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就變得非常便宜?

一路走來2008


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為什麼變的很便宜,答案很現實,因為美元,因為我們的商品不具備唯一性,賣貴了人家不要,這是一個買家的市場,而不是賣家的市場,不是人家非買不行,而是我們不得不賣。

美元的世界地位給美國開了方便之門

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是世界商品為什麼要低價進入美國市場的主要原因,因為世界各國都需要美元。比如說我們從日本、德國汽車、從法國進口葡萄酒、從巴西進口農產品、從中東進口石油等,我們用什麼去支付,用人民幣嗎,人家不認,只有美元,所以,我們要融入世界貿易體系,就需要美元。美元從那裡來,自然是美國,先要用商品去和美國交易,獲得美元,然後再去進口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美國市場對世界各國來說都是買方市場,是買家佔主動權的市場,溢價方面自然是買家的話語權更大。

商品的科技含量低,不具備唯一性

我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大多是中低瑞製造業商品,技術水平較低的產品,比如服裝、玩具、家電等,不具備唯一性,我國可以生產,其它國家也可以生產,這樣就產生了競爭,價低者才能獲得市場。不像美國的芯片、系統等,科技含量高,我不賣你就用不到,幾乎不存在競爭,處於壟斷地位,價格就是自己說了算,要麼你不用,你要用就按我開的價來。最現實的例子,手機界裡的安卓系統,佔到80%的份額,如果限制我國使用,國內智能手機界恐怕要退一大步,這就是科技含量之間的差距。

總結:美元的世界地位決定了美國市場是一個買方市場,買家的話語權高;另一方面,我國出品的商品科技含量低,我們可以生產,其它國家也可以生產;最後,我們要想快速發展離不開美元,因此,我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非常便宜。


淡淡禪風


據我所知,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只有香菸、白酒在美國市場反而比中國便宜😊。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對名煙名酒徵收的稅率比較高,以限制社會奢靡之風。

中國其他的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都比中國國內要貴,中間的鉅額利潤讓美國的進口商、零售商賺走了。美國政府揣著明白裝糊塗,盯著中國人賺的那幾個辛苦錢說事,簡直是豬八戒耍武術,倒打一耙。


標準的70後


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價格便宜?不便宜。企業是不做虧本生意的,而是國內價格太高了。電視廣告看了就明白,央視購物,上海電視臺紅木傢俱原價六七十萬最後十萬。茅臺酒二千多還買不到其它酒跟著一起漲就一瓶醬油也要十八元,促銷價七元捌。其他產品可想而知,壟斷行業。豬內,先由磚家提出農民養豬不環保,禁。然後非洲病,最大型養豬場提價,市場漲價。產品成為商品過度包裝,進入市場進場費,商場房租,哈哈全為房產作貢獻了。


丁大大999


為什麼有些中國產品在美國賣的便宜?

這個確實如此,很多商品,在國內反而比在美國便宜,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品牌問題

中國過去很長時間都在走代工路線,出口的產品沒有品牌,因為做品牌時間長,而且也不擅長在美國做營銷,建立渠道,這都是很難的。所以國內的廠商通常都是和國外的渠道商合作,做OEM貼牌,典型的就是服裝家電鞋帽之類的產品。

所以,在製造業,中國還是在產業鏈的低端,而美國因為品牌,供應鏈,所以站在產業鏈頂端。

第二,接受度的問題

舉個例子,白酒,茅臺在國內可是無人能敵的大牌吧,但是在美國的售價比國內要低很多,非常便宜,以至於有些人從美國買茅臺到國內賣都能賺錢。

但是,老乾媽,在美國的售價可比在國內要高。

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老乾媽容易被美國人接受,但是白酒卻很難,白酒更具文化屬性,還是國人是主力,但是老乾媽卻成功的美國化了,畢竟在吃辣方面,美國人也不比中國人差太多。但是白酒呢,人家都喝洋酒哦,這口味差太多了。

第三,因為美國一直以來都是最大的消費國,有很強的議價能力

雖然有數據顯示中國的消費總量已經超過美國,但是要論人均,美國確實是最厲害的。這個超強的消費能力就是最強的競爭力,而人家之所以敢消費,甚至超前消費,就是因為美國全球老大的地位,以及美元的霸權---還不了錢?那就發國債。

綜上所述,中國製造雖然規模很大但其實並不強,還有很長的路走,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絕對不能把製造業給丟了。


趙冰峰財經


很多人不知道,美國實體店在和電商鬥法之前就和兩個巨無霸鬥過兩次:電視購物,電話購物。

特別是電視購物曾經非常威脅實體店。不管是電視購物還是電話購物核心就是倉庫加銷售。導致實體店非常被動。

這種情況下,美國實體店也開創了壓縮代理商的方法。以一臺電視機為例。出廠假設200人民幣,然後通過經銷商,國家代理,省代理,市代理,商場,到客戶手上。每層加碼500元,賣價最少要2700元。而美國則由超市直接和廠商談判。出廠——倉庫——超市,這樣就把價格打了下來。老乾媽出口也一樣,直接和老乾媽談,然後就到了美國倉庫。中間基本上很少有經銷商。

而我們中國為了養活大量的就業,對於代理模式還是非常支持的。所以我們基本上到手都是5手貨了!

這就是中國價格反而不如美國價格的原因!目前中國大家電日子不好過,與電商的崛起有很大的關係!


鬥天鬥地鬥自己


我認為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為了出口換匯,有可能低於成本價出口了,出口企業可以從出口退稅上得到政府的補貼,那麼問題來了,政府不是賠錢了嗎?看我的分析,換回來的外匯可以用於進口其它的國外產品,然後加價賣給國內的消費者,不但可以彌補出口退稅的補貼,還可以大賺一筆,我們人多勞動成本低,同時消費者多,所以出口的民用品在國外價格低廉,而我們進口的商品卻比國外價格高很多,特別是汽車等貴的物品。所以國外的消費者享受的低價格產品,最後還是我們國內的消費者承擔了差價。這一點可以從勞動力者的收入和消費支出來對比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


Noah637


外國產品進入美國都要考慮被美國審查傾銷行為。

眾所周知美國是金融立國,製造業佔比很低,生活日常用品幾乎都得進口,在中國之前美國則是全球第一大市場,他有著絕對價格談判權,就像外國科技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必須合資分享技術是一樣的道理。

錢不能讓你們都一杆子賺走。還有一個就是美國進口關稅不是很高,美國人都是花明天的錢,稅收過高老百姓沒辦法接受。購買產品的時候都是當時算稅,國外廠商也沒有交了稅東西賣不出去的尷尬。



時光觀國際


出口退稅降低了企業納稅成本。變相補貼了外國人。

出口產品銷售環節簡單,銷售環節少降低了銷售成本。(包括減少了回扣和姦商巧取豪奪的成本)

海洋運輸比起陸路運輸是最便宜的運輸,減少了物流成本。

有的國有企業為賺市場在作賠本生意,比如,賣給國外的油比國內的便宜得多,比國際市場也便宜,實際是在虧錢賺吆喝。

綜上所述,難道還不明白嗎?!


用戶54206075420


出口創匯的取消運費,國內現貨加收運費,大洋無收費站,國內有收費站,就比出口的貴。


用戶2678943784593


有很多現象我們無法解釋。什麼有些東西?幾乎是所有東西,我們出口美國的,美國便宜國內貴,我們進口美國的,美國便宜中國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