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严控下为啥这些轮胎店的生意更火了

作者:大米 图片提供:曾东 孙亚军 覃仕体 卢翠林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发生后,全国各地随即开展了全时段、全路段、全追责的史上最严治超行动,到目前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且势头不减,治超朝着常态化发展。而面对如此严厉的治超行动,物流行业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车辆运行的差异又直接影响了我们轮胎店的生意。

治超严控下为啥这些轮胎店的生意更火了

超载其实是物流行业的普遍现象,是一种病态的生存模式,不超载在这行就混不下去。而为了生存和谋取利益,部分物流群体甚至将超载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尤其是货源不稳定的个人司机和小型私人车队,于是整个行业就陷入了无车不超的恶性竞争中,车拉得越来越重,运费却越来越低。对于中大型车队,虽然合同固定,有稳定的货源,但整体的行业环境使得运价低廉,以至于也不得不超载运输,用规模来弥补运价降低带来的收益下降和合同方施加的压力。

治超严控下为啥这些轮胎店的生意更火了

但是本次全面治超打破了物流行业运行的潜规则,使得行业竞争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将加速物流行业整合的进程。对于有合同在手的中大型车队而言,无论治不治超,需要运载的货物总额不变,因此原本一天出一趟车就能完成的任务量,就需要通过增加车辆或增加出车频次来完成。当然,多用的车次增加了费用,就需要通过运价的提升来进行弥补。小编从一些物流企业了解到,通过与合同方的谈判,运价普遍上涨在五成左右,有的甚至较之前翻了一番。

治超严控下为啥这些轮胎店的生意更火了

而作为没有议价能力的个体司机和小型私人车队而言,车多货少,运价的提升有限,无法弥补下量带来的利润损失。有的车辆通过更换轻量化的拖板、真空轮胎来为车身减重,增加实际可运载量,暂时得以低利润维持,而有的车辆出厂就存在严重的大吨小标问题,不超载就无法收回成本,因此只能选择停运。失去了“超载”这个主要的竞争手段,个体小规模运输的劣势暴露无遗,物流行业预计将会朝着集中化、车队化运作发展转型。

治超严控下为啥这些轮胎店的生意更火了

物流行业发生变化,那么作为为车辆提供服务的轮胎店呢,影响又是如何?近期小编也走访了一些周边的卡客车轮胎零售店了解情况,发现也是处境不一,对比明显。部分以中短途超载运输车辆为主要顾客群体的轮胎店经营惨淡,不仅轮胎销售不出去了,年终的收账可能都会出现问题。而受车辆改型的影响,部分轮胎店整体销量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但销售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真空胎销量明显增加。而还有一些主要以车队用户为主的轮胎店则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销量增加的现象。

治超严控下为啥这些轮胎店的生意更火了

一个港口码头附近的轮胎店老板告诉小编,现在车队不超载了,以前一天拉一趟,现在一天拉两趟,甚至三到四趟,轮胎的使用里程大大增加;以前车辆超载行驶速度慢,现在车轻,加上司机赶时间,车速明显提升,一脚刹车下去全车轮胎冒青烟;以前新胎装上车两个月看不出什么变化,现在短短一个月就能看出明显的磨损,因此近期他的生意不但没有受治超的影响,反而是越来越好了,现在都愁没有人手做服务了。

治超严控下为啥这些轮胎店的生意更火了

客户群体不同,治超对于轮胎店的影响就各不相同,因此,建议轮胎店近期多关注老客户车辆的运营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能进行对应的调整,保证门店生意的稳定和年终欠款的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