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東方朔,一箇中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傳奇人物,分別被相聲、魔術、小偷等行業拜為祖師爺。他的一生竟傳奇到《史記》、《漢書》兩大史書對其的記述都相去甚遠,甚至於其“人設”都有些飄乎不定了。

今天水一白就來通過對《史記.滑稽列傳》、《漢書.東方朔傳》之中對東方朔描述的異同之處作一簡單對比,來更深入地剖析一下這位中國漢代奇人,也許會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東方朔。

東方朔的出場

東方朔,字曼倩,齊地平原郡厭次縣人,按現在的行政區劃來算,應屬山東德州人,出生年月不詳。“好古傳書,愛經術,多所博觀外家之語”,其最初出場即是在漢武帝即位不久的“徵賢良”活動。

《史記》中說東方朔一入長安城,就上了幾車書,共計“三千奏犢”,最後漢武帝讀了兩個月才讀完。讀完了,感覺東方朔水平確實不錯,隨即留用為郎,令其常伴左右。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但是,在《漢書》之中,卻有不同的說法,而且描述得更為詳細。

東方朔剛到長安,就給漢武帝送上了一封洋洋灑灑的自薦信。在其中,東方朔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兵書戰策、《詩經》《尚書》全都滾瓜爛熟,而且還是身高九尺三寸,明眸皓齒的俊俏人物,甚至於“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如此有德、有才、有勇、有顏的“四有”人才,皇帝陛下,你都不用,還用誰呢?

漢武帝看完東方朔的自薦信,也非常給面子。當即表示,文采確實不錯,是個厲害人物,先去公車府侯著吧。結果,自此以後,東方朔連漢武帝的面都見不到,就進入了無限期的等候狀態。時間一久,東方朔實在忍不住了,只好想辦法利用一群侏儒為自己贏得了機會。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這些侏儒是負責替漢武帝看管馬匹的。東方朔騙他們說皇上要殺他們了,因為他們又不能參軍打仗、更不能下地幹活,所以沒什麼用了。侏儒們一聽,當然是嚇壞了,見到漢武帝就跪地求饒。漢武帝這才想起來還有一個東方朔,於是將他喚來,詢問原因。東方朔的解釋是“侏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侏儒飽欲死,臣朔飢欲死”,漢武帝一聽,哈哈大笑,東方朔終於成功吸引了漢武帝的注意,受命“待詔金馬門”。金馬門正是學士待詔之所,自然也就不會像公車府一樣被皇帝忽略了。

“歲更其婦”的東方朔卻要干涉漢武帝的家事?

因為東方朔會哄漢武帝開心,他所得的賞賜自然是遠超於常人的。

《史記》中記載,每當吃完飯,東方朔就把剩下的肉帶走,弄得衣服都髒了。每次漢武帝賞賜他的錢,他都肩挑手提地拿走。而這些錢,他也沒浪費,“取少婦於長安中好女。率娶一婦所者即棄去,更取婦。所賜錢財盡索之於女子”。

每年換一個妻子,東方朔這等行為就清清楚楚地記錄在了《史記》之中。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然而,在《漢書》之中,卻並未錄入這一條,反而寫了東方朔干涉了一樁漢武帝的家事,與“歲更其婦”的人設衝突還是比較大的。


話說漢武帝有個姑媽,即其父漢景帝劉啟的親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她的女兒陳阿嬌還曾經是漢武帝的皇后,而劉嫖也因為地位的尊貴被尊稱為竇太主。竇太主的夫君名叫陳午,是世襲的堂邑侯。陳午在那個年代來說也算比較長壽的了,活了差不多六十歲,但問題是他有一個遠比他長壽的老婆劉嫖。陳午死了以後,劉嫖就私養了一個俊俏少年,名喚董偃。二人剛在一起的時候,劉嫖已年逾六十,而董偃則不足二十歲。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因為二人的關係有些見不得光,所以就想通過獲得漢武帝的認可以正視聽。本來,漢武帝已經同意在宮中正殿宣室招待董偃了,但是卻被東方朔給破壞了。


當時的東方朔不過是個執戟郎,卻直接放下戟直言勸諫漢武帝,提出董偃的三宗罪,即“私侍公主,其罪一;敗男女之化,亂婚姻之禮,傷王制,其罪二;人主之大蜮,偃為淫首,其罪三”。漢武帝納諫,改為北宮招待董偃,並賞賜東方朔金三十斤。董偃自此尊寵日衰,年僅三十就死了。

我們來看看東方朔提出來的董偃這三宗罪,第一條私侍公主,第三條迷惑君主都好理解,但是第二條卻是敗壞男女風化,擾亂婚姻大禮,再聯想一下《史記》中所說的“歲更其婦”,這個人設的偏差可就有些大了。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漢書》中關於東方朔“帶肉回家”也有個不同的說法:

話說有一個三伏天,漢武帝下詔給東方朔在內的這些侍眾官員發肉。可是,他們等到天快晚了,也沒等來分肉的官。結果,東方朔竟直接拔出劍來獨自割了一塊肉,還口口聲聲地說“伏日,當早歸,請受賜”,說完就走了。這種事自然瞞不住,漢武帝第二天就問責東方朔了,東方朔竟然辯解說是為了割肉帶回家給妻子吃,不但沒自責,反而把自己誇了一頓。漢武帝又一次成功地被逗笑了,也沒罰他,還賜給了酒肉,命他回家送給妻子。

如果“歲更其婦”,那這個藉口自然是不大可能成功從漢武帝那裡“騙來”賞賜的。

矛盾從何而來?

為什麼東方朔的“人設”在《史記》和《漢書》之中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也許《漢書》中的一段話給出了答案。

劉向言少時數問長老賢人通於事及朔時者,皆曰朔口諧倡辯,不能持論,喜為庸人誦說,故令後世多傳聞者。

劉向是劉邦的四弟楚元王劉元的五世孫,是西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曾受命校對整理西漢政府的藏書,其所處年代(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雖然較東方朔所處年代(約公元前160-約公元前93年)要稍晚一些,但是還是能接觸到不少東方朔同時代的人的。而在班固的《漢書》之中所採用的也是劉向所收集到的資料。據東方朔同時代的老人講:東方朔其人言語詼諧、極為善辯,但是卻不能堅持自己的己見,而且特別喜歡跟普通人聊天,其直接結果就是關於東方朔的傳聞,版本很多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雖然司馬遷同東方朔是同一時代的人,但是也不免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響。如“歲更其婦”就不免有東方朔自吹自擂之嫌。而且,由於《史記》完成時間是公元前104年,但其時,東方朔尚在世,而在《史記.滑稽列傳》中卻有東方朔病死的記載,其段落中有多少是司馬遷所寫,多少為後人補錄,已很難分辨清楚了。

東方朔的矛盾人生

雖然史書的東方朔描述存在一定的失實情況,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中看出東方朔這個人的“矛盾”之處。其人非常狂傲,看起來似乎對官職不太關心,但卻又非常樂於發表政治觀點,常有懷才不遇之感。

東方朔一生,幾起幾伏,最高的官職做過太中大夫、給事中,小的時候做過各種郎官,包括前文提及的執戟郎,甚至一度被貶為庶民,原因是他“醉入殿中,小遺殿上”,即喝醉了酒,在殿上小便。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之所以東方朔官職起起伏伏,恰恰是因為東方朔願意跟漢武帝提建議較多,只不過他會用一種較為詼諧的方式提出來,所以他得到的結果多是升官、貶官、賞錢等等,並沒有把命搭進去。當然,這也有東方朔對漢武帝的讚頌的“功勞”,他曾言漢武帝“聖帝在上,德流天下,諸侯賓服,威服四夷,連四海之外以為席,安於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如運之掌中。”甚至有“陛下功德,陳五帝之上,在三五之右”的話語。

東方朔向漢武帝提建議常“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所以經常能夠被漢武帝所採用,這也是東方朔的本事。但是終其一生,卻始終未被重用。儘管從公卿至群臣,東方朔都敢於輕視嘲弄,也沒有什麼同僚能讓他屈從,但是這卻並不能改變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尷尬境地。東方朔臨死之前,曾一本正經地向漢武帝直言“遠巧佞,退讒言”,漢武帝都覺得非常奇怪,沒過多久,東方朔就一命嗚呼了。

“今顧東方朔多善言?”漢武帝對東方朔的最後一句疑問恰恰是我們想要問的:東方朔真的僅僅只善於言談嗎

“每年換媳婦”的東方朔,卻為何偏偏要去管竇太主和董偃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