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管”楼院终于干净了 兰州城关区耿家庄社区老旧小区整改见成效

“三不管”楼院终于干净了 兰州城关区耿家庄社区老旧小区整改见成效

自行车停放整齐 李沛珂 摄

原标题:“三不管”楼院终于干净了 耿家庄社区老旧小区整改见成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沛珂

在我市的老旧小区中,城关区耿家庄社区是问题较多的一个社区。在今年的老旧小区整改工作中,该社区通过不懈努力,让社区内各个小区和楼院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居民营造了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宜居生活环境,并逐步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取得明显的整改成效。

不抛弃不放弃“三不管”楼院终于干净了

城关区耿家庄社区45-48号虽然地处中心城区,但这里都是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砖混结构的老楼,其中还有一些破旧的平房,这是一个标准的“三不管”楼院。整治前,院子里堆放着楼上居民抛弃的废旧家具、烂花盆、烂木板,还有居民乱搭乱建的煤窝棚,自行车、共享单车、三轮车在院子的角落里到处都是,还有一个简易的水冲式厕所,上面搭建着乱七八糟的彩条布,院子里一块少有的公共区域,几辆车胡乱地停靠在一起,因为没有规范的停车区域,这里也常常成为车主们因为停车而引发矛盾吵架的地方。

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院子里堆放的破旧家具被环卫局清理了,乱搭建的煤窝棚也被拆除了。院子里很多坑坑洼洼破损的地方用水泥修补平整,整个院子看上去整洁多了。“以前院子的墙角处都是私搭乱建的煤窝棚,现在不烧煤了,我们就地进行了清理。”耿家庄社区副书记董艺林告诉记者,该楼院是“三不管”小区,没物业、没看门人,很多原住居民都将房子出售或者租给了外来人口,老旧楼院整治难度比较大。因为这里有平房区,之前的住户冬天还烧煤生炉子,现在社区用电暖气换煤炭换木柴的方式,把电暖气送到居民家中,把煤炭和木柴收走,但是之前留下的煤仓子还存在,社区对煤仓进行清理以后,给居民们开辟了一块晒太阳休闲的宽阔场地。

建设公共晾晒点老小区晒出文明新面貌

耿家庄社区190号,是一处老旧院落,曾经也是个“三不管”楼院。院内也存在乱搭乱建,楼道乱贴乱画现象,如今经过整改,院落面貌大为改善。尤其是在空地上集中安装公共晾衣架,设立文明宣传栏,标明了“公共晾晒区”字样。以前在这一类的老旧小区晾衣难一直都是个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没地方晾衣晒被,有的居民便自己拉起晾衣绳,这些晾衣绳纵横交错,衣服被子挂得到处都是,有些居民甚至把衣服、被子晾在小区电线杆上,不但影响小区美观,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这种集中晾晒点的设置,既能保持小区环境的整洁,又满足了居民晾晒衣物的需求,做到了便民利民,彰显了文明城市的内涵,受到了居民一致欢迎。

董艺林说:“当时确定设立便民晾晒点后,社区又对晾晒点的位置、晾晒架的规格做了反复的推敲和设计。既要考虑到采光,又要防止顽皮的小孩把晾衣架当成单杠,排除安全隐患。此外,我们还要设立宣传栏,既能引导居民文明晾晒,还要达到宣传目的。”

居民们也表示:文明创建贴近生活,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以前在绿化带上晒衣服、被子,现在终于有地方晒了。社区规划公共晾晒点、安装公共晾衣架不仅仅是一种便民服务,更是文明的“标杆”,文明创建需要人人参与,共同维护,文明晾晒更要晒出“文明”,改变将文明“晾”在一边的现象。

设置自行车停放区彻底杜绝乱停乱放

在耿家庄社区的各个小区楼院的墙角处都能见到新设的自行车停放区,记者看到所有的共享单车和私人单车都规规矩矩地停在线内,并由附近值班的保安就近进行整理摆放,既保证停放方便,又不影响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为实现长效化的管理,社区还发动党员和居民骨干,开展日常性志愿巡查和引导,现场劝导乱停放单车的使用者,现在自行车乱扔乱放的现象完全不见了。小区居民刘文章说:“以前由于这块没有人管理,所以有些人用完共享单车后就随便扔在小区路边,本来我们这里就特别狭小,自行车乱停乱放以后,看起来混乱,而且影响居民行走,现在这种现象不见了。”

“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下一步,我们将会学习借鉴其他社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我们社区内小区的整改工作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董艺林如是说。她表示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积极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城市形象,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创造出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的社区管理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