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交易的第一重境界,我称之为“海绵”。

这个阶段特点是,疯狂地吸收学习各种理论、知识、道理。

从道氏理论到江恩理论,从K线图到曲线图,从财务分析到产业理论,从宏观理论到交易心理。总之,凡是跟交易有关的,都疯狂地吸收。

这是每个人在投资成长路上的必由之路,是打地基的过程。

这个地基打得越扎实,未来就能走得越远。像海绵一样吸收不难,难在去粗取精,难在消化,难在融会贯通。但是,很多人不幸地停留在了吸收阶段。以懂得多少道理为荣,并以此沾沾自喜。

而这个阶段离稳定盈利,还差猴哥的一个筋斗云,恩,十万八千里。

交易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三好学生”。

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守纪律,特别守纪律。无情的阶段,说明其实你还是有情绪的,只不过努力地,强行地把情绪堵在门外。但当你只是简单地执行交易纪律的时候,事情就变得更简单的。

你会养成习惯,每天做第二天的交易计划。第二天,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按照这个计划执行。

无论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你都欣然按纪律办事。

比如,你昨天的交易计划写明了,价格如果跌5个点你就止损。结果今天盘中的最低价下探了5个点,你按计划止损了。然后价格就一路上涨了5个点。

从交易的结果来说,今天的操作很糟糕。但是从交易的过程来说,你对交易计划的执行很完美。

这个阶段的你,开始懂得把交易结果和交易过程分开来对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交易过程远比某一次正确的交易结果重要100倍。

因为某几次的交易结果正确,是短期的,长期来看对你的投资生涯影响微乎其微。而交易过程的正确证明你养成了良好习惯,这才是长期的,能够陪伴你一辈子的重要的事。

事实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你用错误的过程,赢得了正确的结果。

表面上看你盈利了,但这才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你靠违背交易计划而获得了“奖赏”。于是下次你会进一步违背交易计划。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最终你的整个交易系统都会坍塌。

交易的第八重境界,我称之为“努力不做一个优秀的裁缝”。

前面一个阶段的拟合过程中,你可能会用到大量的过滤器,大量的条件等,让策略在历史行情中表现足够好。但忽然 有一天你发现一个问题,策略的参数用得越多,这个策略对未来行情的适应性可能就会越差。

好比一个裁缝做衣服。根据你当下的身材,他仔细量了很多数据,然后做出了非常合身的衣服,你穿得非常漂亮。但问题在于,当下这个时刻越合身的衣服,意味着适应你未来可能的身材变化的适应性就越小。

如果你未来忽然变胖或者变瘦了,这个衣服就没法穿了。而外汇市场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每个品种很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就变胖或者变瘦。如果你把衣服做得太合身,那么它对未来的适应性就越差。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称之为做减法。

你宁愿让衣服在当下看起来没有那么合身,没有那么好看。你要让它能够更适应未来的变化。

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你试想一下,对于一个优秀的裁缝,让他自己主动把衣服做得没有那么合身,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同样,你的一个策略,能够在历史行情中跑出非常漂亮的,收益稳定,回测很小的资金曲线。这个时候,你要去做减法,可能会让这个资金曲线变得坑坑洼洼,变得没那么漂亮。

等你到了这个境界,你就能理解这种痛苦了。

BOLL布林线指标的核心技术要点

BOLL布林线的应用在股市是一种国际流行的技法,投资者一旦真正掌握和领悟这一技术工具的奥秘,将会极大地提升实战操作能力。

1、价格冲出上轨提防回调

2、价格跌出下轨提防反抽

3、强势行情总在中轨上方

4、弱势行情总在中轨下面

5、上下轨变窄隐藏着突变

6、开口越大行情势头越大

7、中轨线指引着趋势方向

8、通道突然收口预示反转

9、通道突然开口盘整不再

10、通道收窄时间越长,收口越小,后市变化越明显和剧烈。

布林线揭示股价运动轨迹

BOLL指标称为布林线,它属于路径指标,该指标是股价运动过程中的轨迹指标。布林线在计算时是利用一定时间内价值的波动率转化而来,其参数通常按20取值。

1)布林线由上限、中线、下限组成带状通道,上限和中线之间为强势区,中线和下限之间为弱势区,观察布林线中股价的经常运行位置将有助于揭示市场的强弱。股价多数时间在上限与中线之间运行,表示股价处于强势区运行,市场有参与价值,股价有望不断走高;股价多数时间在下限与中线之间运行,表示股价处于弱势区运行,市场缺乏参与价值,股价有不断走低可能。

2)带状通道揭示了未来股价的波动范围。该带状通道具有变异性,带状通道的宽窄随股价波动幅度的大小而变化和调节。

3)布林线具有压力和支撑的作用。布林线的上限构成对股价的压力,布林线的下限构成对股价的支撑,布林线的中线是压力和支撑转换的敏感位置。看布林线可以帮助投资者形成逢低买入、逢高卖出的投资习惯。

4)布林线的收口和张口非常关键。当多空双方达到暂时平衡时,布林线的上限和下限靠近,术语称为布林线收口,一旦布林线的上限和下限靠得非常近,往往预示着股价的运行将变盘。而一旦市场上的多方(空方)力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多方(空方)将占据绝对优势时,多方(空方)把股价拉高(打低),布林线的上限和下限会被强行分开,这一过程就表现为布林线在上升(下降)过程中的布林线放大张口。在上述位置投资者将面临买入、持有、卖出的重大决策。

举例:在上证指数的月线图上,布林线带状通道在2001年8月以后已清晰地显示出上证指数运行在中线和下限之间的弱势区,市场缺乏参与价值。目前布林线带状通道在经过了3年的向下调整后形成了较大的布林线收口,预示着股价的运行将变盘。

BOLL指标通道开口的周期性

BOLL指标通道的宽度与股价波动的幅度有关。

当股价波动幅度增大时,根据统计计算得到的标准差就会增大。这时中轨和上轨之间、中轨和下轨之间的差距都会增大,从而形成整个BOLL指标的开口想反,当股价波动逐渐平缓时,根据统计计算得到的标准差就会减刁”这时中轨和上轨之间、中轨和下轨之间的差距都会减小,从而形成整个BOLL指标的收口形态。

在股价持续波动的过程中,随着股价波动幅度的扩大与缩小,BOLL指标也会表现出开口与收口周期循环的趋势。

如图所示,股价在上涨后又下跌的过程中,其BOLL指标不断显示出开口和收口的形态。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每次开口时,要么是强势上涨行情开始,要么是强势下跌行情开始;每次收口时,则是一段行情结束,股价进入整理阶段的信号。

BOLL指标的使用技巧

使用法则一:

当大盘(股价)长期大幅下跌后,BOLL的所有线都向下行走,如果大盘(股价)从下轨反弹到中轨处,中轨线将成为一条阻力线,一般要沿着中轨反复盘震后才能选择突破方向。分析周期越长,出现的机率越高。

BOLL周线和月线一般能满足这一法则。日线有时在中轨处的震荡经常只有数天时间。

以上证指数周线为例,上证指数上涨到BOLL线的中轨线上,由于中轨线向下,上证指数在中轨线上下盘整了9周后选择了向下的方向,如图1所示。上证指数上涨到中轨线处,上证指数向下沿着中轨线盘整了7周后选择了向上的突破方向,如图2所示。

图1:BOLL线的使用方法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图2:BOLL线的使用方法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月线的例子很少,9/30月线上涨到中轨处后,指数就沿着中轨上下震荡20个月后选择了向上的突破方向,在这段时间内8/31指数比较理想地沿着中轨线盘整了四个月,如图3所示。

图3:BOLL线的使用方法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两市深强沪弱,从目前上证指数月BOLL线上看,上证指数刚好上涨到中轨线上,由于中轨线向下走,因此6月收阴就显得自然了,如图4所示。近几个月上证指数沿着中轨线行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如果没有政策性利好,近期大盘想走出人们想象中的大行情几乎不可能。

图4:BOLL线的使用方法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总之由于中国股市历史太短,月线的例子不多,还不能充分反映法则一。

使用法则二:

当指数(股价)下跌到下轨时,总有一定的支撑力,常能引起反弹。分析周期越长,反弹的机率越高

以上证指数和深成指为例,在月线中,当指数跌到下轨时几乎没有例外,都会反弹,如图5所示。

图5: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但周线和日线以此法则判定时就要复杂得多,一定要以月线的走势为大的前提,再看周线的走势,最后才看日线的走势,如图6、图7所示。除此之外,还要使用其它分析手段共同判定指数的走势。

图6: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图7: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利用BOLL指标判断行情强弱

投资者可以将BOLL通道当成是区分行情强弱的界限。通过BOLL指标中的三条曲线,可以将整个股票走势图划分为四个区间,如图所示。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上轨上方的区间:代表行情强势上涨的区间。股价只有强势上涨才会进入这个区间,但是这种上涨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上轨和中轨之间的区间:代表行情稳健上涨的区间。股价在这个区间中的上涨往往能持续较长时间。

中轨和下轨之间的区间:代表行情稳健下跌的区间。股价在这个区间中的下跌往往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下轨下方的区间:代表行情强势下跌的区间。股价只有在强势下跌时才会进入这个区间,但是这种下跌不会持续太久时间。

波动幅度的指示

BOLL指标上轨和下轨之间的轨道宽度,可以代表股价的波动幅度。轨道开口的幅度越大,就说明股价波动的幅度越大。

如图所示,从2015年5月起,信隆实业(002105)股价上轨和下轨之间的开口逐渐拉大。这样的形态说明该股进人了强势上涨趋势中,并且上涨的速度越来越快。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如图所示,2015年8月,良信电器(002706)股价在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其BOLL指标的开口逐渐打开,这说明该股处于持续的下跌趋势中,并且未来的下跌速度会越来越快。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当BOLL指标逐渐收口时,则代表着行情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这是当前行情即将结束,未来将进人整理趋势的信号。

如图所示,2015年8月,金瑞科技(600390)股价在经过快速下跌后,其BOLL指标开口逐渐收窄,这是股价波动幅度减小,快速下跌行情即将结束的信号。看到这样的信号后,投资者可以寻找在底部抄底买人股票的机会。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如图所示,2015年6月底,华斯股份(002494)股价在持续上涨至高位后,其BOLL指标开口逐渐收窄,这是持续上涨行情结束,股价即将见顶下跌的标志。看到这样的形态后,投资者应该注意股价见顶的风险。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战胜人性,建立正确交易模式

拥有一个可以持之以恒执行,并能盈利的交易系统的才是一个成功的交易员,并不在于他有多聪慧过人,多英俊潇酒。

交易系统并没有听上去那么复杂,其核心无外乎就是“信号”,最主要的四点:

①根据什么样的信号下单

②根据什么样的信号准备入市

③根据什么样的信号平仓

④根据什么样的信号规避风险。

什么是完善合理的盈利系统?

我们要做的是将这些单独看来并非多么准确的信号整合在一起,达到较小风险较大效益。

我在这个市场和自身上观察到的一个普遍现象,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按照道理来做,虽然人人都懂,因为这些道理在对人性本身做挑战,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就要战胜自身的缺点,相信在各位的账户里一定表现的淋离尽致。

1、因为我们要保持交易的连贯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交易系统是固定的,据什么样的信号下单,依据什么样的信号平仓。

一定要记住墨守成规的第一条:保证你系统信号的连贯性,我们要做到账面亏损小于账面盈利,这样剩下的才是口袋利润,我们无法知道的就是下一次信号是不是准确的,所以一定保证你系统信号的连贯性。

2、然而很多人挂在连贯性上,这涉及到下一个问题:缺陷。

无论你是否承认,我都能肯定,你的初始,系统一定有非常大的可能危及账户安全的缺陷;何出此言?想要确保自己规避风险,不能单单靠保持连贯性的交易方法,也许在一段内有非常可观的盈利,但当走势改变了既有模式之后,比如:从盘整到单边,或者更可怕的,从盘整到看似单边其实是更大范围盘整的走势;为什么叫初始系统,因为此时它已经不能保证盈利了。

依据什么样的信号准备入市,什么样的信号规避风险,趋势系统回避盘整中反复的假信号就必须有个极很值,盘整系统来规避可能到来的单边也必须有个极限值。这个问题是一个真正的门槛,规避趋势系统的缺陷就是利用时间,规避盘整系统的缺陷就是利用价格,这是目前为止我能给出的最好答案,此答案只是一个思路,仅作参考。

“大多数散户,都死在了布林线”我整整读了十遍,太透彻了

人性集合的市场,在贪婪与满足之中上上下下,会在此之中致人死地。

这两个品性看似矛盾,实际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存在着,贪婪有兴奋的,有恐惧的,满足有安慰的,有微小的;可不管怎样,这两点的矛盾,导致我们无法坚持自己在入场前的思路,在清醒时候明明白白看清的一些形势。单子浮亏时,我们是坚信价格还能回来,还是立即止损平仓。一波上升中,我们是忽视可能出现的高高低低的反复,向更大的目标进军?还是应该及早平掉以有利润。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无论怎么改变阵营怎么做结果就是你都错了。止损后的价格-飞冲天,忽视的反复却打了平价,平掉的利润继续上升,坚信的洗盘确是高位换手 果想坚持系统,想稳定盈利,这一切就要你自己来思考了,注意贪婪和满足的平衡就是我们要做的。不想造成你无法言传的烦恼,就要避免任何一方的兴奋过度。

接受了几百年考验的这几点,任何时代交易者的成功或失败的实际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不管一天的波动是十点还是一百点,无论是纸带报价机还是电脑,都不曾改变过。成功的根本是什么?在面对市场,也就是面对你自己时,严格律己,改正缺点,不说谎言。

从市场,交易,人性的角度指明了一条成功交易的康庄大道,这是个基石,要你自己走好后来的路,那些走向光明的成功者,都是从这个起点开始,你剑和盾就是悟性和信心,用他们战胜路上一个个人性的黑暗吧。

投资的核心原理早已稳定,我们要做的不是创新,而是理解并执行。关注笔者的公众号:易势财经(AY60830),传授系统操作方法,改变一买就跌的命运。股市人生经过了起落和坎坷才会有淡定和从容,经历了沧桑与磨难才会有大气和豁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