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严”限行令施行 限购会适当放开吗?

11月1日,北京“史上最严”外地车辆进京新规正式施行。根据《北京市关于对部分载客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自11月1日起,外埠牌照车辆每年最多办理进京通行证12次,每次办理的通行证有效期最长为7天。也就是说,外埠车辆一年最多只能在京行驶84天。

据了解,目前约70.9万辆外埠号牌车辆连续办理进京通行证长期在京使用,“外地车本地化”问题突出。在城市快速路上,外埠车占比高达10%;五环路内居住区停放车辆中外埠客车占比为5%至13%,五环路外已达到15%至29%,加剧了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如果新规落实到位,将会有效缓解交通运行压力和停车资源供需矛盾。

“史上最严”限行规定的实施,引起了社会的热议。除讨论如何安排进出京时间外,还有不少人猜测,新规的实施可能会促使北京放开汽车限购。

在北京,“购车难”是近年来老生常谈的话题。此次限制外埠车辆进京之后,是否真的会加快北京放开汽车限购的步伐?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表面上看似限制外埠车辆进京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进而可以考虑放开汽车限购。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直接关系。

首先,虽然限制外埠车辆进京可以减少一部分交通流量,但也要考虑到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仍处于稳定增长态势,控制机动车总量仍十分必要。对于机动车增量来看,减少的这部分外埠车只是九牛一毛。

同时,限行新规才刚刚施行,具体的执行效果如何还是未知数。如果落实效果不错,不排除会适度放开限购。

但仍需要明确的是,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由来已久,且具有特殊性,放开限购需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需要相关治理政策、措施的辅助。因此许海东表示,北京何时能放开汽车限购,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限行新规的关系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