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里面的伴奏怎么打?

用户7232295943152


京剧艺术,文武場配合演奏,在鼓板的指挥下,做到紧密配合,从而使歌舞伴奏密切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确切烘托渲柒人物情感变化,而打击乐的配合,是托腔演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通常情况下,各种角色唱不同的腔调,过门,为此都选用不同的锣鼓経。西皮和二黄声腔的过门及各种锣鼓的,配合演奏方法,与反西皮,反二黄,高拔子等各类过门与锣鼓配奏方法均一致,不另述。

下面就锣鼓与各种板式打法筒述。

1,大锣冒子头,生旦,西皮回龙:用鼓板领奏一击锣后加〈多罗0〉接过门,也有光用,多罗0,入的。

2,小锣冒子头,旦,南梆子三眼,常用鼓奏,大,作起拍点,领奏散板过门。

3,夺头,生旦净,二六,有用鼓板领奏一大锣或小锣,后加,多罗0,奏二六过门。

4,撕边一锣,前面的锣鼓点除,夺头,外根据人物表情动作的需要,也可是,四击头或慢长锤。

5,平板夺头,也有鼓板大锣一击,领奏大过门的,如问樵闹府,花中禹,唱三更三㤐白露茫一段,四平调。

6,慢长锤,生,二六,有用鼓板领奏一大锣接,多罗〇,起奏二六,短过门。

7,硬三锤,用在人物激动,紧张,或愤怒情绪下,唱快板时入头。

8,双签凤点头,生旦净,散板,用在动作少,和情绪急促时。

9,散长锤,生净,散板,是在迟疑,思索或配合缓慢的动作。

10,纽丝,散板,多用于人物身段,和配合缓慢动作。

11,快纽丝,散板,用予表现匆促,紧迫时。以上是锣鼓点子与胡琴的衔接配合打法,在排练和演出时,要多和打击乐配合,认真听唱腔,注视表演动作的同时,要看鼓板的领奏手势,听清锣鼓点子的节奏变化,这样才能作到烘云托月的作用。聊到这,谢谢🙏

9,24



回答此问题。

所谓“戏曲里面的伴奏”,我猜测,可能是专指乐队给演员演唱的伴奏。“怎么打”,可能是指武场打击乐在演员演唱时如何打。

以京剧为例。

演员演唱中,有需要打一些锣鼓经的时候。比如锣鼓经“导板头”,就是打在起唱导板前,最后一下“大”,胡琴入。也有时需要打在乐队伴奏里边的。比如:“小锣夺头”起的西皮慢板,板鼓“伦 顿 大大大大”京胡入,后面的“仓儿才太乙太仓”都打在胡琴的过门里了。

总的说,板鼓打演员演唱伴奏,传统叫做“搂腔打挂”。打鼓的开出了速度,中间听胡琴主导,打鼓的不可强行扳尺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