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漢初匈奴冒頓為奪單于之位不惜殘忍先殺愛妻後殺親爹

古匈奴有“山戎”“獫狁”“葷粥”“犬戎“之稱,《詩經·采薇》裡有“不遑啟居,獫狁之故”的說法。這證明了春秋以來,匈奴就已成為中原之患。

西周最後一位帝王周幽王因荒淫無道,廢除王后申後及太子,申後之父申侯即北借犬戎兵力,犬戎在驪山下遂殺周幽王。這也證明了春秋以來,匈奴就成了欲作亂人士相勾結的一支重要力量。不過,這似乎是唯一得手的一次,後來漢朝時韓王信、陳豨、淮南王等人均曾效行此法,不過皆告失敗。

秦末漢初匈奴冒頓為奪單于之位不惜殘忍先殺愛妻後殺親爹

匈奴人的生活習性在(史記>裡有詳細記載。首先,匈奴人逐水草而居,不從事農耕。遊牧民族,註定了他們具有極強的侵略本性。每年的冬春季節,匈奴人為了生存,便總會揮師南下,以小規模騷擾為主,大規模戰爭為輔。邊疆爭鬥不斷,幾乎歷代統治者都深以匈奴為憂,總妄想一舉殲滅匈奴,但通常皆是無功而返。劉邦建立漢朝以後,想征伐匈奴,御史成進諫道:“不可。夫匈奴之性,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竊危之。”

成進在這裡把討伐匈奴比喻成與自己的影子搏鬥,確有其理。因為匈奴人打仗不以退兵為恥,有利則進攻,無利則撤退。頗有些後來的游擊隊打仗的味道。

其次,匈奴人擅長捕獵,多能使用弓弩,射得一手好箭。因為是遊牧民族,註定了他們擅長捕獵的天性。他們不僅敬佩本族的射箭高手,而且敬佩敵人中的射箭高手。比如,漢朝的飛將軍李廣就是他們又敬又怕的人。

秦末漢初匈奴冒頓為奪單于之位不惜殘忍先殺愛妻後殺親爹

最後,作為一個野蠻的民族,匈奴人不僅沒有文字,而且不尊老愛幼,只重視壯健的年輕人;這種弱肉強食的本性讓他們的種族變得更為彪悍。這種野蠻還表現在下面這條讓人膛目結舌的規定上:父親死了,兒子可以娶自己的後媽:兄弟死了,他的所有的妻子都可以納為己有。

冒頓可以說生逢其時。他的父親是匈奴單于,名叫頭曼。頭曼當單于的時候,匈奴勢力還比較弱小,當時中國北方強大的民族是東胡和月氏,並非匈奴。不過,很快秦朝內亂,蒙恬一死,繼而秦末起義,秦朝防守邊疆的軍隊相繼撤離邊境去防禦起義軍。匈奴的勢力得到極大擴張。

冒頓是頭曼的太子,但是後來頭曼喜歡上了一位夫人,生了一位小兒子。和很多帝王一樣,頭曼此時就犯糊塗了,想廢掉冒頓,轉而立這位夫人的兒子為太子。公開廢掉冒頓恐怕會惹起爭議,於是頭曼想了一個法子,頭曼把太子冒頓送去了月氏當人質。

秦末漢初匈奴冒頓為奪單于之位不惜殘忍先殺愛妻後殺親爹

送本國非常重要的人去另外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做人質是一個弱國通常的做法。不過強國也經常這樣做,比如後來的秦始皇贏政就曾在趙國做過人質,並在那時與同在趙國做人質的燕國太子丹做了好朋友。此後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荊軻刺秦“,據說就是因為太子丹不滿贏政不念舊情而組織的一次刺殺活動。

但是頭曼送冒頓去月氏並不是為了要與月氏結盟,而是意圖藉此殺掉冒頓。冒頓做了人質以後,頭曼就率領軍隊去攻打月氏。月氏自然不幹了,打算殺掉冒頓。自然,欲借月氏之手幹掉冒頓正是頭曼本意。

但冒頓也並非是個傻瓜,任人宰割。他偷了一匹寶馬趁亂逃回了匈奴。

秦末漢初匈奴冒頓為奪單于之位不惜殘忍先殺愛妻後殺親爹

冒頓的這一次歸來,並沒有讓頭曼惱姜成怒,因為前面講過,匈奴是個崇尚英雄的民族,冒頓反而激發起了頭曼的愛才之心。頭曼不僅沒有殺冒頓,反而讓他做了騎兵統帥。

頭曼不殺冒頓,不代表冒頓對頭曼不記恨在心。冒頓兵權在手,開始了漫長的復仇計劃。

冒頓不僅勇悍,而且是個小發明家。他發明了一種會發聲的箭,他稱之為“鳴鏑”,然後,冒頓開始嚴格訓練他的騎兵部隊,併發布了一條命令: “我的鳴鏑射到哪裡,你們也要射到那裡,如果有不遵從命令的,斬無赦。”

首先,冒頓帶領他的騎兵去打獵。史書雖然沒有記載當時的情況如何,但從冒頓此人的行為作風來看,我們可以這麼設想一下當時的情況,冒頓打獵的時候,他的嗚滴並沒有射到獵物上,而是故意射到了一位撿拾獵物的奴隸身上。有的騎兵不忍心射,冒頓就馬上處死了他們。

秦末漢初匈奴冒頓為奪單于之位不惜殘忍先殺愛妻後殺親爹

接著,冒領牽出自己的寶馬出來,然後對著寶馬射出了自己的箭。當然,這次又有一批人不敢射,冒頓就又馬上處死了他們。

再接著,冒頓讓自己的愛妻出門郊遊,冒領對自己的愛妻又突施冷箭,自然,這次又有一批入不敢射,冒領仍然馬上處死了他們。

然後,冒頓把頭曼的寶馬牽出來射,這一次,所有的手下人都知道厲害了,全部出箭。冒頓知道,復仇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秦末漢初匈奴冒頓為奪單于之位不惜殘忍先殺愛妻後殺親爹

最後,冒頓就等最佳時機了。一天,頭曼打算出去狩獵,冒頓跟著出門。在這次獵會上,冒頓逮到機會,對頭曼射了一箭,隨著鳴鏑這一聲響,冒頓手下騎兵一齊發箭射向了頭曼,頭曼立馬變成了一隻刺猖。

冒頓繼而自立為單于。冒頓絕對是個言行合一、言出必踐的人,做事手段也極端殘忍,十分有領袖風範。冒頓的愛妻在冒頓奪位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很可憐的角色。冒頓把“愛”完全當成了他用來測試部下忠心的工具。他的妻子則成了他實施野心的工具,可憐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