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派:梁山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登州派作为梁山存活率最高的派系,让人们羡慕,又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保命措施,使得自己的组织建制最完整。那么这里就来说一说。

登州派:梁山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梁山上有许多派系。但是有一个派系很有趣,它和别的派系大不相同。这就是登州派系,登州派系一共孙立,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乐和,邹渊,邹润8人。最后也只是死了解珍,解宝和邹渊。8个人存活5个,存活半数以上。说它与众不同是因为它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派系,而是临时拼凑出来的。本来没有登州派,要不是因为二解被诬陷打入监牢,顾大嫂和孙新也不会逼反孙立,孙立也不会放弃大好仕途上梁山。所以说登州派是临时组建的一个团队,更要命的是他们中6个是亲戚。这是最致命的,别的派系要么没有亲戚,要么有那么一两个,而登州派倒好一共有6个。就算关系不亲密,但是毕竟是一家人,还是会帮一家人。而其他人和登州派来讲毕竟是外人,没有理由像帮亲戚一样的义无反顾。那么这样这一个团体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凝聚力,是很难对付的。而且登州派战斗力都不低,别看孙立虽然是地煞,但是武功是绝对的地煞第一,就算拿到天罡也是前15的水平。那么比其他地煞那是高出许多,顾大嫂和孙新虽然出场不多,但是做事果断,出手狠毒,也是难惹的狠角色。二解书中说有一身惊人的武艺,可能一个人不厉害,但是两个人一起上那可能就难收拾了。一个派系5个高手,给任何一个领导来看,都不是一个好兆头,绝对不能让他们凝聚在一起,必须分化。

那么就是提拔年轻的相对弱的辈分小的,打压强的,辈分最大的。这也就是孙立在地煞,二解在天罡的原因。

而且登州派系并不全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人。顾大嫂和孙新策划的劫狱政策一看就是有头脑的人,孙立献计卧底祝家庄,大战寇镇远和人家拼智慧最后完胜。可以看出,这三位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孙立当了多年登州提辖,天天和贼寇斗智斗勇,自然智谋,心机等方面练出来了,而且孙立做事稳重,老成达练,老谋深算,圆滑。这样的人在哪里都容易吃得开。顾大嫂和孙新开了多年酒店,见过各种各样的人,虽然可能会有孙立庇护,但是开这么多年店无人敢惹,能在各种勾心斗角中存活下来,也是有自己的真本领的。这三位想死掉还真是很难。

登州派:梁山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相比较二解就差远了。二解年纪小,江湖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和前三位比起来差的远呢,而且他们还年轻,有年轻人与生俱来的冲动,处理事情不冷静,那么无论是战场还是江湖,他们很容易吃亏。

正因为登州派是临时组合的派系,所以当他们正式进入梁山团体的时候,这个派系已经名存实亡。二解成为宋江派,孙立和孙新顾大嫂似乎再没有怎么在一起过,也很少同时露面,或许是孙立心里有气,嘴上不说,心里抱怨。那么这样一个被自己弟弟弟媳坑的登州提辖很有可能出工不出力。保持低调,不争不抢,有事就干,没事就不干,这样圆滑的周旋在梁山。就和扑天雕李应一样,还真不容易死。反观解珍解宝,可能自己都没觉得自己能进天罡,但是被老大提拔到天罡,自然要感谢老大的提拔之恩,自然要舍生忘死,拼命建功立业,果然拼着拼着把命拼没了。

至于梁山那么多派系,为什么偏偏让登州派保持最完好呢?其实我觉得和病尉迟孙立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孙立历史上是宋江三十六人之一,而且是各个版本都有的人物,可以说孙立是宋江集团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且他在民间还有属于像《石头孙立》这样的独立的重要的故事,为《水浒传》的撰写提供重要素材的人物。这里上一张图:

登州派:梁山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上面《葵辛杂识》又叫《宋江三十六人赞》通过上面这张图来看。作者的天罡名单主要取自《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的,两个版本加在一起一共40人,除去晁盖一共39个。而孙立是两个版本都有的人物。按理说轮不到孙立进地煞。

按照正常思路,两版都有的人物是一定呆在天罡的。而两版都有的人物一共32个,不同的人物是宋江,林冲,公孙胜,杜千,一丈青李横,解珍,解宝7个人。而天罡一共36人,也就是说不同的七人选四个进天罡,剩下的三个进地煞。而宋江一定要有名额,作者又想再塑造林冲,公孙胜。那么一个名额杜千,李横,解珍,解宝四个人争。而杜千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李横是顶替晁盖的,一开始并不在三十六人范围内。那么就是二解争一个名额。而二解是一个团体,一人天罡,一人地煞又不太妥。那么只能采取最坏方法,就是解珍解宝一起进天罡,从原有的32位共有人物拿出一人进地煞,而在这32人中作者挑中孙立。

登州派:梁山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作者创作《水浒传》是以《大宋宣和遗事》为主,《宋江三十六人赞》为辅,二解是《三十六人赞》里的人物,说白了是替补,而替补顶替了主要成员的名额,首发人员成替补。如果读者朋友们是当事人知道了,心情会怎样,可想而知。换谁心里都不可能好受。那么施耐庵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理。自然要给本不该进地煞却进地煞的人补偿。这也是为什么摸着云杜千变为摸着天杜迁,一丈青李横变为一丈青扈三娘,连性别都变了。唯独病尉迟孙立没有任何变化。作者只是降低了他的地位而没有改变他的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孙立南征北战,毫发无损,通篇无败绩,鞭枪双绝。连《水浒传》排名第一的单挑都给了孙立,地煞武力担当,对比天罡顶尖高手都毫不逊色的水平。最后全身而退。这种表现,按理说应该是林冲,呼延灼等高人气的高手可以拥有的战绩,但是他们都没有享受到,作者全部给了地煞孙立。你要说为什么作者要那么厚待一个地煞人物?你要说作者没想那么多,还真没人信。这些其实就是作者对孙立首发变替补的补偿。更关键的是,无论《水浒传》换了那个作者,他们会让呼延灼战败,让林冲战败,但是他们全都达成一致,从来没有作者让孙立战败。而孙立每场出镜率还很高,也许是后来那些水平比我们高的多的作者明白了施耐庵的意思以及对孙立地位和实力不匹配抱不平,那么换了作者孙立依旧还是那个孙立就很正常了。

登州派:梁山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既然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施耐庵最对不起的人是孙立,那么补偿就补偿到底,作者既然给孙立编出了一个团队,那么就让他的团队一起得到补偿。最后梁山上孙立的团队也就是登州派存活的最多,成为梁山最幸运的派系也显得合情合理。

最后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揣摩一下作者的心思,为什么登州派要选择邹渊和解珍,解宝死掉。

作者其实排好座次的时候估计就想好了所有人的解决,那些人要阵亡,哪些人要存活,他心里都有数。

其实想想很简单。作者要补偿孙立,自然不大可能让他死掉。那么孙立一定存活,而且孙立的座次也决定他一定不会死。孙立是地煞第三,地煞前三天罡都能找到对应的星号。孙立是地勇星,天罡天勇星后面是天雄星,而地煞地勇星后面是地杰星宣赞。从这里就看出来不痛了,所以地魁星,地煞星和地勇星也是地煞七十二人的领导班子。而最后征方腊回来清点人数,处在领导班子的一个没死。天罡四个领导没死,那么自然地煞的领导班子也没事,那孙立自然也没事。就算孙立不在领导班子,他也会没事,因为补偿人家,怎么能让人家死呢?

而梁山有三对夫妇,不应该让他们都死掉,应该留一对,显得更人性化。扈三娘无罪,王矮虎猥琐,坏事做尽,王矮虎死不足惜,可怜扈三娘也要被拉去垫背,可以说扈三娘不仅排名被王英坑了,连最后结局都被王英坑了。孙二娘和张青虽然和武松关系好,但是卖人肉包子,视人命如草芥,这是十足的恶人,留下来天理难容,作者讲究因果报应,干过恶事的最后一定会死,那张青夫妇就不会例外。那最后一对顾大嫂和孙新,没干过什么坏事,中规中矩,那么留下这一对争议最小。也可以说是占了孙立的光,如果作者不是为了补偿孙立,这些人恐怕都要完蛋。

登州派:梁山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乐和是一个歌唱家,战场上不需要歌唱家,战场上也不会让一个歌唱家去冲锋陷阵,那么乐和也不会死。邹渊邹润是最特殊的一对关系,可以说是独一份,他们是叔侄关系。全梁山唯一的一对,你让他全死,太不人道了。梁山上兄弟很多,但是叔侄就这一对。“物以稀为贵”,兄弟可以全部牺牲,但是这一对叔侄似乎要保留一下,要么全活着要么死掉一位,这个待定。

那么作者已经没得选了,只能是解珍,解宝了。那么让解珍解宝死掉的理由是啥?就是座次呗。前面说了二解是替补选手,按理说轮不到他们进天罡,但是他们却进了。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二解被称为不配进天罡的两个人,本来就轮不到他们。那么现在有这样的争议,古代肯定也有,那么和施耐庵处在同一时代的人也会议论,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让解珍解宝和宋江晁盖一样。老大的位置应该是宋江的,既然晁盖不适合这个位置那就死掉。二解也一样,二解抢了孙立的位置,而又不适合这个位置,那就死掉呗。二解死掉,孙立活着,正好可以平息争议。也是作者对二解和孙立座次争议的一个交代。

登州派:梁山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可能是看只牺牲二解有点少,那么二邹就减去一位,只保留一位。另外还有二解以前是登州派后来变成宋江派,于理来说属于背叛亲戚投靠外人,不选他们选谁?孙立虽然有背叛栾廷玉之嫌,但是他们毕竟不是亲戚,但是亲戚背叛亲戚,伦理载道上其实是更加严重的,就冲这个,二解不可能保全。

所以,综上,登州派二解死是必然,孙新夫妇保全有占孙立的光,也有自己的原因,邹渊的死纯粹是凑数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