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鎮西乃營子村: “鐵桿大蔥”有“錢”景

育新鎮西乃營子村: “鐵桿大蔥”有“錢”景

育新鎮西乃營子村: “鐵桿大蔥”有“錢”景

育新鎮西乃營子村: “鐵桿大蔥”有“錢”景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育新鎮西乃營子村的蔥地上,凝聚在一棵棵小蔥上的薄薄水霧逐漸散去,微風拂過,蔥苗散發出陣陣清香。“這就是帶我致富的‘鐵桿莊稼’,今年長勢非常好,一定可以豐收。”望著眼前綠意融融的鐵桿蔥,育新鎮西乃營子村村民段明海高興地說。

一個偶然的機會,段明海瞭解了山東鐵桿蔥。“我聽朋友說種鐵桿蔥收益高,就把家裡的7畝地都種上了鐵桿蔥,一畝地收入7000塊錢不是問題。而且有公司幫我們銷售,連起蔥都不用我們動手,幾個起蔥機忙活一會兒,我的腰包也跟著鼓了起來。”段明海說。

看著鐵桿蔥如此有“錢”景,2018年,村兩委班子來到山東考察調研,發現鐵桿蔥生長速度快,蔥白組織緊密,口感好,抗風、抗寒、抗逆性強,植株高大,蔥白硬,一般株高一米左右,畝產能達到1萬斤左右。“咱們科爾沁地區是平原,土地具有很好的排水性,晝夜溫差較大,十分適合鐵桿蔥生長。正是看中了鐵桿蔥的種種優點,村兩委班子經過研究決定,將這一品種引入育新鎮西乃營子村。”育新鎮西乃營子村黨支部書記邵景志介紹說。

2019年,育新鎮西乃營子村共種植鐵桿蔥50餘畝,其中30畝地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以一畝地650元從農民手中流轉出來。“現在村民對鐵桿蔥的認識還不全面,我們希望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形式,以點帶面,讓村民看到種植鐵桿蔥的效益,帶著全村的農民一起致富。”育新鎮西乃營子村村長王文勇說。

“家裡的土地都流轉出去了,每年也有穩定收入,我在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掙80塊錢,有時候合作社沒事了,就在家陪小孩,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正忙著除草的村民韋豔麗高興地說。

如今,在育新鎮西乃營子村,綠油油的蔥田已成為農民致富的“綠色銀行”。邵景志說:“今年,我們做足了準備,在找好客商的同時,採用合理密植的方式,充分發揮土、肥、水、光、氣、熱的效能。看今年鐵桿蔥的長勢,一畝地能掙14000餘元。真正實現‘鐵桿大蔥’鐵桿收入。”(杜芳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