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業進軍砂石骨料的現狀與未來分析

隨著市場步入成熟期,國外水泥龍頭紛紛選擇外延骨料業務,如拉豪、海德堡、西麥斯當前骨料業務收入佔比基本在10%~20%,且其盈利能力也並不遜於水泥主業。成熟區砂石市場整合後具備一定集中度,並誕生出龍頭企業。

目前,我國的水泥企業延伸骨料才剛剛開始,這種趨勢是砂石產業運行必然,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科學探索。

水泥企業進軍砂石骨料的現狀與未來分析

首先是必然性:

1、資源優勢(礦山資源豐富,佈局骨料可實現“變廢為寶”);

2、銷售運輸優勢(碼頭共用);

3、生產優勢(水泥企業具備石料加工產線);

4、業務協同(共同下游為商混站,增進用戶粘性)。

其次是經濟性:

骨料資源價值逐步提升,如海螺、華新骨料毛利率達60%以上,甚至高於水泥業務。

目前上市水泥企業憑藉資源及資金等綜合優勢,骨料佈局節奏處於行業前列,如海螺水泥2019年成立骨料事業部,華新水泥、冀東水泥、中國建材、華潤水泥等也紛紛加大產能佈局,未來幾年將陸續釋放盈利彈性。

不過,中原砂石交易網認為骨料業務當前高毛利率更多是供給收縮漲價的顯性基因觸發,未來骨料行業盈利差異有望過渡至礦山資源成本的分化中,當前再拿礦入場佈局的企業很難媲美先發佈局資源成本較低的企業,行業高盈利基因僅將從顯性切換至隱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