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日军望而心叹!李如松率大明铁骑纵横碧蹄馆,斩杀日将40人

大明万历二十一年,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万历皇帝朱翊钧安排李如松提督保定、山东、蓟辽驻军入朝参战实在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他完美的继承了大明辽东第一名将李成梁的血脉,他的血液、骨髓甚至是灵魂中都浸透了战斗的基因,由他来对付日本侵略者毫无疑问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20000日军望而心叹!李如松率大明铁骑纵横碧蹄馆,斩杀日将40人

一、战前背景

平壤大捷刚刚过去,李如松仅仅付出了790人的代价便攻陷了朝鲜第一坚城平壤,同时歼灭了9000余名日军,如此辉煌的战果使得日本的太阁丰臣秀吉在暴怒之中充满了恐惧,他终于看清了他一直念念不忘想要征服的大明朝拥有着怎样恐怖的力量!

但是,丰臣秀吉毕竟是丰臣秀吉,这个日本的枭雄绝不会仅仅因为一次惨痛的失败而放弃自己的野心。他向入朝侵略军一线指挥官小西行长授意: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远超朝鲜本土部队,对明军作战需要一改往昔猛冲猛打的方式,转而采用诱敌深入战术歼灭其有生力量。

而明朝方面,由于不久之前才平定了宁夏哱拜之乱(也是万历三大征之一),国家的整体经济负担已经很沉重了,故而在李如松平壤大捷之后,国内希望尽快结束朝鲜战争的呼声很高。而李如松本人亦希望趁着日军溃败迅速光复王京(首尔)。

正是大明于日本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使得接下来发生了万历朝鲜战争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围剿与反围剿拉锯战”。

这次战役的地点,在碧蹄馆!

20000日军望而心叹!李如松率大明铁骑纵横碧蹄馆,斩杀日将40人

二、不经意的开始

李如松希望能够尽快挥师南下,同时考虑到日军在平壤遭遇重创,短期内南线难有重兵集结,于是安排副总兵查大受、高彦伯率领五百游骑兵南下侦查王京与开城一线适合大军开进的道路。

然而就在查大受率领侦查部队到达碧蹄馆这个位置的时候,却突然间遭遇到了日军将领加藤光泰、前野长康派出的侦查部队,这支部队只有百余人的规模。双方随即开始了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李如松的部队基本上算是大明朝最能打的,同等规模的正面交锋日军很快就败下阵来,而查大受此刻仗着自己麾下都是骑兵,二话不说带着人马就追,意图进一步扩大战果。但是查大受却没有想到,自己这样一追,就再也停不下来来了……

20000日军望而心叹!李如松率大明铁骑纵横碧蹄馆,斩杀日将40人

三、失去控制的拉锯战

由于查大受在追击过程中接连取得战果,于是将获胜情况一一所作战报回报平壤的李如松,自己则带着部队一路向南继续扩大战果。而李如松在接到查大受的战报之后,眼见他连战连捷便没有太过担心,只是为了防止意外,他亲自带了4000铁骑前去接应。接下来大戏便拉开了帷幕:

一是双方都在玩“添油战术”。查大受先是击溃了加藤光泰的部队,接下来日军部将森下钓云带着百余人上来阻击,同样又被查大受打败。这样一来,日军开始对查大受这股明军重视起来,一方面安排立花宗茂率领3000余人在碧蹄馆南面的砺石岭设伏,一方面又派遣十时连久等人率领着700余士卒引诱查大受继续追击。

明军一边,查大受此刻已经有些打疯了!明代武将晋升最直接的途径便是获取军功,所以在查大受眼里这些跳动的东洋矮子就是他未来的锦绣前程。他接下来又接连击败了十时连久、小野镇幸等人,斩首日军130多人。而且查大受也是个爱招事儿的,他不光自己带着部队追,而且还伙同后续跟上来的李宁、祖承训、孙守廉等明军将领一起追击,而明军的规模也扩大到了3000人上下。

20000日军望而心叹!李如松率大明铁骑纵横碧蹄馆,斩杀日将40人

二是“雪球越滚越大”谁也停不下来。原本立花宗茂的3000日军准备要伏击查大受的五百人,但是现在明军的规模突然增加到了3000人,这下子他当然吃不下了,不仅吃不下还把自己的牙给崩了。

当立花宗茂的部队突然从两翼向明军发起突击的时候,明军仅仅只是出现了短暂的慌乱,然后迅速的逐次抵抗、有序撤退,使得追击的日军战线逐渐拉长;紧接着在查大受等人的策动之下,突然回头一个反击,顿时将日军打得大败,十时连久、小野镇幸等人相继阵亡,就连立花宗茂也深受重伤。

不过事情还没完,实际上……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当查大受和立花宗茂交锋的时候,日军的高级将领黑田长政(太阁立志传中黑田官兵卫的儿子)带着5000日军赶了过来,而后面还有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康率领的20000人,再后面还有小西行长本队20000人……

这下好了,事情彻底大发了!

三是关键时刻,李如松到了!五万日军向着查大受等人的部队张开了血盆大口,他们气势汹汹的围上来想要把这股明军一口吞下去。正在这个时候,李如松带领着几十骑亲卫赶到了查大受的军中。有些人天生就是在关键时刻解决关键问题的关键人物,很明显李如松就是这样的人!

此刻李如松的4000人本队还远远的拖在后面,在后援到来之前,他只能依靠查大受这3000明军对抗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日本人!

20000日军望而心叹!李如松率大明铁骑纵横碧蹄馆,斩杀日将40人

四、绝境求生,绝地反击!

局面已经完全失控,现在到达战场的日军人数已经超过明军的三倍,原先头脑发热的查大受等人此刻也已经吓得面如土色。而这个时候,李如松却开始了他传奇般的表演:

一是不退反进,硬撼敌阵。面对着三倍以上的敌人,李如松没有逃跑,相反他选择了进攻!是的,向三倍于自己的敌人发起了冲锋!敌人的包围已经基本形成,逃跑是没有出路的,相反向敌人发起反冲锋却能够打乱对方的节奏,从而为自己搏出一线生机!

这一次反冲锋收到了奇效,李如松直接打在了日军兵力最为薄弱的环节,防守的日军将领栗屋景雄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明铁骑踩着麾下士卒的尸体冲了出去。

二是深陷泥潭,下马步战。然而这一次李如松的运气似乎用完了,他的部队刚刚杀出包围圈,却在慌不择路之下闯进了一片泥泞的水田里,士卒的战马纷纷陷入泥泞之中,根本动不了。这下坏了!如此关键的时刻,偏偏明军骑兵最强的机动性能被限制住了。

关键时刻,李如松当机立断,命令全军:下马步战!

当断则断,如此的果决,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不愧是名将风范。在李如松的指挥下,明军虽然下马步战但却依旧保持着严谨的阵型且战且退丝毫不乱。然而危急还没有结束,因为日军的大队人马到了!

三是一夫当关,亲自断后!日军部队开始源源不断的开上来,他们已经得到消息:他们又恨又怕的李如松就在这股明军当中,所以他们此刻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截断明军的归路。而这样的危急关头,站出来的还是李如松。

李如松亲自率队断后,掩护着明军部队退到了碧蹄馆北面的一处山丘之上。而这个时候日军则是对明军发起了总攻,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毛利元康……他们的部队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向明军发起了最后冲锋……

四是援军抵达,绝处逢生。就在李如松自己都以为最后的时刻到了的时候,明将杨元带着大部队赶到了。他们从北面突破了日军的防线,迅速为李如松、查大受等人的部队打开了一个口子。而且杨元的部队中还有一个炮营,他们利用火炮齐射封锁住日军追击的路线,给予了日军以重创,也使得李如松等人最终逃出生天!

20000日军望而心叹!李如松率大明铁骑纵横碧蹄馆,斩杀日将40人

五、落幕

此役,五千明军在近两万日军直接围攻之下逃出生天,明军折损两千余人,日军折损近六千人,日军将领阵亡约四十人。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万历中期,明军整体素质远胜日军,所以我大明整体战力在当时绝对是世界一流。

二是此役暴发于偶然之间,在双方都没有充分准备下演变为一场五万余人的大规模交锋,从战场的临机应变和实际结果来看,明军将领的能力亦是要超过日军。

三是李如松在此役之中表现出灵机决断、勇猛顽强、积极主动等特质尽显名将风采,3000明军能够逃出生天其居功至伟,毫不夸张的说此刻的李如松已经几乎达到了其父大明万历朝最强将领李成梁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