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忻县“二完小”

记忆中的忻县“二完小”

活化忻州古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古城旧貌换新颜,令人兴奋不已。来到开街营业的大东街,看到 “东街小学”新建的大门落成,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1955年至1961年在忻州“二完小”读书的年代。想起自己儿时的老师王什维、郝景文、王寅章、唐仁敏、蔚玉民、杨安成、李书田、赵桐、马子良校长等,还有一位每天乐呵呵,会唱小曲、小调的食堂大师傅卢孟虎老师。 新中国成立后,在忻州城隍庙办学的“忻县城关第二完小”大院,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九间,改造成学校教室使用。高大的钟楼、鼓楼旁边各留有一通道,可通往另院。东边的另院很开阔,配有篮球架是学校上体育的东操场。操场的东北处还有一小院是老师们的办公室,院内一株柏树遮阴庇护幽静整洁。西边的另院小巧雅致,有教室两个,办公室一间,一排东房则是学校的库房,院子里曾是我们班课间活动的好地方,嬉戏打闹,好不开心!大院里雄伟宽阔的献殿座北向南,坐落在高约一米的石条基台上,周围还有雕刻精巧的花岗岩石围栏。登献殿的石台阶宽厚平整庄严肃穆,拾阶而上令人心存敬畏,这里是老师们的集体办公室。石台阶下方的大院内,东西各有单间方形阁楼一座,四周还可绕行。这里曾是“二完小”的少先队队部和体育组办公室。蔚润民老师、杨安成老师分别在此办公,组织少先队活动和体育训练。大院里的唐槐高大茂盛,遮天蔽日,遮蔽着阁楼、遮蔽着大半个院落。我们在此宣誓加入少年先锋队、在此认真做操参加体育锻炼,给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记忆。 1958年,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学唱过一首歌曲。有一段歌词是:“前进、前进、向前进,十五年内要赶上英国,中国人民有信心……。”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大跃进”,不懂怎样“大炼钢铁”,只知道“二完小”的老师们和高年级学生去姑姑山背过铁矿石,回来后在学校的西操场土法上马,砌炉炼钢。后来听说,由于一位名叫唐仁敏的女老师,故意拉断正在炼钢的鼓风机电源,导致炼钢失败。最终这位胆大妄为的女老师,受到极严厉的惩处。正如献殿后面庄严神秘的城隍庙大殿,从门缝可见“杨府灵佑侯”的楹联:“白日无私贫富一般,青天有眼善恶两样”。

校中校——忻县教师进修学校

记忆中的忻县“二完小”

忻州城隍庙建筑面积很大,足够当时“二完小”办学的需要。城隍庙大殿的西边有一所小院,这里曾是校长石子山、马子良的办公室,也是我们从“二完小”后门上下学,进出学校的必经之地。记得院内高台上只有正房三间,东南角有一砖碹小门,与学校大院相通。西北角开辟一墙豁口,与学校西操场相通(未见东西厢房和南房)。我们每天上学或下学,斜穿这所小院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轻了脚步、消失了嬉闹声,唯恐惊扰校长的办公。只要离开这所小院附近,无拘无束的放肆才敢重新开始。记不清当时的二完小有多少学生、有多少老师,只知道当时学校很热闹,老师管理严格,学生学习努力。二完小培养出的大批学生都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神秘的忻州城隍庙大殿东侧有一砖碹正门,可通往大殿后面的院落,这里要比当时学校的西操场高出好多。小时候的我们很少了解此处,据说这里曾是学校的总务管理和仍未开放的院落。20世纪70年代,“忻县教师进修学校”入驻这里办学。新建十多间办公室,整整齐齐一排,分别是进修校,中小学各学科的教研室。进修校抽调忻县各联校的优秀教师云集这里,时任校长李成文、教师王祖泉、张中兴、杜振后、霍士祥等名师都在此辛勤工作多年,为提高当时“民办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做出重要贡献,记忆如新。那时正处在“文革”时期的农村基础教育水平薄弱,师资匮乏。除少数忻州师范毕业分配的合格教师外,大多数选拔本村的回乡知识青年,担任民办教师从教,艰难地完成小学加初中的“七年制”教学改革,为高中、中专输送合格的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科学的春天到来。为缓解经济建设急需人才的断层,国家十分重视在岗“民办教师”的培训提高。忻县教师进修学校接此重任,义不容辞。进修校选用全省统一的教师进修教材,采用函授、面授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计划全面开展教学活动。寒暑假集中民办教师在“二完小”住校面授学习。非假期的星期天,他们还要分别下乡,在各联校集中民办教师辅导学习。参加学习的民办教师心怀不失时机、不辱使命的积极心态,按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确保自己学有所获。授课老师使尽浑身解数讲课,面批面改作业,严格要求民办教师。合情合理的教学评价,激励民办教师克服困难掌握知识,在有限的时间争取无限的收获。在此期间,民办教师不仅顺利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有机会领略、学习各位授课老师的教学风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各具千秋的肢体语言应用,收获颇丰,令人难忘。历经四年的持续学习,很多民办教师拿到“大学文凭”,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转正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经过严格的评审,不少老师被授予中高级教师职称。我所知道的奇村镇周明堂、贾保文、陈银亮、段天喜、陈元根都是进修学习的姣姣者,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值此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向“二完小”办学的进修校诸位老师,献上节日的祝贺,道一声谢谢。“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快乐的食堂大师傅卢孟虎老师

记忆中的忻县“二完小”

当年我家住忻州城内西街打磨巷口。同一条巷子里,在二完小读书的同学很多,每天上学路经我家门前总要吆喝几声,一起背着书包愉快上学。尤其冬天上早自习,我们都会自带油灯结伴同行,从打磨巷口向南走过铺满大石条的南北大街,在十字街口处向东转弯,沿兴寺街由“二完小”的后门(现在忻府区教育局大门)进入学校的大操场。大操场位于学校的北端,面积约为现在二百米标准跑道场地大小。

走进操场后,远远看到操场最南端有一排南房,那是当时学校的伙房。大概由于泰山庙街处的“电灯公司”发电能力有限,学校伙房大多时间使用风箱,“拉摆杆”吹火做饭。随着清脆的叮吧、叮吧……风箱声从远处传来,伙房灶台里发出的火光也一闪一闪,伙房高处的烟囱炊烟袅袅,窗户里映射出一位厨工忙碌的身影。一会儿风箱声停了,传来了优美动听的晋剧“打金枝”唱腔声,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只见一位身板结实,行动敏捷的壮年男子拿起扁担,挑起水桶走出伙房,要到学校东南侧的“甜水井”处担水了。他就是快乐的食堂大师傅卢孟虎老师。他既要负责校园茶炉房(献殿东侧)的挑水、烧水,满足全校师生饮水需要,还要在学校伙房挑水做饭,服务老师和个别住校生的每日三餐。他每天不厌其烦地穿梭校园挑水,上下台阶健步如飞,铁肩扁担晃悠悠,小曲、小调不离口。 用普通话讲课的语文老师王什维

记忆中的忻县“二完小”

忻州城素称“卧牛城”,西高东低雄居九龙岗。整个城池基本处在结实的粘土地质带,地耐力很高。大家会发现城内年代久远的古建筑,虽然面目全非,但地基稳定,很少出现建筑物东倒西歪或地质塌陷的现象。就连地处古城城隍庙办学的二完小,也具有这样的地质优势。城隍庙的山门戏楼高三层,石条铺装的戏楼基座两米多高,中间的石碹大门洞为进入城隍庙的唯一通道。我的老师王什维和他的母亲、妹妹(王茜)三人相依为命,曾经住在戏楼的西挑檐下,再向西登台阶,则可进入有一个教室和一个办公室的小院。王老师在挑檐下砌炉起伙,我不懂事,帮老师找砖头、打水和泥。一个简易的灶台、一张低矮的饭桌就成为王老师必要的生活条件。看到这些,自己心里总觉得太委屈老师了。因为王老师是我第一次听到用普通话讲课的语文老师,是1958年接受国家语委文字改革、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的第一人。王老师在教学之余进行创作,在当时的“忻县小报”上,经常发表诗作和文章,令我非常羡慕。那时我不懂什么是政治、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无可奈何。1961年我小学毕业,考入忻县中学。后来才知道王老师原籍河北安平,其父亲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北平大学,建国后携家口辗转山西不幸去世,母亲也因貧病交加,四十几岁相继离世。历经文革洗礼的王老师,于1972年恢复工作,重登讲台。一心专研教学的成果,不仅深受师生好评,还受到时任市委书记王珍的赞赏,成为当时教育界的明星。1983年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94年评为中学特级教师、又任民进忻州市委主委、山西省常委、第十届民进中央委员、忻州政协常委、山西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等职。大器晚成的王什维老师年愈耄耋、却仍活跃在忻州文坛,任遗山书社副社长、入选山西省当代诗人名录。愿耄耋之年的王老师青春永驻,全家幸福。

记忆中的忻县“二完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