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至今為止這都是我認為拍的最好的關於女性抗戰的電影,就是《金陵十三釵》,那時候我在屏幕前哭的稀里嘩啦,所以前不久看見《那些女人》的時候,我以為它會成為像《金陵十三釵》一樣的經典,但是我錯了,除了演員陣容,這部電影沒什麼可誇的。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那些女人》講述了在二戰期間,一群住在長江邊上的女人,她們有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相互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但是在國家危難面前,她們選擇了冰釋前嫌,並且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日軍、漢奸鬥智鬥勇,不惜犧牲性命,最後完成了光榮且艱鉅的任務。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這部電影彙集了眾多優秀的女演員,不管是何賽飛、殷桃這些名氣不大實力超群的演員,還是馬伊琍、周冬雨這些大家已經熟知的女演員,都在裡面貢獻了自己過人的演技。看一下下面的演員表,幾乎國內顏值與演技並存的女演員都到了,還有眾多影帝級的男明星加盟。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114分鐘的電影,姚晨在裡面的鏡頭加起來也不過五分鐘,金馬影后周冬雨都淪為配角,就這樣一部有著一流演員陣容的電影,卻拍出了一部三流的抗日神劇,小編表示不理解。真是白瞎了這個神仙陣容啊!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同時以女性視角為切入點的抗日電影,我們不免要和《金陵十三釵》比較。

在《金陵十三釵》裡最大的矛盾在於以玉墨為首的女人和教堂女學生之間的矛盾,這是雙方文化背景不同導致的,不可逆轉的矛盾,所以在玉墨她們獻身自己保護學生的時候,觀眾才覺得是感動的,因為這個矛盾是深刻的。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相比之下,《那些女人》之間的矛盾就顯得膚淺了很多,說白了就是你走在街上看見兩個女人在鬥嘴,你甚至都不願意多看一眼的那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明明一兩句話就可以講清的事情,導演竟然花了一大半的時間在講她們是如何化解矛盾的,主線任務卻一直到後半部分的時候才出現,導致看前半部分的時候一直不知道她們在幹什麼。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劇情拖沓先不說,姚晨的角色像是被導演來過來湊數的,作為激起女人們和日寇之間矛盾的關鍵性人物,姚晨前面竟然沒有怎麼出現過,除了開頭的時候出現的那一分鐘,中間長達半個小時沒有鏡頭,然後突然出現,記性不好的觀眾可能都不記得她了。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這部電影的導演吳貽弓是我國著名導演,代表作有《巴山夜雨》、《城南舊事》,但是很不幸在今年九月份的時候去世了,作為第四代導演裡的佼佼者,他導演的影片,人物的思想情感都很豐富,人物性格都很飽滿,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特徵,在《那些女人》中也有所體現,儘管人物眾多,但是每一個人物都不一樣,並且一眼就能看出來她們的區別,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這部影片在鏡頭語言的運用上很明顯的落後了,這一點體現在他那無窮無盡的慢鏡頭上。

一般在武打片的時候會運用很多的慢鏡頭,像是《葉問》和《一代宗師》,增加緊張感,人物犧牲的時候適當的加一點慢鏡頭會有一種悲壯的感覺,但是無止盡的慢鏡頭會讓人覺得厭倦。

《那些女人》中幾乎所有人犧牲的時候都會用上慢鏡頭,本來是為了表現悲壯的情緒,但是卻適得其反,讓人覺得有些刻意。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另外一點就是抗日神劇都有的通病—敵人都是白痴,看見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群眾朝自己走過來了,日本軍官轉身就走了;兩個女人在門口吵架於是就圍過來了,然後就相信她們是來送菜的,理所應當的就中了埋伏,如果敵人那麼好騙,抗日戰爭就不會持續八年了。

一流的演員陣容,三流的抗日神劇,可惜了這群戲骨級的好演員

自從《抗日奇俠》之後,抗日神劇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導演所做的只是順應觀眾的需要,看著日寇被攻擊的樣子說實話是很爽,但是史實並不是這樣的,老生常談的一點,抗日神劇看的再爽,也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不光是對現在的日本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