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庐州古城,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素以“三国战城,包公故里”闻名于世。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南淝河水穿城而过。

古城址位于今合肥城区一环线内,四周都有护城河,由东、南、西、北四条环城马路围绕。20世纪50年代因城市建设拆除旧城墙,就地修路绿化,经过不断精雕细琢,形成全国独有的长达8700多米的环城公园。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的城墙周长约17华里,它的位置大致和今环城路的走向相当。其中,城墙的东边开有威武门即今大东门,在淮河路桥西;时雍门即今小东门,在长江中路东口;南边开有南薰门即今南门,在建设厅与银河大厦之间;德胜门今仍用其名,在省教育厅与安徽日报社之间;西边开有西平门即今大西门,在省团校与琥珀潭之间,水西门今仍用其名,在省财政厅以西;北边开有拱辰门即今北门,在省政协以北。

威武门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威武门为合肥老城东门的北侧一座,旧址在如今的淮河路桥西边的环城路上。城门上还有座高高的城楼——五凤楼,是合肥城的制高点。合肥守军出城打仗或出操演练,都是要从威武门出城的。因为,从“威武门”出去的军队有威武之师的意思。

彼时,城内普通百姓重阳登高,因为去大蜀山太远,道路又难走,大都选择登上五凤楼远眺。除非打仗,威武门的城门和城墙平时的管理并不严,百姓可以随意登上城墙和城门楼。

时雍门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时雍”二字出自《尚书·虞夏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 大意是说:时事太平、百姓和睦。

旧时,相对于官名,老百姓关于地名的叫法,还有个俗名,比如称呼威武门为大东门,称呼时雍门为小东门。同样,德胜门与南薰门被分别叫成了大南门和小南门。

“大东门不大,小东门不小。”这是合肥老百姓口中流传的俗语。这从侧面证明了,两座城门在规模上,实际相差不大。

南熏门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嘉庆合肥县志》载:“南薰门,楼三楹”。其名取义于帝舜《南风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温兮;南风之时兮,可以解吾民之财兮”。城门、楼虽毁无存,但门名仍习惯沿称。

说到现在能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大约就是位于徽州大道与南一环交口的南薰门桥了。

早些年,这个桥是叫美屯立交桥,2007年初的时候,挂牌改名为“南熏门桥”,被热心市民指出,“熏”应为“薰”,媒体采访原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程如峰老先生,他说,他在当年未拆的南薰门城门上,见过刻在石板上的“南薰门”,楷体大字,非常漂亮,应是明朝时书法高手的手笔。没多久,这块路标就更正为了“南薰门桥”,并沿用至今。

德胜门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德胜门位于今天金寨路与环城路交口附近,是合肥老城南边靠西的一座城门,德胜门内的德胜大街,最迟在清朝时就是一条官道。与其他6座城门相比,这座城门在其建成之后,就见证了几乎所有大小官员来肥上任和视察,也亲历合肥守军的每一次胜仗。所有官员前来合肥都会从德胜门进城,军队班师回到合肥也从德胜门进入。因为,“德胜”既有道德胜过他人的意思,也是“得胜”的谐音。

西平门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西平门在如今的大西门附近。经过明末战乱后,有星相家说西方庚辛属金,西门面对西方有动刀兵之义。为化刀兵之气,求太平景象,西门便改称“西平门”。

“西平门”虽然名字起得很好,但解放前的合肥西边总是不太平。因为西平门外至大蜀山一带十年九旱,老百姓十分穷苦,老弱妇幼外出乞讨,青壮年则有很多当了土匪。

盗匪频繁出没让古时合肥的西边,从来没有真正太平过,就连白天也没人敢走路。土匪曾多次意图从西边攻入城内烧杀抢掠,多亏了“西平门”坚固雄伟,才一次又一次保得城内百姓平安。

水西门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水西门是合肥城西门北侧的一座城门,位于现在的亳州路和环城路交叉口附近。它的南边原先有一个水关,南淝河便从此入城。因城门在金斗河的西北,所以称之为“水西门”。连老人们的记忆也模糊了。只有在亳州路桥路边的小树林里,有一个书本模样的遗址纪念碑,上面雕刻的“水西门”三个大字诉说着这是一处遗迹。

拱辰门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相传南宋期间,庐州城很小,一位姓郭的守将来此驻守时,觉得城区太小,就把城墙往外扩展,其中扩后的北门就叫拱辰门。拱辰乃四方归向之意。查两百年前的《合肥县志》,当时在拱辰门外正北跨淝河上还有一桥,名曰拱辰桥。从清时的合肥县古城郭图中,可以醒目地看到拱辰门以及护城河上的拱辰桥横亘于城北。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的七个古城门都长啥样?

合肥这七道城门不仅在千年风雨中守护者百姓,更展现出合肥这座城池的威严和地域的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