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並非是壞事,想讓自卑成為成功的源動力,家長著重這3點

孩子自卑並非是壞事,想讓自卑成為成功的源動力,家長著重這3點

我家女兒每天放學後都會向我講述學校裡發生的各種趣事,今天女兒放學回來後便告訴我:媽媽,我們班裡有個“怪人”,他不喜歡跟同學們一起玩耍,每次都是一個人,身邊連個朋友都沒有!後來我在班級媽媽交流群裡才得知,這個小男孩原來在幼兒園的時候是個挺開朗樂觀的孩子,但自從上了小學後性格就變得內向、不願與人交流,而且還十分敏感,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一個表情都可能使他難過好長時間。

為此男孩的媽媽也感到深深地擔憂,畢竟誰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每天快快樂樂的成長,這樣的自卑心理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但其實自卑對孩子來說並非一件壞事,世界上沒有人不自卑,只是自卑感的強弱不同而已。

孩子自卑並非是壞事,想讓自卑成為成功的源動力,家長著重這3點

人人都有自卑的權利,只要不陷入自卑的惡性循環中,並將自卑感轉變成奔向卓越的源動力,對孩子來說自卑也是份財富。

一、生活中會有哪些因素造就孩子的“自卑”

1、以“他人之境”來審視不完美的自己

心理學家庫利曾說過:“對每個人來說,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可以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看清真正的自我。”但你永遠不知道在別人眼中你有多少個版本,因為每個人的思維、看法、生活環境的不同,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即便你做的再好,也會有人雞蛋裡挑骨頭說出你的不是。所以為了擺脫別人眼中不完美的自己,你就會越來越關注自己的不完美,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

由於孩子的認知水平不高,當別人說自己哪裡不好時,孩子就會信以為真,尤其是父母經常拿自家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家孩子的優點相比較時,孩子就會感覺自己確實不如別人家得孩子,慢慢的自卑心越來越重。

孩子自卑並非是壞事,想讓自卑成為成功的源動力,家長著重這3點

2、不和諧的生活環境

父母情緒不穩定,每天都處於爭吵之中,長期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幼小的心靈就會受到刺激,就會形成錯誤的婚姻觀、家庭觀、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長期處於被壓抑的地位,孩子因此就會變得自卑、懦弱,甚至不願與人溝通交流,在社交方面舉步維艱。

3、過度溺愛的家庭

如今二胎政策開放,但不少家庭依舊是421模式,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個孩子,這樣的家庭中往往孩子一直處於最高的地位,享受著來自全家人的寵愛,把孩子放在溫室內細心呵護著,捨不得孩子經歷半點風吹雨打,但寵愛過度就會變成溺愛。

在溫室裡成長的孩子,一旦離開家人的庇護,就會不知所措,無法正常適應社會,融入社會,一旦遭受挫折,心理防線就會被徹底擊垮,內心就會不斷的被自卑充斥著。

孩子自卑並非是壞事,想讓自卑成為成功的源動力,家長著重這3點

其實在影響孩子自卑的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還是家人對孩子的評價,因為家人與孩子的關係最為親密,若家人都輕易斷言孩子不會有任何成就和改變,那麼孩子就會很輕易放棄自己,孩子的負面行為就會變的更加嚴重。不少家長都會認為自卑的孩子,未來也不會有多大的前途,殊不知自卑有時候也是件好事,它可以激發孩子內在的潛力,助力孩子到達成功的彼岸。

二、自卑並非是件壞事,自卑極有可能會成為孩子走向成功的源動力

想必大家對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並不陌生,俞敏洪的勵志故事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自卑並非是件壞事,它可以把一個人的潛力激發出來,並且成為飛向成功的源動力。

俞敏洪從小生活在貧窮落後的農村,按照當時的政策,一家只能有一人上高中,所以俞敏洪就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姐姐,自己便開始了農村生活,幾年後俞敏洪想嘗試考大學,於是“半路出家”的他開始自學,結果第一年就落榜了,俞敏洪又接著考,依舊沒能如願,但俞敏洪並沒放棄,終於在第三年考上了北京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

在農村老家人眼中俞敏洪是個“天之驕子”,但俞敏洪來到大學後才發現自己無論是在學習上、文藝上、體育上,甚至在談戀愛上都比別人差太多,原來在農村時,身邊都是質樸農民的孩子,但到了北大,身邊的同學不是局長的孩子,就是教授的孩子,他們就算一輩子什麼都不做,也比自己的所擁有的東西多,所以俞敏洪就更加自卑。

俞敏洪在北京生活工作了10年,這10年間他一直都是處於自卑、不自信的狀態,但後來俞敏洪意識到只有把自卑轉變成自己奮進的源動力,這樣才能真正克服自卑,於是俞敏洪開始創業,經過多年努力把新東方發展成國內一線綜合性教育集團。

孩子自卑並非是壞事,想讓自卑成為成功的源動力,家長著重這3點

俞敏洪的事蹟告訴我們不要只看到自卑對自己的負面影響,要用矛盾發展的眼光看到它積極的一面,並把這種潛力發揮出來,成為改變自己的源動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但這種自卑的轉換離不開父母的鼓勵和支持,否則很容易陷入自卑的沼澤,越陷越深。家長怎樣做才可以幫助孩子進行積極的自卑轉化呢?

三、面對自卑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幫助其走向卓越呢?

1、幫助孩子見證突破,鼓勵自我肯定

孩子自卑總是由某些方面的原因導致的,有的孩子因為身高自卑、有的因為學習成績差自卑、有的因為語言障礙不擅長與他人溝通而自卑。家長要找到影響孩子自卑的因素,問清孩子到底覺得自己哪裡不如別人,從而對症下藥、陪孩子一起見證改變,並不斷鼓勵肯定孩子,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比如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並且定期進行測試,和孩子一起見證一點一點的成績改變。不斷肯定鼓勵孩子,把自卑轉化成的學習的動力。

孩子自卑並非是壞事,想讓自卑成為成功的源動力,家長著重這3點

2、讓孩子學會合作

合作是人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徑,而自卑的孩子不擅長與人打交道,不喜歡人多的地方,而合作就能幫助孩子克服這些自卑心理,良好的合作從家庭開始,父母可以以身作則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到合作中來。

例如鼓勵孩子幫助自己在廚房打下手,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一道菜;與孩子合作完成一個畫作;鼓勵孩子與弟弟妹妹共同收拾玩具;主動創造孩子與別人溝通交流的機會等等 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學會合作的好時機。

3、鼓勵孩子幫助他人,發現自身價值

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在工作中幫助同事度過難關時,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業績時,這些都會讓你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價值的。所以一個不為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和幫助的人,很難體會到自我價值感,沒有自我價值感的人很難發展出內在的自信,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自卑、懦弱。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幫孩子創設一些這樣的鍛鍊機會,比如讓孩子幫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幫家裡打掃衛生、為福利院的兒童帶去溫暖等等這些都可以讓孩子感到自己有“被利用”的價值,從而慢慢意識到自己的價值並承認自己的能力,最終走出自卑的陰影。

孩子自卑並非是壞事,想讓自卑成為成功的源動力,家長著重這3點

自卑並非壞事,要想自卑轉化成積極的源動力,少不了家長的鼓勵和支持。對孩子來說可怕的不是自卑,而是沒有面對並克服自卑的勇氣,家長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陪伴、支持,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轉化”的催化劑,能幫助孩子儘早走出自卑的陰霾,從而通往成功的大門。

今日互動話題:你認為自卑是好還是壞?你家孩子是否也有自卑的表現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與莓果媽媽一起探討!讓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