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中国当代艺术“F4”所指的是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四人,他们曾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红极一时的拍卖价格神话缔造者。

2005年,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艺术市场也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F4呈现出惊人的市场竞争力,占据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半壁江山。早早就在国际拍卖中达到千万人民币的价格。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左起: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

然而市场迅速的膨胀导致巨大的价格泡沫。2011年中国当代艺术行情的下滑,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的纷纷流拍,F4的价格也随之一落千丈。有业内专家指出,以“F4”为代表的部分脸谱化中国当代艺术品已走到边缘。

随着市场调整,以刘小东、刘野、刘炜、曾梵志为代表的新一代F4代替了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四人在拍卖市场中的地位。随之,70、80后新鲜艺术家血液也进入到拍卖行的角逐中。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在这样的状态下,曾经的F4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

如今的他们在做什么?

张晓刚:

最近三年张晓刚展览活动比较密集,尤其是2018年,有四个个展。其中“张晓刚2008-2018”和“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双展同期开幕。

湖北美术馆“张晓刚2008-2018”,或可被定义为张晓刚这十年小结。在市场崩盘后,张晓刚开始沉淀,告别《血缘:大家庭》的辉煌,寻找新的创作轨迹。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张晓刚

在其近十年的创作中,主要的作品包括《失忆与记忆》、《描述》、《里与外》这三个系列,以及一些雕塑作品。

《里与外》这个系列是通过空间来表达人生存的环境和缺失的心理,继续探讨自我和社会的复杂关系。其中,《里与外》系列里有一个分支《绿墙》,是继《血缘:大家庭》之后近年来在拍场中表现较为不错的一个系列。《绿墙》所要表达的是一个被观念化的生存空间。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张晓刚《绿墙-婴儿房》

2003年以后的主要系列是《失忆与记忆》。这个系列跟记忆有关、跟当下社会快速发展有关,它不光是一个回忆,实际上表达的是你面临的选择和快速发展的现代人的心理所产生的问题。它是困惑中人的一种状态,是面对过去的生活物品时当下人的一种精神状态。

另外还有个《描述》系列。《描述》系列表达公共媒体和个人书写之间的关系,将两个内容上没有关系的东西放在一起对比,形成反差的画面。

在最新的创作里,张晓刚又对材料的运用作出突破。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对画面元素进行了“减法”的同时又有所增加。在张晓刚看来“增加”的元素起到的是“减法”的作用。他希望打破习惯的构图。2015年的他主要是靠画面中图像元素的重组来实现,而当下,他选择用材料的方式,利用绳子、纸等更多元的材料,重新拼贴,组合形成新的画面。

张晓刚近十年的创作历程,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化的缩影。张晓刚2008年至今的最新作品,折射出期间的时代痕迹。

在“艺+综合指数” 中(该指数为雅昌指数出具衡量艺术家在艺术市场历年活跃度的参考工具),张晓刚的拍名还是非常靠前,仅次于靳尚谊和崔如琢。能看到张晓刚在2017、2018年的表现较为活跃,这或将可以看作是艺术家拍卖价值回暖的预示。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张晓刚“艺+综合指数”

目前,《血缘:大家庭》之后新题材的作品最贵拍卖价格尚未过千万,最高价为2017年北京匡时秋拍中拍出920万人民币的《里与外——大坝》。结合2000至2019春季张晓刚个人拍卖成交表现来看,2011年之后其市场未有明显回暖迹象,因此近两年的市场活跃或将带来一波市场小行情出现。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张晓刚《里与外——大坝》,2008年作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张晓刚个人拍卖成交表现

岳敏君:

“笑脸人”是岳敏君最为代表的符号,也让其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一路走来,也因为创作的单一性,在金融危机之后一度备受质疑。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岳敏君

相对于张晓刚,岳敏君近来的创作未有太多的突破。他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确定要创作多个系列让自己的艺术复杂起来,然而对于“笑脸人”的创作依然会是贯穿其创作的一条主线。

近年来,岳敏君将这一形象蔓延到雕塑和版画领域里。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他重复画着“笑脸人”,想表现的是丧失信仰、没有任何价值支撑的这一代人。与其说“大笑”是掩饰内心的空虚,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的释放。

但对此观点,市场似乎并不买单。在“艺+综合指数”中,岳敏君的表现又一次出现下滑的态势。从2008年至今,该指数起伏波动较大,这也验证了市场对其争议一直存在。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岳敏君“艺+综合指数”

而从个人拍卖成交表现来看,岳敏君的成交浮动规律性的呈现出下滑趋势。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岳敏君个人拍卖成交表现

方力钧:

方力钧比岳敏君成名还早,甚至岳敏君的创作还受到其影响。自从栗宪庭为方力均的画贴上了“玩世现实主义”的标签,方力均的名字就与“光头泼皮”联系在了一起,而这一形象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经典的语言符号。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方力钧

方力钧的创作改变,早在2008年市场巅峰时期就已经在发生。当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之一的他被邀请到上海美术馆做个展,但他并没有选择以“光头泼皮”的形象示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出现的婴儿形象。婴儿的形象代表了人的概念的原点,也就是生命是原点。

而在近期的展览中,我们也看到方力钧有在将“光头泼皮”的形象做延续。从方力钧的油画作品,到雕塑呈现。这不简单是经典符号的媒介转移,同时展现了艺术家旺盛的创作生命力。这些雕塑以黄金重裹来反映当代人的金玉其外的普遍状态。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北京SKP“艺术橱窗大家系列”

方力钧创作的多元性和多变性确保了在2011年市场高峰过后,其作品价格未受到太大影响。从拍卖成交作品来看,方力钧的高价作品结构也更为多元,并非全部集中于“泼皮”形象,且除去《1998.08.30》这件作品以1064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外,并未有过千万价格的作品出现。

而从个人拍卖表现来看,当前的成交额处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这样的表现或许是基于当前的市场热度更偏爱年轻艺术家,因而转移了关注度。从“艺+综合指数”来看,短期虽然呈现下滑,但从长周期角度观察,走势呈现出规律的上涨态势。因此,方力钧可以说是一位稳健型的市场参与选手。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方力均个人拍卖成交表现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方力均“艺+综合指数”

王广义:

王广义身上的标签是“政治波普”,但他所希望传达的是“乌托邦”、“波普”、“个人神学”的元素。

在《大批判》系列火了之后,他意识到危机,开始采取较为保守的渐进方式进行艺术创新。2000年前后,他开始创作了一批被黄专称为“唯物主义神学”的非架上作品,包括《唯物主义时代》《基础教育》等;2007年诞生了《冷战美学》系列;2011年创作了包括《最后的晚餐》在内的“新宗教系列”,这些都试图告诉外界另一个王广义的存在。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王广义

在今年的个展“王广义——通俗人类学研究”中,王广义结合了宗教、政治、科学的概念。虽然画面完全没了《大批判》系列的影子,创作媒介也从油画转变至摄影,但是其传达的观念仍然保持初衷。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王广义《通俗人类学研究—种族与分析(系列:无系列作品)》,2018,摄影

从“艺+综合指数”来看,2014至2018年,王广义的市场活跃度表现较为平稳。而从个人拍卖表现来看,并未非常理想,这或许是因为市场对其新作品尚未完全接受,仍有待市场考察。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王广义“艺+综合指数”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王广义个人拍卖成交表现

期待价值回归

我们观察到不少藏家与拍卖机构依旧看好这一批曾被市场打压下去的老一辈当代艺术家。

周大为就在不久前接受《艺术市场通讯》采访时表示,“好好回归探索我们中国本土的优质艺术家。尤其是那些以前暴涨过的,学术价值很高,现在却很低迷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些年很多人在买西方的东西,反而把中国艺术家给忽略了。”

同样是在前不久,在苏富比香港秋拍上海预展现场,苏富比亚洲区副董事、当代艺术部专家博里斯告诉我们,“我认为与艺术家所关联的时代语境,是进行收藏选择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点。例如,美国的波普艺术是1960年代巨变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写照。如果你用类似的视角反观中国,会发现这些作品(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见证了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文化及政治思潮演变时期之一,因此作品本身的重要性也难以磨灭。”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张晓刚《大家庭16号(血缘系列)》,2019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拍作品

尽管现在F4的价格已经不再成为市场万众瞩目的中心,但他们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文化价值始终具有其代表性。而这将会成为他们价值回归的基点。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岳敏君《风筝》,2019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拍作品

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F4”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