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破”难题 方便快捷“促”登记——朔州市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综述

不动产登记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不动产登记工作实现信息集成共享、“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三项具体要求,积极践行国家不动产登记工作“以民为本、尊重历史、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能办则办、先行登记、并行完善、方便快捷”的工作原则,着力解决当前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锐意改革,主动担当,不断为全市不动产市场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努力开创朔州不动产工作的新局面。

2019年1-11月份市区不动产登记办件量达到12737件,同比增长217.54%。其中,发放证书6611件、增长37.5%,发放证明6126件、增长485.1%。特别是在全省第一家启动了“智慧不动产”项目,一体推进不动产工作,极大地压减了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促进了信息共享,在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加速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19年8月14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市建设银行并由市建设银行投资1300万元在全省第一家启动了“智慧不动产”项目——朔州智慧房管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该项目的运行进一步规范了登记流程,为企业和群众依法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以民为本“破”难题 方便快捷“促”登记——朔州市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综述

朔州市智慧不动产第一本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面世

“智慧不动产”系统集测绘、交易、不动产登记、物业、住房保障于一体,并延伸至行业房产监管、服务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系统建设长效机制。平台从最初谋划部署,到具体推动实施、建设运营,都始终把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手段贯穿其中,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相统一,既体现了系统资源配置的高效协同,也切实解决了一系列长期制约朔州不动产工作的实际问题,其运行使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五化”,即服务便利化、交易市场化、管理规范化、风控智能化、登记档案电子化。

目前,“智慧不动产”平台上线运行的有7个子系统,分别为:从业主体管理服务系统、测绘成果服务系统、商品房交易服务系统、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存量房交易服务系统、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系统、统计分析及异动监测系统。这7个子系统具备项目申报、测绘成果申报、预售方案申报、预售许可证发放、预售商品房网签备案、预售商品房交易资金监管、存量房网签备案、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房产交易信息监测等功能。

特别是平台把房地产开发项目立项申报、预售、合同签订、合同备案、资金监管、不动产预告、预抵押、初始登记、分户登记、转移登记等流程合为一体,不再重复收取资料,可以在系统里面直接提取。在信息服务上,新建的智慧不动产平台实行智能化管理,增加了房地产交易从业主体相关信息、房产测绘成果数据、预售“五证”信息、总平面图、各项规划指标、实景指标、实景图测、配套图、样板间式样、户型等基础信息。特别是通过楼盘表系统,公示可售、非可售、是否签约、是否备案、有无现售、有无查封及抵押、建筑面积、销售价格等房屋状况,购房人对楼盘信息一目了然,避免了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一房多售等违法违规问题出现,有效地控制房价,保障交易安全。在将来的拓展工作中,平台可以实现楼盘全景化、立体化三维展示,群众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全景体验,然后到楼盘实地查看选择。而在购房过程中,购房人无需来回跑多个部门和进行多次签字,可以在售楼部直接进行合同签订和备案。

此外,平台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等系统实现全程电子化监管;对新建商品房资金监管,按照工程进度监管建筑成本,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对资金拨付采用直接拨付第三方账户的方法,确保施工队,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并在统计分析及异动监测系统、数字房管执法监察系统上实现智能化控制,建立了全面动态的房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等信息档案,并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实现机构人员信息全覆盖、信用信息全纪录、动态监管全公开,对于依法经营、信用良好的“红名单”企业和人员,依法减少审核环节,建议提高信用等级,并予以正面宣传,让其办业务更方便、社会上受尊重。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黑名单”企业和人员,完成整改前不得办理合同网签业务,建议降低信用等级,并及时予以曝光,避免群众损失,形成有力震慑,构建起了诚实守信的良好信用环境。

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现“一站式服务”

“以前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需要几个窗口来回跑十多次,现在只需要现场面签缴税跑一次,半天就可拿到证。”市民纷纷为设置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窗口”点赞。

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开展以来,始终致力于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目标,本着“方便、高效、优质”的原则,通过积极沟通协调,建立了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税务等业务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在政务服务中心、朔城区便民服务中心、平鲁区政务服务中心都设立了不动产登记窗口,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单位和群众可以直接到上述窗口申请办理。同时,为了方便办事群众少跑腿,在各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窗口”,把房管交易、税务、登记三个环节整合成一个窗口同步办公,实行内部流转,并联审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不动产过户“只进一个门”“只排一次队”“只提交一次资料”。

针对过去提供资料繁琐、流程较长、环节较多等实际问题,精简了不必要的申请资料,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环节和手续,多数业务由原来的三审制,缩减至两审制甚至一审办结,市区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查封、解封、注销登记及时办结,抵押、换证登记不超3个工作日,其他一般登记不超5个工作日。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着手开展了更多特色便民服务:开展了不动产登记业务电子审签服务,取消了对纸质资料的审签环节,窗口一经受理,适时推送跟进,极大地减少了办事时限。相关不动产登记业务实行分步受理,在办理不动产转移、抵押等登记时,当出现双方当事人不能同时到场的情况时,对业务进行提前预约时间,分步办理登记。在各大银行开设了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网点,工商银行已在5月28日开始办理业务,中国银行、蒙银村镇银行专线也已经开通。对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再精简再压缩,取消抵押登记《主债权合同》和《抵押合同》,简化为一张结构数据表,即《主债权合同及抵押合同表》。取消重复收件,为避免申请不动产抵押登记时反复提交金融机构营业执照、金融许可证、单位法人代表身份证原件等共性材料,实行年度备案制度,每年备案一次,材料年内发生变化,由金融机构及时提交新材料备案。抵押注销登记取消提供还款证明,改为抵押权人单方申请注销,提交《不动产权抵押注销申明》。推行“交房、交证”试点,以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积极推出新建楼盘“交房即交证”业务,切实让群众感受便利,增强获得感。

特别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还为行动不便或有特殊情况的群众提供上门入户服务,充分利用周六、日等节假日深入到小区为群众进行错时服务,抽调专人深入企业进行批量受理。而且针对办事群众反映的由于房地不一致、规划用地不统一、改变土地用途、超容积率、用地手续不完善等历史问题出现的“办证难”情况,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先后召开了16次专题分析会,7次深入老旧小区现场解决问题,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不动产登记疑难解答专栏等,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得到了相关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分批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有房无证”成为历史,市区不动产登记工作覆盖率达到全市91%。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速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2019年5月28日,我市首家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网点揭牌仪式在工商银行朔州市支行举行。

在银行开设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网点是充分利用银行的市场化网点布局,实现抵押登记的全新办理模式,是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六最”营商环境要求的具体实践,是全面体现国家不动产登记工作原则的具体措施。办事企业和群众在申请登记业务时,由银行人员通过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应用系统直接收件,并将登记信息及附件线上传送至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利用“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只需一键即可进入受理审核环节。审核结束后,不动产登记证明可以在银行设置的自助打印机上直接打印出来,实现了市域全覆盖和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申请,线下审核,让群众感受到了“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真实性,切实增强了办事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感和幸福感。

事实上,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现房地产交易登记一体化,我市在2019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撤销了市房产管理局,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楼盘表的建立和管理、新建商品房、預售许可和现售备案、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预售资金监管、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房产抵押管理、房屋租赁管理、房屋面积管理、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信息平合建设、政策性住房产权与上市交易管理、领导干部房产信息核查工作等房地产交易及经营等职能划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市房产交易中心归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从而进一步理顺了机构职责、提高了政府效能。

党政机构改革完成后,我市围绕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一目标,在不动产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法治化、规范化运行。围绕房地产交易从业主体管理,先后完善了从业主体备案、信用管理,建立“红黑”名单制度,把失信企业拒之门外;围绕房地产交易资金监管,制定了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办法,有效避免了资金挪用,保障了交易双方资金安全。围绕不动产交易登记分离,制定了全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规范,让从业主体有章可循,让房地产交易市场更加公平正义。

进一步加强信息建设,积极构建公开化、透明化的市场体系。在完成“互联网+抵押登记”、电子审签、自助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了智慧不动产信息平台,实现了房地产交易市场主体、商品房预售、房屋转让公开化、透明化管理。

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努力提供便捷化、精准化服务。服务企业水平是工作作风的体现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实行资料内部流转,并联审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最多跑一次”。为压缩办理时限,我们精简了各类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无谓证明,减少审核、备案等各种繁琐环节,由原来的“三审制”压缩至两审甚至一审制,实现了查封注销及时办、抵押登记三个工作日、转移登记及其他一般登记五个工作日,提前达到了国务院和省定要求。

审批程序越来越简,监管能力越来越强,服务水平越来越高,随着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必将推动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