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倒闭到市值70亿,他用11年将企业做到上市,如今成行业霸主

提起迅雷,可谓是骨灰级的PC软件了。细数下来,那个时代,能存活至今,并依旧活跃在用户桌面的除了腾讯QQ,几乎就只剩下暴风影音和迅雷。江民、瑞星、千千静听、电驴、快车、联众等等,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沉寂。而迅雷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它挺过了十余年的时代变迁,迄今仍有上亿用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迅雷创始人邹胜龙的创业故事。

从濒临倒闭到市值70亿,他用11年将企业做到上市,如今成行业霸主

一、留学经历

邹胜龙出生在安徽淮南,那是一个在典故中“淮南生橘,淮北生枳”的美丽之地。他的父亲是一名发明家,和蔼而不善言辞,却在邹胜龙眼中近乎“天才”。父亲拿过很多国际大奖,从一名普通工人进入中科大做空间站方面的研究,父亲的专研精神和执着意志给了邹胜龙很大的影响。之后邹胜龙的父亲在深圳科技园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邹胜龙也由此在深圳读完了高中。

后来邹胜龙以交换生的方式申请到了出国的机会,那时是1992年,邹胜龙20岁。邹胜龙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读完了本科,最开始念的是经济,后来转向了计算机。1997年年底,邹胜龙在美国杜克大学拿到了计算机科学硕士的学位,也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技术天才程浩,日后迅雷最早的创始人之一。

1998年秋天,邹胜龙应好友的邀请来到硅谷旅行,他当即决定留在硅谷寻找机会。很快邹胜龙就得到了两家科技公司的offer,实地考察后,一家有自己的办公室,另一家却在地下车库办公,邹胜龙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地下车库的那家公司。一年之后,邹胜龙才知道,那家科技公司已经从地下车库搬了出来,名字叫做谷歌。

从濒临倒闭到市值70亿,他用11年将企业做到上市,如今成行业霸主

二、回国创业

2003年,邹胜龙回到深圳,拉着从百度辞职的程浩,各自用5万块钱开起了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起名“三代”,意为海归创业者,张朝阳是第一代,李彦宏是第二代,而他们,就是第三代。不过,很快邹胜龙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并不了解中国互联网状况的邹胜龙,最初的方向是做分布式电子邮件系统。

邹胜龙的技术听起来相当先进和配套:利用互联网分布性空间来存储邮件,结果是整个互联网最后都可能变成你的服务器。但事实上,邮箱在中国是个普遍免费的业务,互联网公司似乎没兴趣为此买单。于是,邹胜龙将公司方向转为下载,并将产品命名为“迅雷”,意为“迅雷不及掩耳”,简单来说就是要“快”。

然而这次的转型也并不乐观,因为当时的下载市场80%的份额都被一个名为网际快车的软件占据。2003年8月,邹胜龙团队研发的第一款下载软件上线,但是感觉太差,没有推广。2004年1月,迅雷2出世,推出半年用户不到500个。此时公司已是穷途末路,邹胜龙和程浩都有了散伙的打算。

从濒临倒闭到市值70亿,他用11年将企业做到上市,如今成行业霸主

三、行业霸主

哪知随后的一个暑假,迅雷用户开始飙升,每天以数千计的用户增长,到了9月份,迅雷的注册客户就已超过20万人。回过头来看,邹胜龙认为是“P2P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趁热打铁,从2004年冬天起,邹胜龙吃住都在公司,仅仅用了两年半时间,迅雷就从1.0升级到了5.0,前后推出过29个改进版本,平均25天就更新一个版本。仅仅一年时间,迅雷就成功抢占了40%的市场份额。

到了2006年8月底,迅雷的覆盖用户数超过1.1亿户,装机量达到8000万台,市场份额超过50%。2007年,邹胜龙的迅雷第三次融资成功,获得Google、IDG、联创策源等五家公司千万美元投资,这给“迅雷”带来了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也给“迅雷”带来了更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国际化公司运作经验。 2010年,迅雷的付费用户已达到400万,净利润达5900万。

2014年,邹胜龙的迅雷获得小米雷军2亿美元投资。同年6月,邹胜龙带领迅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70亿。如今的迅雷已经从原来单做电子邮件系统的小公司发展到一个拥有2.91亿用户、占据下载软件市场78.7%份额的巨头,击垮曾占80%市场份额的网际快车,并兼并BT。

从弱小到强大,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都在走的路,现在的邹胜龙已经不再过多的在意舆论的压力。对于遭诟的版权问题,邹一句话耐人寻味,“版权只是个商业问题,上市才是理想追求,要区别理想和赚钱”。这是邹胜龙之所以对迅雷之前数次上市折戟缄口的缘由,也是成功者处理事情的姿态。

从濒临倒闭到市值70亿,他用11年将企业做到上市,如今成行业霸主

关于邹胜龙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阅读。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关注我,更多创业故事与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