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裡的“春天” ── 薊州區嚴格執行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成效顯著

 11月8日,立冬。

  早晨7點,迎著一輪初升的太陽,一支由60多人組成的綠化隊,正在薊州區於橋水庫南岸六百戶村原址進行冬季植樹造林。挖樹坑、栽樹苗、澆水、培土,一氣呵成,不一會兒,搬遷後的村莊裡就“崛起”了一排排2米多高的銀杏樹苗……

  “我們在栽種樹苗前,還向樹坑裡倒入複合肥和有機肥,因為村莊復墾地營養成分不足,為保障樹苗健康生長,每個樹坑需倒入1.5公斤複合肥和有機肥。”綠化隊負責人李國立指著周邊成片的樹林說。

  油松翠綠、銀杏通體金黃、白楊樹棵棵挺拔……“截至目前,今年我們已在於橋水庫南岸綠化造林7000多畝。”李國立補充說。

  於橋水庫是天津的大水缸,生態保護非常重要,屬於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區。

  “為切實保護好於橋水庫,我們在水庫南岸實施了生態移民,44個庫區村的2.7萬人全部搬離,住進了薊州新城。村莊消失了,居民搬遷了,水庫周邊人為汙 染源徹底根除,南岸生態環境得到迅速修復。2年來,我們在於橋水庫南岸植樹造林總面積近萬畝,裸露的村莊原址已整體復綠,舊貌變新顏。” 薊州新城公司相 關部門負責人王鑫介紹。

  鋪設地下汙水管道、拆除豬圈雞舍……在於橋水庫北岸,冬季環保施工正幹得熱火朝天,已建成68個村汙水處理設施,鋪設汙水主管網22.9公里,拆除177家規模化以下養殖戶,治理入庫溝道38條,確保於橋水庫生態環境更佳。

  在薊北山村下營鎮前幹澗村,53歲的長城保護員盧學豔一大早就踏上了巡護古長城的道路:彎腰撿拾長城碎磚、勸告驢友切勿踩踏古長城、嚴防開山挖石。“黃崖關長城屬於生態保護紅線,它可是先輩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絕不能在我們這一輩手裡毀掉!”盧學豔堅定地說。

  11月4日,中國北方神農架八仙山景區封山謝客。

  負責人劉國權介紹,現在景區已進入冬季森林防火期,封山謝客就是確保山林安全。作為生態保護紅線區,他們護山護林保護動植物資源,讓八仙山成為動植物生長的樂園。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薊州分局負責人介紹,2018年9月,我市發佈生態保護紅線,薊州區北部山地丘陵區、於橋水庫周邊水源涵養區等區域被劃入其中。薊州 區認真貫徹中央和市委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全區上下保水護山增綠,生態保護取得明顯成效。今年9月份,生態環境部、財政部發布了 全國縣域生態環境變化綜合考核結果:薊州區為得分最高縣域,位列全國第一,也是唯一一個被評定為生態環境質量變化“明顯變好”區域。下一步,薊州區要全面 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制定更加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措施,讓青山常綠、讓碧水長流。(天津日報記者 陳忠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