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万科新设合资公司,地产物业智慧升级牌局或被物业玩家反转

作者|蒋杰升

简称|单蒋让你们荡起

智能安防玩家在做智慧社区那不新鲜,但这一次自带头部地产物业背景的新玩家来了。

11月5日,忽闻深圳市万御安防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已被设立,共同出资方则是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丰振兴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睿盈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万物成长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深圳市鼎盛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来自天眼查的信息显示,万物成长、鼎盛企业均为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者间接100%持股的公司。

海康万科新设合资公司,地产物业智慧升级牌局或被物业玩家反转

在智能地产、智慧社区乃至智慧街区方向,万科最初是自研智能硬件,接着又是与智能玩家战略合作。而这一次可以说是万科既与眼神科技设立联合实验室之后的又一动作,标志万科与供应链上的智能玩家终于走到资本合作的层面。

这意味着,在智能地产、智慧社区乃至智慧街区方向,万科物业已从被服务企业级客户变身为供应链方案厂商。

这大概可以说,对一个在管物业面积巨大的头部地产物业玩家来说,无论住宅新盘或者存量社区是否智慧升级以及智慧升级进程会怎么样,它并不想沦为一个被动的应对方,而是试图通过自身的布局之变逐步掌控智慧社区的主权权。

万御安防来干什么

11月5日,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丰振兴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睿盈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万物成长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深圳市鼎盛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设立了深圳市万御安防服务科技有限公司。

来自天眼查的信息显示,在以上五个股东中,万物成长、鼎盛企业均为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者间接100%持股的公司,而海康威视及其旗下莹石网络则是智能安防头部玩家。

海康万科新设合资公司,地产物业智慧升级牌局或被物业玩家反转

新设立的万御安防来干什么?企业登记显示的法定经营范围包括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保安技术产品的研发、销售等。那么,万御安防显然为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及其配套产品而来。

这一经营范围虽不能自动说明其服务对象,但考虑到海康威视以及旗下莹石网络的股东背景,商用级、家用级智能安防都可提供,而从万科物业以及万科发展背景来说,为地产项目和存量社区提供智慧升级解决方案,当是应有之义。

但如果新设立的万御安防就是海康威视及其莹石网络的另一个存在或者前者的影子,那么原则上说这并不必然包括全屋智能,因为莹石网络作为安防生活品牌,仍然以家用级智能安防为主,目前并不涉足其它智能硬件。

合作转入资本层面

公开可查的信息源显示,万御安防的设立很有可能是地产物业界和智能供应链第一个资本合作的样本。

在此之前,智能家居、智能安防供应链面向地产物业方向的应用均以战略合作方式敲定彼此的稳定合作关系。万科自身的布局也体现这一合作框架。

2018年9月,万科物业与眼神科技宣布设立的联合实验室落子雄安。事实上,这一动作源于2017年万科物业与眼神科技的战略合作。

当然,万科企业此前曾有过其它种种折腾,比如自研智能硬件vLight、新风除霾等,但这些玩意至今没有传出下文。这一次,万科物业选择的是促成智能硬件输送到地产物业地带的另一条路径,即与供应链伙伴设立一个合资公司。

海康万科新设合资公司,地产物业智慧升级牌局或被物业玩家反转

那么,万科从最初的自研智能硬件到后来的与供应链智能伙伴战略合作,现又转向资本层面的合作,这一变局的决策考量可能是什么?

截止2018年12月,万科物业覆盖83个城市、2482个项目、5.3亿平方米物业和1584万人口。这毫无疑问是位于头部的物业服务玩家。

因此,无论新的地产项目或者现有的存量社区是否智能升级以及升级快慢,与其被动应对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玩家的轮番轰炸,不如转身另起炉灶。而另起炉灶的方式只能亲自下场去玩智能供应链。这大概是万御安防得以现身的原因。

智慧社区始于安防

这些年,当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界谈到智能地产、智慧社区时,一般不外乎三种展示样式:其一是新楼交盘现场提供智能样板间,供购房者选择是否来那么一套;其二是整个住宅新盘所有户型标配智能精装,智能家居价款已计入房价当中;其三是地产新项目以及存量社区公共空间部署安检、安防、停车、访客、门禁、梯控、传感器等不同系统,而每个户型内部并不装配智能硬件。

从万科在地产项目&存量社区的智能实践来看,至今没有看到每个户型标配智能家居的影子,与此同时万科新楼交盘现场提供智能样板间的项目也并不多见。那么,万科这是不欢迎或者抵触智能家居、智能安防么?

海康万科新设合资公司,地产物业智慧升级牌局或被物业玩家反转

这显然不是,但当下也不是一概欢迎。从万科上一次与眼神科技设立联合实验室来看,或者从万科这一次与海康威视设立合资公司来看,无论是什么样的智慧社区项目,安防、安检、访客、停车、门禁、梯控、传感器等智能硬件及其解决方案必定是智慧社区的第一需求,也是最先得以批量落地的智能品类。

比如,2017年万科与眼神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之后,仅仅是推动了人脸识别智能门禁应用于200+个社区;又比如,2018年被发布"万科智造"虽然包括22个智能系统,但其实际落地的也限于人脸识别、移动支持等少数智能硬件。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万科此类动作依然有利于带动家用级智能照明、家用级智能安防产品落地,但取决于C端消费者倾向,而未必取决于开发商或者物业。

提示:我们不生产文字,只是高可信度的搬运工。互动交流请头条私信或者加本人love9evol

声明:世界上只有一个风吹物浪和它的原创出品,任何形式的摘编抄袭复制是风吹物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凡违者,虽远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