印象,就是为人正直和对事业的忠诚——每晚,父亲在昏黄的台灯下伏案工作到深夜,清早没等他醒来,父亲已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案件圆满解决后,总有当事人提着鸡蛋、腌菜、辣椒酱前来拜访感谢,但父亲从来都婉言谢绝。然而,就在崔赣即将大学毕业之际,父亲不幸遭遇车祸身故。

崔赣到湘潭县河口法庭当了一名书记员。不是写记录、订案卷,就是骑着自行车十里八乡送文书、搞调查;所接触的案件,不是离婚财产纠纷,就是乡邻之间吵架、打斗的矛盾。基层法庭艰苦简陋的工作条件、平淡无奇的工作模式,迅速冲淡了崔赣原有的激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距,让刚开始工作的他心情跌入谷底。

迷茫之际,崔赣回家,看到了父亲留下的那辆“二八”自行车,回想起父亲曾经的教诲,犹如点亮了一盏明灯:基层工作是以小见大的地方,越是平淡越考验人;既然决定走这条路,就应该坚定并坚持走下去!

崔赣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2008年,他审结的案件调撤率达89%;2009年,他办理的案件调解率达到86%。因为成绩突出,他先后被提拔为河口法庭副庭长、花石法庭庭长。

清官善断家务事

在很多人印象中,法官应该是手持法槌,身穿法袍,在法庭上义正严词,一言九鼎。然而,对于农村基层法庭的法官来说,平时接触最多的是民事案件,往往为了化解矛盾而苦苦调解,只为在判决后,积怨能就此尘埃落定。

2017年初,崔赣接到一起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申请人是一位年近九旬的喻奶奶,被执行对象是她的大儿子。喻奶奶有两子一女,10年前,她因大儿子谢某初不履行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判决后,谢某初一直没有履行,甚至在长达8年时间里,他没有去弟弟家看望母亲。仅仅200米的距离却咫尺天涯,一家人闹得水火不容。

法庭对谢某初采取了拘留等强制措施,案件顺利执行完毕。但是,当崔赣将赡养费给喻奶奶送去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人家已是风烛残年,因中风只能坐在轮椅上,当听到崔赣问她大儿子情况时,她昏暗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来,充满着关切。崔赣了解到,喻奶奶的真实想法不止是要求大儿子赡养她,更期待一家团圆,不要将怨恨带进棺材里。

那段时间,崔赣每天下班之后都风雨无阻地去谢氏兄弟家,在灶屋、禾坪与他们促膝长谈。农村人有时候最爱面子,崔赣对他们的尊重,加上不断地讲法律、说道理、谈感情,终于融化了两兄弟心头的坚冰。半个月后,谢某初主动走进弟弟家,与老母亲相拥而泣,一个家庭重拾了往日的热闹与温馨。

办案中,崔赣尽可能把法律术语和专业语言换成群众听得懂、理解得透的方言俚语,用“土方法”来化解矛盾、平息纠纷,用“本地话”向群众释法说理,取得了良好的定纷止争、促进和谐的效果。这些年,崔赣累计审结各类案件近2000件,经手的案件调解率高达70%以上,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闹访。

“司法为民”要践行

“崔庭长,快帮帮我!我的钱没了!”2011年10月,崔赣刚到花石法庭任庭长不久,一名妇女急切地来到法庭向他求助。

胡女士是湘莲市场一名经销户,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叫满伢子的外地客商,大批进货后却一直不给货款,所欠金额已超过50万元。崔赣经调查发现,满伢子还在其他5名商户中拿了货没给钱。之后,法庭又陆续受理了7起湘莲贸易合同纠纷案件,湘莲贸易纠纷数量之多和涉案标的之大,让崔赣震惊和揪心不已。

花石镇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地,贸易活跃,交易频繁。崔赣在走访中了解到,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莲户们很容易产生纠纷,这些纠纷很多因为缺乏关键的维权要件而导致诉讼无门。花石法庭迅速开通了涉莲民营经济体纠纷案件“绿色通道”,一次性告知齐全,不让当事人走弯路,一天之内立案、调解、拿文书。几年时间里,花石法庭共审执结涉湘莲案件60余件,为湘莲企业挽回损失近千万元。

时代在变,但是司法为民的理念不能变。为了从源头解决问题,崔赣以法庭名义向湘莲协会、当地政府发出了规范交易习惯、建立诚信及质量档案、联合调处纠纷等5点司法建议,不仅促进了湘莲户防范意识的提高,同时推动了政府、协会履行管理职责,湘莲贸易纠纷大幅度下降。

21年里,崔赣谢绝了好心人帮他“动一动”的好意,打消了家里人想他“近一点”的念头。作为法律人,他坚守着当初的梦想,希望公平正义的阳光能普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