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立冬”十一月首周僅成交400億元

土地市場“立冬”十一月首周僅成交400億元

8日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土地市場彷彿也要與節氣呼應一般,成交額持續低位徘徊,寒意十足。

十一月首周,樂居買房重點監測60城範圍內僅出讓土地68宗,成交額約396億元。截至目前,60城土地市場的成交金額已連續5周徘徊在500億及以下量級。

房企方面,央、國企拿地依然堅決,高價土地多被其牢牢掌握,不過以中梁為代表的新上市企業亦表現搶眼,規模擴張勢頭強勁。

地市低迷 下半年首次無城市“破百”

在7月30日中央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指導精神後,土地市場反映明顯,8月起成交量即出現下降,9月成交面積雖略有增長,但走進10月,全國地市普遍又邁入較為明顯的下行通道。

來到11月,降溫趨勢愈發明顯。11月4日-8日,樂居買房重點監測範圍內共有17城出讓68宗土地,合計收金396億元,較上週(510億)下降22.35%;底價成交地塊約有31宗,佔比45.58%,較上週稍有降低。

具體來看,蘇州6日一波流推出7宗土地,成交總金額84億元,位列一週之首;上海、東莞分列二三位,賣地所得分別為56和46億。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今年下半年以來,首次出現一週內沒有任何城市賣地超過百億的情況。

作為土地市場熱度傳導的首個環節,一線城市土地交易的活躍程度,可以直接體現全國地市的發展情況。本週,一線城市中僅上海有土地入市,5宗宅地和一宗商地共攬金46億元,但幾乎全部以零溢價成交;雖有位置較偏遠等因素影響,但齊刷刷的“一輪遊”仍令人咋舌。

廣州沒有土地入市,卻憑藉流拍吸引了不少關注。7日,位於廣佛同城橋頭堡地區的荔灣區海龍路地塊終止出讓,這是荔灣區在今年掛出的第三宗宅地,沒想到迎來了流拍的結局;轉過天來,增城又有兩宗宅地終止出讓,其中一地塊還是繼7月流拍後再度流拍。

溢價率上揚 多座二線城市“觸底反彈”?

“金九銀十”期間,樓市的短暫熱度並未傳遞至土地市場,10月全國土地市場降溫明顯,尤以一二線城市為甚。

本週,雖然地市入冬的整體趨勢未見明顯改善,但部分二線城市的成交溢價率卻有所上揚。

作為土地市場的“風向標”之一,成交溢價率不僅能反映土地市場的冷熱,也能透視出房企對於市場的預期以及資金鍊的鬆緊程度,因而深受關注。據樂居買房不完全統計,包括瀋陽、東莞、太原、成都等在內的二線城市,本週土地平均溢價率超過20%,而據研究機構統計,10月40座典型城市的溢價率為14.3%,已連續4月下降。

兩相比較,數據上的變化可見一斑。但這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以部分二線城市為起點、地市逐漸回溫的徵兆?

對此,業內人士的態度並不樂觀。在他們看來,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整體降溫的態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開發商高價拿地意願仍不強烈,預計今年剩餘時間裡,溢價率仍將保持較低水平。

房企拿地分化加劇 央、國企提速明顯

在土地市場整體降溫的大背景下,具體到各家房企,境遇卻有明顯區別。相比於受戰略需求和資金鍊影響、拿地日漸審慎的部分房企,一些央、國企則保持著迅猛拿地姿態,該出手時絕不手軟。

回顧本週,多家企業用行動延續著這一趨勢。5日,華潤以45億封頂價奪下東莞一宗優質土地,同時還需承擔近20萬平方米的安置房配建職責,這一金額也創下一週單宗土地成交紀錄。

此外,中海、保利、招商蛇口和中交等企業,也都在土地市場有所斬獲,其中保利投入36.7億元在太原、徐州連落4子,招商蛇口33.7億高價競得蘇州高新區宅地。

與此同時,一些新上市企業,拿地態度也頗為堅決,典型代表非中梁莫屬。前10月,其權益拿地金額約為483億元,進入房企拿地金額前10名;5日,又在瀋陽、紹興斥資逾20億斬獲兩宗優質土地,11月拿地金額已達30億元,在一片冷清中頗為顯眼。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房企拿地分化的現象幾乎貫穿2019年始終,在近期愈發明顯;部分企業腳步放緩,但也有企業反而加快了拿地節奏,特別是部分央企國企和新上市企業,拿地堅決。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資金成本成為企業拿地的主要決定因素。” 張大偉進一步指出。(完)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