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剛說《奇葩說》新一季沒什麼熱度,週末就被啪啪打臉。

引發這輪熱度的,是脫口秀藝人李誕。李誕不是第一次參加《奇葩說》,之前是嘉賓,這一季成了導師。

這一期導師下場辯論的辯題是,博物館著火,救小貓還是救名畫。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李誕出場之前,黃執中帶領的“救畫派”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李誕講完,反超對方41票。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我身邊很多朋友,把微博上這段視頻刷了七八遍,面膜都笑掉了。週末一邊抱緊雙十一的購物車,一邊在家惡補了這季的《奇葩說》。

我可能先知先覺一點,支撐我看完上季《奇葩說》的,就是李誕。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真的,生活已經太苦太累了,尤其像我們這種中年社畜。父母、配偶、領導、客戶、孩子以及孩子的老師,隨便拉一個出來,都能把我們教訓得一愣一愣。

好不容易等夜深人靜看個綜藝,再被咣咣教訓一頓,那得有多自虐啊。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綜藝的本質是休閒、放鬆,度個思想的假、偷個身體的懶,順便看個熱鬧,積累一點談資;至於蕩起思考的小船,是不必強求的意外驚喜。

“新褲子”的彭磊吐槽李誕是網生藝人,一停電就沒了。

其實李誕為綜藝而生。他從頭到腳、從裡而外所散發出的能夠消解一切嚴肅話題的氣質,是普通人生活中的可樂。

李誕最出圈的兩句話,一句是他至今微博的置頂: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另外一句是他在《宇宙超度指南》裡寫的:只要思考對了問題,人人都容易得抑鬱症。

▲這本書的封面被評為“宇宙最醜”,我盡力找了一個最好看的角度,沒辦法,還是醜,李誕本誕沒錯了

有網友調侃:“李誕是想開了的許知遠”。

兩個人都有才華,底色都是憂鬱,還有那麼點文藝。這層憂鬱,在李誕的小說裡,更明顯,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他的小說集《冷場》。

然而這兩人的外在,走向了相反的極端。

許知遠的語境是:人生難道真的這麼淺薄嗎?開心的一生,根本不值得過。

李誕永遠在答,人生就是這麼淺薄,開心點吧朋友,怎麼過都是一輩子。

《十三邀》採訪李誕那一期,許知遠的挫敗感特別強。工作人員說:“許老師長時間坐在那兒不說話。”他無法接受自己一個又一個嚴肅的話題,全部被李誕以“娛樂至死”的態度給消解掉了。

如果說許知遠是理想主義的老派文藝青年,李誕就是精緻利己的時代小青年。

生於1976年的許知遠,崇尚的是

“個體肩負歷史的使命”,而生於1989年的李誕,一再強調,你管好自己,就是為人民服務。

李誕不相信理想、奉獻、付出,他對人性的本質抱持悲觀,尤其對於“以犧牲什麼,而去成就什麼”這事兒,懷有深刻的警惕與質疑。

上一季《奇葩說》,談到員工要不要熱愛工作,李誕說他面試的時候從不問這個問題。

“你能把我交給你的活好好做好拉倒,管你愛不愛呢。”

傳統教育告訴我們,人要有理想、有熱愛,凡事要長遠,要知道人生的意義;然而,當我們這樣去生活的時候,才發現計劃沒有變化快,大家拼盡全力,也不過是個普通人。

於是,我們活在挫敗之中,理想有多豐滿,現實就有多骨感;當初有多熱愛,如今就有多失望。

當李誕跳出來,告訴我們,普通的人生裡,不需要有太多深刻的東西,我們能把流於表面的自己活好,已經是平淡生活中的英雄主義了。

這時候,太多緊繃的神經忽然鬆了,大家在夜深人靜中,長吁一口氣。

是啊,人間不值得,不值得什麼?不值得你這麼不開心

生於60年代的高曉松和許巍,一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打動了很多人。

但這句深情的歌詞,放在準90後李誕(李誕1989年10月生)這兒是不成立的。他寧願把眼前的苟且當成遠方的田野,安安心心在路邊攤上喝著小酒,就是他的詩與遠方。

跟梁文道對談,李誕說:“我還是挺想做廢物的,但做廢物需要很高的天賦,我們這些普通人就會不好意思,做著做著就不好意思了,所以我們只能好好活著。

李誕身上所呈現出的一切,都在消解我們所接受的傳統教育。

我總記得初中的時候,我爸最喜歡跟我談理想。

我那時候沒有理想,只有想法。

就覺得上學太煩了,作業太多了,能去麥田裡抓個青蛙我就很開心,但我不得不對我爸說,我要考最好的大學,當最牛的醫生。

“如果你沒有理想,不能用遠大的目標去激勵自己,就會變成廢物。”這是傳統教育一直強調的。它讓我們活得特別謹慎、緊繃甚至虛偽。

如果早一點明白,普通人成為廢物,需要極高的天賦,我們可能真就什麼都不怕了:多大點事兒啊,好好活著唄。

“人為什麼而活”,這個哲學終極問題,在許知遠那兒可以寫萬字論文,到了李誕這兒,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回答——因為隨便去死是不對的。

我們的時代,需要許老師這種認真思考,同時提倡他人努力思考的精英人群,但對於年輕人來說,李誕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更加輕鬆有效的生活態度:開心就好;躺平任嘲。

哲學的問題,留給哲學家;

普通人的義務是,在普通的日子裡,放射淺薄的光芒。

生活是個渣渣,你嚴肅起來,它要把你錘服,你插科打諢,它只能把你睡服。

悲觀是最極致的樂觀;而理想主義,是藏得最深的悲觀。當一個人足夠悲觀的時候,生活反倒拿他無可奈何。

李誕寫過一首詩《天有不得不亮的理由》,其中有一句我印象極深:再互相憎恨的人,也得睡在同一個夜裡。

每次看到這句,我都想笑。

最後,來說說李誕的辯論首秀。

把這一段放在最後,羊哥是有私心的。好怕你們看了視頻笑出豬叫,沒力氣看文章了〜

看李誕脫口秀式的辯論

在辯論方面,黃執中的優點很明顯,就是利用自己強大的邏輯能力,將淺薄的問題深刻化;而李誕擅長的,正是消解一切嚴肅與深刻。

反駁和拆解黃執中的觀點,李誕用了三板斧。

一是救貓,畫不虧。

為什麼?因為藝術品的最大價值是成為傳奇,故事越多,藝術品的價值越高。

最終活在大家心裡,是藝術品最好的歸宿。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其次,救貓,人不虧。

李誕說自己是一個自私的人,他不願意為了救一幅不能帶回家的畫,而揹負天天夢見“炭烤小貓”的痛苦。況且,救畫的壯舉很快就會被人們遺忘,救下來的貓,卻可以與自己共同生活,每天提醒:你是一個好人。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第三,如果不能尊重微小生命的價值,任何拯救世界的宏願都是扯蛋。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正是這些為了所謂宏偉的事業,為了一些遠大的目標,去不計後果地犧牲別人,犧牲別的小貓的人,頻頻地讓我們這個世界陷入大火。

這句話讓你想到了什麼?是戰爭;是為了自己的名利,犧牲家人的所謂的職場模範;是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的遠大理想主義者……

往往,遠大的理想只是某些人犧牲他人,追求個人成功的一塊遮羞布。

李誕的深刻,不在於拔高什麼,讓你去追求自己無法企及的深度與廣度,而是總有辦法告訴你,你這樣也挺好,你所有的自私、缺點、卑微都有其合理之處,甚至從某種意義上,它們是高尚的。

按照心理學“改變即接納”原則,人只有接納自己,才能慢慢活成更好的自己,李誕的消極背後,是更符合人性的積極。

要說李誕這個男人,長得是真有點一言難盡。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普通人長成這樣,恐怕得有心理陰影,但他似乎完全沒有,或者說,他已經完全學會了與自己的弱點和睦相處。

於是他的醜,就成了他的優點。

想想如果是肖戰在臺上說“炭烤小貓”有多違合?

長得好看的人,安安靜靜站在那兒,就好;長得醜的人,才要“多作怪”。

艾小羊:李誕終於下場辯論了,做個淺薄的人,有多開心

沈騰把一張校草臉折騰成了中年大叔,賈玲在發胖的路上永不回頭,顏值,從來都是諧星的敵人,馬麗和閆妮一開始走時尚路線,她們離自己的角色就遠了。

也許上帝為每個人都安排了一條最好的路,問題僅僅在於,我們能不能看到並且安於自己的那條路,踏踏實實而又迷迷糊糊地走下去。

p.s.“為了自己的開心”,這個小目標,願你我都能完成。今天的“在看”,是開心味的,點點看。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