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請專業人士給解釋一下,風險在哪?

張琳


一、政策風險

大家知道很多銀行都有產品開發部,而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是這些部門“設計”出來的,而產品設計通常則是依據當前的政策和規定,但是如果為了政策發生了變化,就有可能讓產品發生變化,甚至出現違規,這樣的話我們買入的理財產品就有可能失效、解除或者提前終止,自然就會造成收益損失,甚至有些產品可能會損失本金,比如資管新規的落地,就有一大批理財產品受到了影響。

二、信用風險

這個也好理解,理財產品投付的對象出現違約了,不能按期、足額對付,自然就會影響到履約,比如我們買的一款理財,是投資某個公司債的,但是該公司經營出現問題,不能按期給付利息或者本金,嚴重的本金都能全部損失,對我們投資人來說,就是很大的風險。

三、流動性風險

這個更好理解,我們買的理財產品通常都是有時間週期的,而在產品到期之前,是不可以贖回的,但是如果這期間我們要急需用錢,怎麼辦?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找別的辦法去籌錢,如此,一方面可能會增加我們的資金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讓我們錯過更好的投資機會。

四、市場風險

如果我們投資的理財產品,其基礎資產價值受到未來市場的不確定影響,出現波動的話,就存在風險,比如投資股票或者商品期貨產品的,投資標的大漲的話,我們的收益自然就高,但如果投資標的暴跌,那我們就有可能大比例損失本金,而如果再有槓桿的話,本金甚至可能全部損失。

五、管理風險

很多理財產品,尤其是高淨值資產客戶專享的理財產品,其淨值變化受到理財產品管理人的影響很大,尤其是股權類、債權類、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類的投資,受到產品管理團隊的經驗、能力、判斷力和執行力的影響,這也是為何有一些明星團隊發行產品受到追捧的原因。

六、產品不成立風險

產品如果募集規模達不到產品成立條件,也就是總金額達不到產品規模下限,此時,產品管理人就有可能以不能兌現產品預期收益條件為由,終止該理財產品。

七、提前終止風險

產品存續期間,有突發事件發生,或者產品設立的前提發生重大變化,發行人可能會選擇提前終止,這一條是最讓人不爽的,因為發行人有解釋權,作為投資者,實在是太被動了,所以買理財儘可能買入熟悉的產品。

八、延期風險

這也有點霸王條款的意思在裡面,通常,協議上的解釋是,如果產品投向標的的基礎資產不能及時兌現,那麼發行人有權利延期兌付(當然收益也會同步增加),但是這其實是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九、信息傳遞風險

這個風險我覺得非常重要,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發行人在銷售該款理財產品時,可能通過一些途徑向投資者告知產品風險了,但是投資者自己沒有認真聽取介紹,或者也沒有認真查詢並閱讀,那麼也不能怪別人了。再者,我們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可能留下了聯繫方式,比如手機號碼,但是後來該手機號碼聯繫不上了,而產品發生變化的時候,工作人員沒有辦法聯繫到你,最後造成損失的風險,只有你自己承擔了,這個沒法怪到別人的。

十、利率及通貨膨脹風險

比如,我們買了某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往往時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了,但是如果產品存續期間,土壤央行調整了存款利率,而且幅度很大,結果導致我們買的理財還不如銀行定存收益。或者期間通貨膨脹得很厲害,導致我們的實際收益還是負的,這種風險,只能我們自己承擔。

十一、稅收風險

這個其實也可以歸類到政策風險裡面,只不過稍微特別一些,什麼意思呢?比如產品存續期間,國家突然要求,理財產品的收益要繳納一定比例的紅利稅(如同股票投資),此時發行人當然時不會承擔這個稅負的,那怎麼辦?也只能我們投資人自己承擔。

十二、抵質押物變現風險

什麼意思?我們買了理財產品之後,錢到了發行人的手裡,他們把錢借給別人,然後別人把資產抵押給他們,但是最後兌現的時候,抵押物的變現出現了問題,有可能導致我們的投資出現損失。

十三、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風險

這個其實有點像萬精油,很多場合都會提到的風險,比如發生大的自然災害或者戰爭等重大風險,導致我們投資的理財產品出現損失了,那麼也只能投資人自行承擔了。

怎麼樣?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頭大呢?不要以為這些風險都是隨便說說的,實際上這裡提到的任意一種,都是事實上曾經發生過的,那麼作為理財產品的設計者和發行人,他們是一定要把這個說清楚的。

而我們作為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候,要能做到對號入座,綜合判斷之後再選擇合適的產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信用風險這一條,你就要了解該產品投資標的是什麼,然後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判斷這種投資會不會出現風險,投資一個不知名公司,和投資大型央企,那風險肯定是不一樣的。

想了解如何投資理財產品,如何規避風險,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的朋友,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遁逃者


理財產品因為涉及融資人,託管人,基金管理人等多方參與人,和理財產品本身對應的不同風險級別的底層資產。因此不管哪一種理財產品都有相對應的風險等級。下面主要介紹下以下幾種風險:

一.資產減值的風險

任何一款理財產品都有對應的最終底層資產,所以理財產品的風險最主要的來源是底層資產價值的變化。比如對應的底層資產是股票,對應的是股價下跌的風險;低層資產是債券,對應的是債券到期不能兌付和債券價格下跌的風險;底層資產是房產,對應房產銷售不佳,資金不能回籠的風險。


二.基金管理人的風險

比如部分私募基金髮行因為下列操作將投資人置於極大的風險當中。 1. 通過虛構假項目,騙得投資人的信任。把資金用於揮霍或投資於別的項目,投資失敗或到期不能收回。 2. 真實項目,發行人因為別的項目投資失敗而用新的投資人的錢,去補前面的窟窿。


三.融資方的風險

1. 融資方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到期不能清償債務,或因此直接捲款跑路。

2. 融資方通過虛假項目,或虛假抵押物等各種手段造假。

3. 融資方提供的抵押物通過虛假評估,抵押物評估價值遠低於實際價值。


四.基金管理人夥同融資人欺騙投資人風險

特別是一些自融項目,發行人與融資人實際為同一實際控制人。


綜上所述,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的時候一定要了解資金的去向,和其中蘊含的所有風險,不要光看收益的高低。此外還要有資產配置的意識,構建適合自己,能幫助自己實現理財目標的投資組合。藉助專業投資人的專業能力規避各種投資風險。



博辰


儲戶在銀行購置理財產品時銀行的工作人會反覆提及“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這句話語。這裡提及的風險主要包括本金風險,利息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三個方面。

本金風險。

在購買銀行理財後,銀行實際是將儲戶的資金用於投資,投資的渠道多種多樣,如工行在售賣的理財,銀行會將本金投資於銀行存款,債券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以及另類投資。這些投資標的會存在不達標的情況,這樣就會產生本金虧損的風險。一但出現這個情況將會危及儲戶本金的安全。

利息風險。

由於銀行投資標的的安全性存在不確定性,就會導致標的產生的收益會有波動。若是經濟出行大幅度波動,標的可能出現一部分爆雷或是全部爆雷的情況。這時則理財的收益就取決於標的爆雷的情況,因此理財利息受此影響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損失部分利息,也可能全部利息都發生損失,這就是利息風險。

流動性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不比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受產品特性影響,大多數理財產品在起息後無法提前終止或贖回。部分儲戶往往在產品未到期期間急用錢,但是產品性質覺定了不可提前贖回。因此儲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需要明確自己對於資金的需求,合理安排好資金進出,不然後面將面臨著不確定的流動性風險。


侯哥財經


我來直接了當從原理上用大白話告訴你,理財的風險在哪裡。

理財的本質就是“用得到的錢再去投資,他賺錢了才會分一部分給你”!

這就容易理解了吧,另一層意思就是:他虧本了,你不僅得不到利息或分紅,也會損失對應比例的本金!

至於理財所投資的目標,不一而足,可能是股票、實業、金融間市場、票據、債券。。。等等等等,各種渠道、各種期限、各種風險係數都有可能。

現實中,大部分的理財類營銷,都是把風險放到次要甚至一句話帶過的權重來跟購買者說說的,甚至有些簡單到:“你自己去查吧,我們這是國有公司推出的”,他們會挑選歷史上曾經做過的成功案例來給你舉例,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

而存款不一樣,銀行收了你的存款,是按照存入時承諾的利率給你付利息的,至於銀行拿了你的錢賺了多還是虧本損失了,一概與你無關。


那麼,既然理財產品有風險,為什麼還在頂級的正規公司來“公開銷售”呢?

因為有個簡單的道理:任何一個正規的公司,在開始的時候,都是朝著一個目的:

努力把事情做好、努力讓收益最大化!

這點毋庸置疑,但是,這不能代表“他們以為的最終真是自己以為的結果”!

我們知道,信息極度發達的今天,資本圈已經是個全世界精英們聚集在一起的博弈了,水平再高的人,也不敢保證自己永遠是對的!

因此,風險和收益最大化之間的矛盾,如何配比,則是各種理財存在的區別,“風險越大盈虧越大”在這個事情上表現得最為直接。

同時,這也暗合了國家對社保基金參股的比例一直嚴格控制的原因所在。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一個人有閒錢了,也不要被風險過分嚇到。

正如理財公司推出組合的思路一樣,作為個人,你也可以依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適當選擇一些“適合你自己的配比”。

如存款、基金、理財、股票、房產、貴金屬、古玩藝術品等,都給與不同的權重,這樣“沒有放在一個籃子裡面的雞蛋”會讓你最終得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策略組合!

儘管有可能沒有像隔壁王老五那樣中了個彩票一夜爆發,但,你的風險你控制啊!

所以,理財的籃子千萬個,你只選擇你的菜!


檀紙間


任何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而”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這句話就是一種風險提示,讓投資知道自己買的理財產品是存在風險,需要程度一定的風險,針對不同的理財產品有不同的理財產品,具體有哪些風險呢?

理財風險主要包含以下風險:


(1)對付風險

理財產品的對付風險就是打破剛需,購買理財產品之時存在本金出現虧損的時候,意思就是也許理財的本金會出現虧損的可能,並不能完全保障本金都是能絕對安全拿回來。

比如說某投資者10萬元購買的高風險理財產品,但由於這個高風險理財產品效益不好,金融機構也是出現了虧損,從而這位投資者不能拿回10萬本金,甚至無法拿回本金的可能性風險。

(2)政策風險

很多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受到政策監管方面的影響,當然也是包括了理財市場的裡面的相關法規之類的影響。

比如說由於出臺某個政策出臺之後,從而改變理財產品的性質,讓理財產品收益率降低,甚至本金出現虧損的概率。

(3)人為風險

理財產品的認為風險相信是很好理解的,很多理財經理在銷售理財產品之時,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能升級,為了做好業績等等情況之時出現一些忽悠性,或者直接誤導性吹高理財產品的收益。

比如某理財產品實際理財產品收益率是4%,而理財經理為了銷售更多的理財產品,把這款理財產品棒吹有8%的收益率,結果結算的時候只有4%的收益率,這就是認為風險之一。

(4)不可抵抗風險

不可抵抗的風險其實就是指哪些自然災害,類似地震,旱災,戰爭等等之類的,正因為有這些不可抵抗的災難影響金融機構的運營,從而直接影響理財產品的辦理,投資,償還等各種影響。

任何理財產品都是存在風險的,以上四種就是最常見的投資理財風險。所以建議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之時,一定要注意看風險提示,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有多高,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評估的,大家在購買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能盲目的購買理財產品。


老金財經


試想一下,你是銀行,用戶存款就是把錢借給你,你要給利息,那麼對於你用戶存進去的錢是你的負債。借款人向你借錢,你將用戶存在銀行的錢借給借款人,借款人將抵押物抵押給你,同時要付一定的借利息,抵押物就變成銀行的資產。銀行將得到的結款利息扣除銀行的利潤,將剩餘利息按照與存款客戶約定的存款利率付給客戶,完成了一整套流程。

風險是指,銀行是將這筆錢借出去了,還是投出去了。如果借出去,一旦借款人出現資金週轉風險,無法償還銀行本金及利息,銀行會將借款人的抵押物進行拍賣,拍賣所得資金扣除銀行應得,剩餘給借款人。

但銀行把這筆錢投資出去了,就是沒有被投方的抵押物,是投資於結構性的金融產品,可能有國債,基金,黃金,股票等的組合產品,因為投資回報會更高一些,利潤會更多一些,但整個項目的操盤並不是銀行,而是一款金融產品,這個時候銀行的角色是金融超市的角色,銀行作為銷售方,將各個符合銀行要求的金融理財產品陳列在銀行,由大堂經理或者理財經理向符合風險等級的存款人(投資人)展示並介紹相應產品。所以產品的風險把控並不是銀行操作,所以會存在投資風險。因為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投資所產生的投資回報在去除銀行應得的(中介費)後,將會給存款人(投資人)進行結算。

所以銀行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居間人的作用。是撮合投資者和產品供應方達成交易的中間方。所以銀行會提醒投資者,投資有等著你,投資需謹慎。


而立之年正在立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存款就好比,你把錢借給一位很有誠信的朋友,這位朋友給出了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利率是多少,你覺得的合算之後對方借走了你的錢,等到借款期限結束,此時你可以取走你的錢,順便拿走你的利息,如果出現那位朋友破產了,兌付不了利息,那他無論如何還能保障給你多少錢賠付,這就是保障了本金的安全,和存款性質是一樣的。

但是理財就不同了,你這位朋友說他有個項目很賺錢,但是也存在風險,你想了想決定投資,如果投資期限結束,你投資的項目要是賺了,連本帶利給你,但是你投資的項目要是虧了,就只能算是投資失敗,朋友不會承擔責任,這是理財。

如果我們在銀行理財,只要涉及到存款類的業務,銀行是會在出現風險的時候進行賠付,比方定期存款,大額存單,這些都是屬於存款類業務,一旦出現銀行破產,因為這類業務有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理賠,最高可以賠付50萬資金給儲戶,只要儲戶的資金小於50萬可以賠付,大於50萬隻能賠付50萬。

這是存款類業務的賠付,這類產品也可以說是無風險穩收益的投資方式。

但選擇了銀行的理財產品,比如一些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就和固定收益不同了,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可以說你的資金投入之後可能會賺到10%的年化收益,但也可能出現本金虧損的風險,這就是理財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不能保障本金的安全,風險因素可能讓本金造成損失。

那哪類理財產品風險偏高?

首先,投資者一定要先進行風險測評,知道自己適合投資哪些理財產品或者儲蓄,一旦盲目投資就會出現嚴重虧損。比如你適合存款獲取低收益,但是你投入了股票和期貨市場,這類理財產品風險就偏高了,最後可能本金嚴重虧損,反而理財不成還讓自己資金嚴重縮水。

其次,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了解是固定收益還是浮動收益,這兩者風險是不同的,固定收益都是低風險,浮動收益風險都偏高,這點也要理解。

最後,儘量學習寫基礎的理財知識,也就能認識風險了,除了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其它浮動收益產品的風險也有分大小,如果為了追求收益一旦涉入超過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中,也會懂得及時離場。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理財就是銀行把客戶的錢拿去購買一些資產來達到客戶財務增值的目的,為什麼理財會有風險呢?主要來自於購買的資產存在風險。這些資產主要有貨幣(風險::短期內市場收益率大幅上升,導致券種價格大幅下跌)、債券(風險:1、發債方違約,2、流動性不足導致交易無法成交,3、債券本身的價格波動。主要風險是違約風險。)、其他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產(風險:違約風險)、匯率(風險:突發事件引起的匯率波動)、票據(風險:到期無法收回票款的風險)、基金(風險:基金購買標的的價格波動風險,基金產品本身流動行不足的風險)、其他金融機構(比如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計劃等。

所以理財的風險來自於違約、產品流動性、產品價格波動和國家政策風險。(國家政策風險會導致前三種風險的發生,包括理財產品本身也會因為國家政策變化發生這三種風險)。

你明白了嗎?


榴蓮暈倒


存款是你錢借給銀行,銀行付你利息,銀行再把錢借給別人(貸款),銀行賺取利息差,風險由銀行承擔,在銀行不破產情況下無風險,銀行破產每人50萬由保險公司賠,雙重保障,超50萬銀行破產有風險。

理財是你把錢託管銀行或理財公司,他們把錢拿去投資,投資賺還是虧歸你自己承擔,無論虧賺銀行或理財公司都收取手續費。他們為了聲譽讓投資人放心投資賺取更多手續費,會盡最大努力使投資只賺不虧。但真的虧了或者更嚴重拿不回投資,損失的金錢全部你們投資人自己承擔,銀行及理財公司不承擔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