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美女甄宓被曹丕赐死后,在下葬时,曹丕为何还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

灵魂的感触


“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众所周知,甄氏(甄宓)是三国时期的绝色美人,更难能可贵的是甄氏还是一个温柔贤惠,善解人意,恪守孝道的女子,非妲己、褒姒等狐媚惑乱之人,历史上对她的评价也是相当之高。武宣卞皇后(曹丕生母)曾赞言甄宓:“此真孝妇也”。

不过这样一个美丽贤惠的女子最终却落得一个令人叹惋的结局,年仅38岁便被曹丕赐死,死后更是被曹丕下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

据《汉晋春秋》记载:

“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

话说曹丕为何要赐死甄氏呢?“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又是为那般呢?

奇女甄氏

这里首先得说明一点,其实“甄宓”这个名字并不见于正史,而是后人给甄氏加上去的,为什么取这个“宓”字呢?这个还得从曹植的名作《洛神赋》说起,其中写到了洛水之神即伏羲的女儿——“宓女”,而民间一直流传着曹植与嫂嫂甄氏之间的情缘,不少朋友觉得曹植《洛神赋》中的主角正是甄氏,故甄氏又被后人叫做“甄宓”或是“甄洛”。

甄氏出身名门,祖上乃是汉太保甄邯,世袭官爵,其父甄逸曾任上蔡令。据史料记载,甄氏降生时曾天生异象,后有相士看相,称此女贵不可言。

“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魏书》

甄氏自幼便喜欢读书,其兄曾笑话她莫非要当“女博士(古代女官名)”,甄氏只答到,古代贤惠的女子都学习前人经验拿来借鉴,不读书,如何借鉴。其兄听后惭愧不已。

甄氏不但有倾国倾城之貌,更有博爱之心。汉末大乱,灾荒连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面对流离失所的灾民,年仅十几岁的甄氏曾立劝母亲拿出自家的囤积的谷物赈济四方难民。自此甄氏的美名也由此被人传开。当时雄踞河北的袁绍听闻甄氏贤名,便为他的次子袁熙纳甄氏为妻。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入冀州邺城,袁绍家眷尽入曹操之手,绝色的甄氏被曹操之子曹丕看中,遂被曹丕纳为妾室。

甄氏相伴曹丕17载,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便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甄氏于公元221年被曹丕赐死,死后葬于邺城。其子曹叡继位后追封其为“文昭甄皇后”。

甄氏被杀的原因

关于甄氏被杀的原因,从众多史料记载来看,与一个人脱不了干系,那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位皇后,郭皇后。这个郭皇后其实也是个颇具传奇之人,她是荆州南郡太守郭永之女,字女王,故又称郭女王,史载郭女王有姿色,更有谋略,深得曹丕宠爱。

甄氏之死和郭皇后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据《三国志》记载:

“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

据《资治通鉴》记载:

“及即皇帝位,安平郭贵嫔有宠,甄夫人留邺不得见。失意,有怨言。郭贵嫔谮之,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赐夫人死。”

史料中都写到了甄氏曾因失宠而有怨言,但仅仅因为怨言就被曹丕赐死,那也实在太不合情理了。曹丕的发妻早亡,实际上当时的甄氏就相当于曹丕的正室,曹丕称帝后甄氏也理所应当的被立为皇后,但在曹丕称帝后一年甄氏便被赐死,取而代之的是郭氏成为了皇后,这其中的宫斗不言而明。还是《资治通鉴》中说得明了:“郭贵嫔谮之”,郭氏要顺利登上皇后之位,若甄氏不死,则是名不正言不顺。

“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之谜

甄氏下葬时确实是“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那么曹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不过是他心虚的一种表现罢了。

据记载,当初曹丕下令赐死甄氏后当晚便做了一个梦,并请了当时知名的术士周宣解梦,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

“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

周宣说将有贵女子要被冤杀,曹丕立马明白这个贵女子便是甄氏,时曹丕欲收回赐死甄氏的命令,但没能来得及。

古人是很迷信的,既然甄氏是被冤杀的,那她到了阴间要是叫冤该如何呢?故曹丕采纳了术士的意见,将她“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这样面不能示人,口不能言语,到阴间也就无处伸冤了。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她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妾,但由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家里的妻妾一部分被曹操的部将抢去做了老婆,一部分纳入皇宫中为婢。

甄宓由于相貌出色,被曹丕一眼相中,在征得父亲曹操的同意后,曹丕纳甄宓为妻,曹、甄婚后十分恩爱,而甄宓与后宫妻妾尊卑有序,能和睦共处,且孝敬公婆,还站在曹丕的立场上,劝他纳妾,以使曹府人丁兴旺,开枝散叶,后来甄宓为曹丕生下儿子曹叡与女儿东乡公主。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在洛阳当上了皇帝,曹丕娶了已是“山羊公”的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又宠幸郭贵妃和李、阴两个贵人。

曹丕很宠溺郭女王,称帝后便将她封为夫人,但皇后的位置悬而未决,远在邺城的甄宓,虑及睿儿前程,又感念当初曹丕对她的宠爱,也为了挽回曹丕的心,便写了一首叫《塘上行》的诗寄给了曹丕。

没想到,曹丕接信后勃然大怒,因为,当初的甄宓,处处彰显温良恭俭让的情怀,曹丕才有废掉任氏,扶正她的意图;但 随着时间的流逝,甄宓年老色衰,已是昨日黄花,尤其是曹丕有了新欢后,甄宓有了危机感,这首诗暴露出了她有一颗隐藏的很深的争宠之心。曹丕是多疑的人,甄宓的举动,让他有了受了欺骗的感觉,所以,下口谕赐死了甄宓。

甄宓的死讯传到洛阳,曹丕做了一个不祥的梦,他请术士破解,术士占卜后,认为:“有一贵族女子冤死,将会到阴间伸冤”,又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 曹丕便按术士的指点,在甄宓下葬时,让她“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他的意思是甄宓到了阴间地府,无面见人,又口不能言,自然无法伸冤了!


空中堡垒追求者


三国中有一位公认的第一美女,那就是甄宓。

她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妾,但由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家里的妻妾一部分被曹操的部将抢去做了老婆,一部分纳入皇宫中为婢。

甄宓由于相貌出色,被曹丕一眼相中,在征得父亲曹操的同意后,曹丕纳甄宓为妻,曹、甄婚后十分恩爱,而甄宓与后宫妻妾尊卑有序,能和睦共处,且孝敬公婆,还站在曹丕的立场上,劝他纳妾,以使曹府人丁兴旺,开枝散叶,后来甄宓为曹丕生下儿子曹叡与女儿东乡公主。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在洛阳当上了皇帝,曹丕娶了已是“山羊公”的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又宠幸郭贵妃和李、阴两个贵人。

曹丕很宠溺郭女王,称帝后便将她封为夫人,但皇后的位置悬而未决,远在邺城的甄宓,虑及睿儿前程,又感念当初曹丕对她的宠爱,也为了挽回曹丕的心,便写了一首叫《塘上行》的诗寄给了曹丕。

没想到,曹丕接信后勃然大怒,因为,当初的甄宓,处处彰显温良恭俭让的情怀,曹丕才有废掉任氏,扶正她的意图;但 随着时间的流逝,甄宓年老色衰,已是昨日黄花,尤其是曹丕有了新欢后,甄宓有了危机感,这首诗暴露出了她有一颗隐藏的很深的争宠之心。曹丕是多疑的人,甄宓的举动,让他有了受了欺骗的感觉,所以,下口谕赐死了甄宓。

甄宓的死讯传到洛阳,曹丕做了一个不祥的梦,他请术士破解,术士占卜后,认为:“有一贵族女子冤死,将会到阴间伸冤”,又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 曹丕便按术士的指点,在甄宓下葬时,让她“以发覆面,以糠塞口”,他的意思是甄宓到了阴间地府,无面见人,又口不能言,自然无法伸冤了!


野史共享


甄宓死亡的原因,有的说病死,有的说死于宫斗,各朝史书不一。“以发覆面,以糠塞口”这个说法,《汉晋春秋》和《魏略》均有所提及。

如果这种说法可信,那么曹丕可见是恨极了甄宓,才在死后也不得安宁。但历史所传甄宓风华绝代、端庄孝贤,且与曹丕有子嗣。一个这样的女人怎么会让曹丕恨极了?

也许这种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的做法,极大的可能是在掩盖甄宓死的时候惨烈,绝不是被赐死或者病死这么体面。若是赐死,以甄宓地位可以是毒酒或者白绫,若是病死,最多也是不好看,绝大不到惨烈的状态。

能死状惨烈的,最大的可能是与曹丕爆发了冲突。在这样的冲突当中,曹丕大怒,而导致甄宓死状惨烈且不能为外人道。

所以要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来掩盖。


海上十二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这是曹植《洛神赋》里的句子,也是用来赞美甄宓之美的。所以后世都流传着甄宓的死和曹植有关系。历史上,甄宓比曹植大九岁,所以曹植和他嫂子甄宓有关系这个可能是很低的。那么甄宓是怎么死的,死后还被“被发遮面,以糠塞口”。其实这与曹丕的心眼小很大关系。

曹丕的心眼小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以前借叔叔曹洪家钱时,曹洪没有借给他。曹丕便记在了心上,曹丕当上皇帝后,趁着曹洪的手下犯了事,便治曹洪死罪。幸亏曹丕母亲卞夫人从中斡旋,曹洪才得以活命。不过,曹丕却将曹洪抄家,把他的财产全部充公。

由于甄宓年老色衰,曹丕已经对她厌烦了,于是曹丕当上皇帝后,把甄宓一个人留在邺城,带着其他妃子在洛阳。使得甄宓心生怨念,于是写了一首《塘上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哀怨。曹丕心眼小,薄恩寡义,认为她是指责自己负心,所以大怒,赐毒酒给甄宓。

虽然后来后悔,想阻止但是来不及了。曹丕知道甄宓死的有些冤枉,怕她去地府以后告状。古代还是很迷信的,所以将她“被发覆面,以糠塞口”,这样甄宓有冤也说不出来了。

甄宓之死与曹丕的关系很大,只能说她没有认清曹丕薄恩寡义的性格,以为他是念旧的人从而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趣史夜话


甄宓,东汉末年上蔡令甄逸之女,割据军阀袁绍之子袁熙之妻,温良贤淑、美貌无双。

200年,袁绍于官渡败于曹操,后袁绍病亡。204年,曹操攻占冀州邺城,甄宓被俘。

曹操子曹丕见其貌美,征得曹操同意,娶其为妻。后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公元220年,曹丕先称王、后称帝,有了新宠。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话语。

公元221年六月,曹丕遣使将甄氏赐死,葬在邺城。据传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野史有记,曹丕怀疑甄宓与其弟曹植有私情,又恨其背后的怨恨之语。所以,让其死后无颜见人,口不能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