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有句話說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這句話放在交易中也很合適:心有多大,行情就有多大。大多數投資者容易被事物表象所迷惑,看不清事物本質。他們每天追求確定性,追求暴利,追求傳說中的聖盃,然後,迷失在交易利益的得失之中,無法悟透一道坎:取捨

優秀的交易系統,必然包含取捨

取與舍,很重要。只取不捨,市場不會給你存活的機會;只舍不取,你自己會斷絕自己的生路。一個健康、具有正向預期收益的交易系統,必然包含取捨之道。比如,想獲取暴利,必然要在某些方面捨去一些東西,暴利的前提可能需要重倉持有,如此你就不能如同輕倉交易般安全。所以,你捨去的是安全。相反,你若取安全,那麼你就需要低倉位來進行交易,你捨去的,就是短時間實現暴利。若你喜歡落袋為安,在有一定盈利的前提下,主動平掉倉位,你便心安理得,能拒絕利潤回撤帶來的痛苦,而你捨去的便是未來繼續盈利的可能性。相反,若你選擇承受回撤,你有可能取得更多的利潤,你的捨得也是心安理得。你選日內,放棄隔夜,那你便是取低風險,取隔夜安全,但是你舍掉了大週期的一系列好處,比如,你的規模會受限制等。性格、特點不同,對事物的關注點也不同,於是市場上誕生了各種各樣的交易方式。然而,大多數投資者所選擇的交易方式,將貪婪的本性展現無遺:既要低風險,又要高收益;既想抄到底,又想在高位出場;既想拿趨勢,又不願意承受波動。

所以,在各種利益的誘惑下,大家都在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期望找到一種完美的交易方法。可不幸的是,這恰好是市場最大的謊言。

大多數人迷失在利潤的誘惑裡

商品市場急速下跌後,大幅度反彈。持有商品的空單,在行情急跌的過程中,有了很大的浮盈,但最後的結果是回吐了大部分的利潤。相反,由於當時下跌太猛,採用程序化交易的朋友進行了主動性平倉,即採用手動方法,終止了權益的波動,放棄了尊重系統,留取了絕大部分的利潤。誰對誰錯,沒有定論。但是很明顯,我們都有所取捨。我取的,是對系統的絕對尊重;捨去的,是資金曲線的平滑,我願意承受資金曲線的回撤。他取的,是確定的利潤,捨去的,是對系統的絕對尊重。

從這次的結果來看,可能他是對的,因為他的利潤遠高於我,但是,在未來的某個階段,他可能因此而受到懲罰,因為他的思維裡夾雜了一些主觀上對極端行情不確定性的恐懼。他急切地想終止權益的波動,那麼,在未來某一波更大的行情出現時,他更沒有勇氣去持倉到最後。他的承受能力,他對趨勢行情的容納程度,會受到這一次干預系統的結果影響而變小,那麼,將週期放大來看,他做出的選擇未必優於我。

思維的一致性

這裡涉及一個問題:思維的一致性。也是開頭那句話給我的提示:心有多大,行情就有多大。我是做趨勢的,當趨勢出現的時候,我必然要相信趨勢會持續下去。當回撤的時候,我必然要有一定的承受力度,如果我無法承受一定幅度的回撤,那麼,我必然無法抓到大的趨勢行情。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們只看到,如果我不去承受回撤,那麼我的資金曲線會站在高位,利潤會可觀。可問題在於,思維是有一致性的,我如果不去承受這次回撤,那麼我在曲線剛有起色的時候,就會主動平掉倉位,從而使曲線失去以後大幅度上揚的機會。一些交易員,喜歡在某個大幅度下跌的時候買入。其實,使用這種交易方法的人,他對市場的理解偏向“框架”。他更願意相信市場各個的價格均有一定的界限。那麼,他的思維一致性導致的結果就是他永遠無法“拿住”大行情。即使他抄到了底,他也容易失去手中的頭寸。因為在他的思維模式裡,對行情有“底”的判斷,也必然有“頂”的預期。他沒有趨勢型交易員的承受能力,也註定無法取得趨勢帶來的利益。

​​很多人認為均線是很簡單的東西,不值得學習。但是我要告訴你:“你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你並沒有瞭解技術分析的本質”。在技術分析中,往往越簡單的東西越可靠,因為這些經典的分析方法存在已久,並且在多年的實戰中得到了廣泛的驗證,如果這種方法沒用的話,那麼它就不會流傳至今。你在運用中如果用錯了的話,那麼只能說明你在運用和理解的深度上存在問題,之所以導致錯誤是因為你並沒有真正理解它,更沒有真正掌握它。

均線的不同使用方法

1、上多下空

均線的第一種的用法是上多下空,當K線上穿均線時開多,當K線下穿均線時開空。這是均線最基本的用法,同樣也是基本不賺錢的用法。如果你還在用這種簡單的方法實盤操作的話,那就要當心啦。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2、上多下空的進階(均線+結構)

交易經驗比較豐富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單根K線突破均線是非常不穩定的,往往很多時候只是假突破,並且在均線的運用中我們重點看的是均線的角度而不是均線是否被突破,所以可見第一種方法並不靠譜。

那該怎麼辦呢?只看均線不靠譜那我們就加上結構試試!什麼是結構?結構就是N型,N型是所有形態的分解,他可以組成所有的反轉形態。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我們看下均線+結構的結合運用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相比第一種單純用單K突破均線就買入進場的方法,均線+結構雙突破的方法可以過濾很多假突破的情況,適當提高勝率,但是總體來說仍然不是很好的方法。如果你有不錯的基本面選股基礎,那可能可以靠這個賺錢。但如果你只是技術面炒股,那賺錢仍然很難。

3、回踩均線買入法

前兩種方法做的都是趨勢的拐點,而第三種方法做的是趨勢成型之後回撤結束趨勢重啟時入場,相對來說這種方法做的人應該最多,但是由於沒有止損觀念和入場時機選擇不恰當,用這方法賺錢的人也只是少數。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均線的使用方法大致可以歸為以上三種,但是真正能夠穩定盈利的辦法並不是這其中之一,而是這三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均線八大形態

1.多頭排列

均線的短中長三種類型可單獨使用,也可多條同時使用。綜合觀察長、中、短期移動平均線,可以判研市場的多重傾向。說到均線,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叫均線的多頭排列。短期均線在最上面,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最下面,並且三條均線同時向上移動的排列形態即為多頭排列,這是非常典型的買進信號,在多頭排列的強烈支撐之下,價格會大幅上漲。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2.黃金交叉

兩條不同時間週期的均線的交叉關係,如果時間週期較短的均線自下而上的穿過時間週期較長的均線,並且交叉之後同時向上運行,即可形成黃金交叉。這也是比較典型的買進信號,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會有點難度,因此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時間週期越長的均線形成的黃金交叉可信度越高。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3.向上爬坡

短期、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上,沿著一定角度同長期均線一起向上運行,意味著後市上漲勢頭還在繼續,但往往這種形態很容易被忽略。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4.逐浪上升型

短期、中期均線沿著長期均線的上升軌跡呈波浪向上運行,意味著價格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雖然中間會有小幅下跌,但空方沒有持續能力,多方佔據優勢。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5.空頭排列

三根均線同時以圓弧狀向下運行,且從上到下時間越來越短,一般來說,一旦均線形成空頭排列,尤其是經歷過一段大幅上漲後的空頭排列,意味著價格將會繼續下跌。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6.死亡交叉

一根時間較短的均線向下穿過一根時間較長的均線,並且兩根均線同時向下進行,典型做空形態,與黃金交叉有著相同的特點。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7.死亡谷

K線圖中,當上升的均線系統整體發生逆轉的時候,就會形成死亡谷,短期均線向下穿過中/長期均線,中期均線向下穿過長期均線,形成一個頭衝下的不規則三角形或者叫扇形區域。如果死亡谷出現在價格大幅上漲之後,代表著接下來會有個極大地下降空間。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8.逐浪下降型

與逐浪上升相對應,逐浪下降指的是短期均線與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的壓制下,呈現出波浪形向下運行的態勢,與逐浪上升具有相同的特點,整體下跌趨勢。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135均線之海豚嘴戰法

135均線簡介

135均線戰法即13日線均線、34日均線、55日均線組合系統的簡稱。135均線的參數設定與傳統的均線的默認設定不一樣。

神奇之處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為什麼135均線這麼神奇呢?為什麼選擇13、34、55三個數呢?

這是因為這三個數出自“菲波那切數列”。13、21、34、55之間都是0.618的關係,13與34之間是0.382的關係。大家知道0.618是空間上的黃金分割點,是自然中“客觀存在的”普遍規律,所以我們用13、34、55在做為均線的參數,這樣均線與均線的間隔就是空間的“黃金分割點”。

二、海豚嘴選股法

海豚嘴選股法是135均線使用方法的一種。海豚嘴選股法,就是使用135均線尋找“中線”級別的三浪上漲。用一句話概況“海豚嘴”選股法就是:在“首次”確認多頭後的回踩是買入機會。

海豚嘴出現之前的均線運動規律:

1、K線站上13均線。

2、帶量K線站上55天線,55均線向上。

3、13均線、34均線、55均線成多頭排列,發散向上。

這是海豚嘴出現的必要條件。

隨後股價下破13均線,這時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回調至34均線不破,買入。第二種是回調55天均線不破,買入。

這兩種情況都要注意:回調均線時34、55均線的斜率,只要不出現減速的現象便可以大膽買入。

如圖:兩個例子都是2017.7.18回踩55均線,為什麼後期的漲幅不一樣呢?主要是55均線的“斜率”。

1、剛剛走平的未來漲幅較小。

2、已經向上傾斜的未來漲幅較大。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具體到34均線出現海豚嘴還是到55均線出現海豚嘴,這是有前期的趨勢決定的,如果前期是一波下跌趨勢,則可能回調55均線左右,因為回調55均線是二浪的回調。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如果前期已經確認是上升趨勢了,回調是上升趨勢中的回調,這時常常回調到34均線一般是4浪的調整,如果此時回調55均線則回調幅度過深,有可能發生不創新高,其後轉勢。

滬深第一牛散豪言:我僅用135均線,吃透所有利潤,從小散到中產

三、買入法則

1、可以回踩到34均線在開始買入,當13天均線與34均線靠近後,不死叉便可以再次加倉。如果13天均線死叉34均線後便可以止損。

2、股價在55均線左右止跌開始介入,站上13均線可以加倉。

其中最主要的是:回踩均線時34、55均線的“斜率”。如果在34或者55均線附近出現標誌K線並且配合標誌量站上中線組為佳.


你的交易系統必須匹配你的交易心理

真正賺錢的高手不是因為趨勢判斷對、智慧高,多數是因為知道自己該什麼時候重倉,押注多大倉位而能保持理智。

交易心理非常重要。交易者,反觀內心的過程都有一個從低緯度談標的,中維度談邏輯,過渡到高緯度談交易心理的過程。漫長、升維、痛苦。如同佛教修行,若不得法,可能千次過門而不入。交易心理需要反觀人性和你的內心。

無論從人性本惡還是本善談交易心理,都無法繞過對人性心理的認識。交易員也是人。最初,我對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簡單說就是人就是一張白紙,善與惡,好與壞,理智與衝動取決於後天成長的環境。

人性談不上善還是惡,善與惡、理智與衝動都是後天養成。這個邏輯體系不完善。經歷兩次調整過程:一是認識到人類天賦差異很大,人本身基因決定了很多天賦,智商和情商,人天生是要分層的,產生階級和貧富分化;第二是認識到人性中性論是錯誤的。

“近代神經學通過實驗研究已經證明。人類的大腦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潛意識區域。比如人的快感、恐懼、緊張等潛意識行為,受大腦的下丘腦部分控制;另一部分是人類的有意識行為,比如理性、邏輯、研究、學習、社交、工作等,受人類大腦皮質部分控制。而這兩部分的活躍度互相抑制。

當我們面臨危險,本能行為佔主導時,由於大腦下丘腦部分過於活躍,大腦皮質受到抑制,我們就容易衝動,從而失去理性。”這一段話是很讓人震動的,因為他顛覆了我很久前對人性邏輯的認識。為什麼呢?我看看這個醫學的進步本質上說明了什麼:

爭奪資源是人性的本能。在發現新的星球之前,人類資源是高度稀缺的,人類的生存史就是一個爭奪資源的歷史。所以下丘腦部分是人類長期發展出來的本能區和潛意識區。爭奪資源是人類的基因遺傳,是一種本能。各位有孩子的看官,如果有心,可以觀察一下小孩子。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很自私的,搶這搶那,只考慮我而不考慮他人,這是人的本能和本性。因為那時候他還沒有理性思考,所有一切都是慾望驅動,要生存。

人類發展到現階段,還是超越不了這個最大的本能,就是爭奪資源和生存。本能是一種自私。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要爭奪。孩子最有代表性,因為孩子還不會偽裝。

理性是人類後天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力,是有限能力,在緊急狀態下讓位於本能。由大腦皮層支配理性思維是一種高級思維,他必須在本能區感到安全的情況下才發揮作用。這是人之所以為人高貴之處。

醫學實驗已經證明,看官自己可能也有這種生活體驗,當人處於緊急、危險或者複雜情況下,大腦血液會湧向下垂體,本能和潛意識會主導人的意識,人就會被動物本性所驅使,大腦皮層受到壓抑,理性思維喪失。下垂體的本能區的情感包括的包含短視,急功近利和自私等。大腦皮層的理性區的情感包括理性、遠見、犧牲和自律等。下垂體部分是先天的,遺傳的,本能的,強大的。理性區是人類後天的,脆弱的,需要反覆磨練的。這意味著:一是在緊急時刻,人是不理智的。而且本性如此;二是要保持高貴的人性,請讓下垂體區放鬆警惕,為他建立防火牆。

這個發現也意味著,以往的人性觀是錯誤的,人的成長的過程是從惡向善轉變的過程。而不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塗鴉。

交易心理的本質上是什麼,我們需要怎麼做交易心理的本質是艱難的磨練自己的人性,讓自己不受強大的下垂體區控制,減少衝動、短視和急功近利;努力的訓練自己的大腦皮層,讓理性區域更強大,發達。多數交易者並不缺少智慧。

很多人聰明敏銳,但是缺乏對人性本能系統的清醒認識,不知道自己內心對慾望的承受力,錯誤的建立了超過自己心理承受水平的倉位和敞口,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當人處於壓力狀態,大腦就會潛意識所驅使,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短視。大腦皮層被壓抑,理性受壓,失控,會做出愚蠢或者不理智決策,容易因為患得患失而成為韭菜。所以,倉位管理永遠處於第一位重要。真正賺錢的高手不是因為趨勢判斷對,智慧高。多數是因為知道自己該什麼時候重倉,押注多大倉位而能保持理智。

當人的意欲完全平息冷卻,智力才能完美工作,才能清晰客觀。怎麼做?首先,訓練你的理性思維能力練心和學習知識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心如一個容器。越練越大。當你內心更從容,必然可承受更大的壓力,面對更大的挑戰,處理好更高層次的事情。你對倉位和投資的管理能力也就升上去了。

宗教,本質上是一門練心的學問。據我有限的瞭解,基督教和佛教都有通往這條路的法門。翻翻這些書,是有幫助的。基督是通過寬恕和懺悔實現;佛教是通過修煉實現。佛教更通往東方人的心。可以多說一點。佛中說其實心只在你心心念念所繫的事情上。心心念唸的積聚,形成業力,業力所在,正是心識所在。佛教稱之為“行緣識”。

修煉的過程叫做定。也叫“三摩地”。有定功夫的人,可以把不欲之外在職務。修行的過程是從自律開始,以無所求告終。自律是“戒”,無所求是“慧”,中間是“定”。早在婆羅門教的時代,就流行這種方法了。此為小乘之法。

大乘之法不是斷煩惱,而是求覺悟。在求覺悟的漫漫路途中,煩惱甚至是增長的。地下的草根,是千頃百頃連在一起的。因此,大乘修行更為漫長。佛教與交易心理之不同在於,佛從根本上否定有主宰,有能夠決定一切的力量,修行的目標不是“無所不能”,而是“無所求”、“無所得”,而交易是有所求的。佛與交易的終極相同在於交易所求者亦為解放內心,所求者終為無所求。

強者的陷阱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抗爭和競爭的基礎上,如征服自然,戰勝各種艱難障礙,與困難搏鬥。這種意識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內。很多精英來到證券市場是帶著這種強烈的精英心理意識的。這樣的人很多遭受失敗,而且比一般人的失敗更徹底。這是因為這些人都有一個很強烈的自我,他們不相信自己會失敗,也非常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失敗。他們以往的成功使他們的個性變得很堅硬,所以當市場變得對他們不利的時候,他們不懂得屈服和退讓,而是採用抗爭的態度,直到被摧毀。

在人性中有這樣一個幾乎是最頑固的傾向,那就是捍衛自己的觀點和不情願承認自己在判斷上出現的失誤。所以一個人不管自己是對是錯,都會把自己的態度堅持到底。因為那個觀點是自己的觀點,所以他捍衛的不是真理,而是他的自我。這是一個很大的強者陷阱。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黃逸辰(C60015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源源不斷,讓你暢遊股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