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華的晉城一中學霸,“天賦”曝光

考上清華的晉城一中學霸,“天賦”曝光

考上清華的晉城一中學霸,“天賦”曝光

王瑞奇

原晉城一中617班,班主任梁明亮。

2019年高考以68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錄取。

全省理科第十一名

考上清華的晉城一中學霸,“天賦”曝光

高考成績683分

考上清華的晉城一中學霸,“天賦”曝光

我在一中的“三節課”

一中,是一所競爭壓力很大的中學。

一中,也是一所富有人情味的中學。

在此,儘管競爭壓力很大,但老師們都很貼心,同學們也總是可以苦中作樂。

1

初入一中,便領會到了高中生活的勞累與不易。軍訓生活的七天曝曬,給了我們這些初生牛犢一層全新的黑皮膚,也給了這群懵懂的高中生一個下馬威。

初中時,一群天之驕子賣弄著自己所謂的天賦,未嘗真正地發奮努力,卻頂著優等生的光環,舒舒服服地度過了三年。

我啊,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曾經的我,有著規律的作息,與8小時充足睡眠。那時的我,根本不能明白為何上課時會有人睡覺,為何高中生整日哭喊著生活令人崩潰。

“畢竟啊,剛上高中總不會比中考衝刺還累吧?”

“高中哪有那麼累,一群老學長想嚇嚇學弟學妹罷了。”

果然,像我這樣的初中生還是太天真了啊。

這也是我高中以來所學的第一課——永遠不要隨便立flag。

剛開學時,滿懷自負,心中充滿了不明來路的傲氣。在上了一段時間課後,我才明白,我並不特殊,我只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個。而曾經所自恃的過人天賦,也不過是為了安慰不思努力的自己罷了。

高中哪裡論什麼天賦?只不過是比誰更努力啊!

每天早晨渾渾噩噩度過的早自習,為我那慘淡的語文成績埋下了伏筆,也敲定了我高一上半學期可憐的詞彙量。

難道這些詞彙,那些詩句,都是可以直接用天賦得到的嗎?

更何況,身邊一群同齡的優秀青年,不乏大腦靈活,學習能力傑出的高手。倘若你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又有什麼資本贏過他們?

考上清華的晉城一中學霸,“天賦”曝光

2

努力——是我高中所學到的第二課。

還記得當時初學高中物理時,被金考卷上一個個謎一樣的受力分析弄得暈頭轉向,時常耗費整整一個上午去做一份卷子的十二道選擇題,最後收穫到勉強過五成的尷尬正確率。化學同樣也不是什麼親民的學科,高一上時,化學可是一度作為平均分最低的高難度學科的。一心學理的學生,都被這門刁鑽的科目整整折磨了半年。生物,在當時是一門高不成低不就的科目,四十道選擇題(精選教材上邊邊角角知識點),難度波動極大的解答題,讓我這個基礎不很紮實的學生失去了安全感。

儘管當時理科難度巨大,我還是選了理科,這或許是出於興趣吧。

作為一名純粹的理科男,我從小就對數學一類的問題感興趣。而且,政治這個科目中充斥的背誦確實讓我頭疼,這也正是我放棄文科的決定性因素。

高中三年,我也確實沒為我的選擇後悔。

選擇理科後,升高三前在一中度過的日子,是充實而富有挑戰的。一方面,你會因為不斷學習新知而開闊視野;另一方面,你也會因為局部知識難度提升而感到棘手。在這樣一個知識體系尚未定型的階段,穩固基礎顯得尤為重要。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及時搞懂,針對老師的課程內容做同步練習,不然的話,你的高三生活將舉步維艱。(萬千學長的血淚教訓)

就我個人而言,我高一高二兩年算是不知不覺地流走了。而那一次一次成績波動,恰恰鑄就了一個合格高三生處變不驚的品格。

高三實在是漫長的一年,可能是由於工作量太大,也有可能是因為基本全年無休。二十四次調研考試,把我們這群畏懼考試的小白變成了一幫不折不扣的“老油子”。

高二學期末,由於化學成績的大幅退步,我每天都要給化學老師交一份卷。這項活動,起初是被迫,後來就成了自發。要問為什麼我會想主動給老師交額外的作業,原因可能就是每一個準高三學生都擁有的對美好未來的渴望吧。

那個暑假,因為我還不錯的綜合成績,我佔著學校的名額,參加了清華暑期學校。除去整整一天的考試,剩下的基本全是體驗校園文化的娛樂活動了。在這裡,我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度過了愉快而涼爽的一週。

考上清華的晉城一中學霸,“天賦”曝光

3

我高中學到的第三課,也許就是敢於夢想吧。

自夏令營之後,我的心底便埋下了一個清華夢。而我整個高三的奮鬥,都是為了將這個夢變為現實。

8月時,乘著參加夏令營積攢的鬥志,我曾埋頭苦讀過一段時間。那時,生活反覆單調,但絕不無聊。每日刷題反反覆覆,但正是在這反覆的練習中,我見證了自己的進步與成長。

我原本是個數學基礎挺好的人,但在高一高二卻始終得不到理想的數學成績。因為還不錯的綜合成績,我的數學漏洞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但經過8月份一整本45套(不是廣告)的磨練後,數學真正變成了我的優勢科目。我高三一年的數學成績,始終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

進步的背後,可能就是飽受人們詬病的題海戰術吧。也許,你有更好的更高效的學習方法,你對普通的刷題不屑一顧,這樣的話我不推薦你題海戰術。但更多的人,並沒有什麼系統科學的學習計劃,整日看似努力,卻在虛度光陰。這時,我就會給你推薦刷題戰術了。

畢竟,做題總比不做題強啊。

大多數偽裝成蔑視題海戰術的“聰明人”,只是為了逃避刷題的辛苦吧。

對於我這種知識基礎良好,卻沒有較高熟練度的學生,刷題顯然是幫了我大忙。自那之後,我的數學基本沒有下過140分,成績也一直穩定在年級前三名。在我看來,只要善於運用題海戰術,每一位高中生都會從中受益。

剛開學的那段日子還是十分愜意的,每隔兩三天都會有不同的學科競賽舉辦。對於高三生來說,競賽顯然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原本的意義。忙碌的高三生活,基本沒有假期供你調劑心情。但競賽,由於其異地舉辦的特性,意味著兩天的珍貴假期。當然,競賽永遠還是給有準備的人舉辦的,倘若你只是想要假期,大可不必花這幾百塊冤枉錢去買罪受。再者,永遠不要視競賽為捷徑,在如今的政策之下,除非自己有濃厚興趣或是非凡天賦,就不要死命磕在競賽上了。若以功利性的眼光去看競賽,那遠不如老老實實參加高考。

在學科競賽相繼結束後,生活又變得緊張勞累了起來。在查缺補漏的一輪複習時期,多去找找老師問題還是很有必要的。試想一下,晚自習時頂著吹著熱風的電風扇,你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那道題,這時你可能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了。但若你此時放下包袱,主動去找老師探討,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效果。與其花重金去校外補課,不如找自己的老師實在。

一輪複習結束後,就進入了無休止的刷題環節。二輪複習極其短促,還穿插著大量考試與作業。三輪複習更是名存實亡,被無盡的試卷所填滿。而這極大的作業量,直到高考結束,才徹底消失。

貫穿著高三一年的,是二十四次調研考試。時常有人埋怨自己波動不定的成績,有人會因為經常算錯一些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題目而苦惱。其實高考就是對細節的考驗,我們必須有追求極致的精神。而高中三年的苦練,就是為了突破我們的上限,是對自我極致的追求。

也許,現在掙扎於題海之中的你並沒有體會到那細微的改變。但畢業之後,你一定不會再埋怨那堆積如山的作業,而是會感謝之前發奮努力的自己。

請記住,你懂了多少隻是決定的上限,而你練了多少才會決定你的下限。沒有人會想把命運交給未知,也沒有人會甘願為自己曾經的懶散而後悔。所以,趁著時間還不晚,請抓緊時間努力,度過一個無悔的高中。

最後,祝母校越辦越好,祝每一位同學高考都取得理想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