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收芋头:告别最后的百亩芋头地,自带午餐众筹田园冷餐会


芋头南北通吃,东北也常见。但近些年芋头比较尴尬,因为种芋头的效益拼不过平均价格几十元的草莓,以至于在2019年秋收季,想看到百亩规模以上的场景,都变得很难。难,并非没有,在辽宁丹东,依然有少量“顽强”的农民,坚守着芋头最后的阵地。不过秋收之后,这里将是草莓大棚。

这是100亩芋头地在初秋时节的样子。虽然秋意明显,但依然生机勃勃。

很快一个月过去,到了10月末的时候,农民便来到百亩芋头进行收获。割芋头秧子的环节,依然采用的传统人工方式,看上去不比收割水稻轻松。

豁地垄是收获芋头中机械化成分最高的环节。跟几十号人遍布地里拣芋头相比,100亩芋头地,仅需一个人操作类似手扶拖拉机的装置即可纵横南北。

没有哪样农活是轻松的,拣芋头也是如此。瞧这位大嫂,铺上垫子坐在地里拣芋头。她说自己身体不行,蹲时间久了受不了,但为了挣钱,就带着垫子出来干活,这样潮气就会弱一些。

芋头装筐后要筛出大小,往筛子上倒芋头的大活儿属于男人,女人辅助。其实,50多岁的男人,体能再好也拼不过二三十岁的。倒芋头的大叔说:问题是在农村你上哪去找二三十岁的?像我这种过五十岁的,就算比较年轻的了。

上万斤芋头装袋堆放等待运走。其实在东北,人们是喜欢吃芋头的,消费市场没问题。但对于种植户来说,即使市场再大,效益不明显也是难以为继。芋头地的主人说:芋头不是必需品,所以,再怎么有市场,也卖不过草莓。一斤草莓能卖几十元,你听说芋头能卖几十元吗?所以,收完芋头我就改草莓大棚。


芋头地里的午餐就是是一次众筹的冷餐会,田园风光浓郁,也是农民秋收午餐的一个缩影。还好不是特别的冷,今年辽东南地区的十月中下旬,午间的温度都是十几甚至接近20度。

冷餐会的内容见证着家庭主妇各自的厨艺。大葱叶炒鸡蛋和炒芸豆,这位家庭主妇对自己挺好,虽然是劳动中的户外午餐,却不糊弄,两个菜,在干活的众姐妹中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餐后有水果。这样的配制真心不错。不知道这样的冷餐会有没有让爱好旅游的人羡慕加心动。只是,这样冷餐会跟旅游没有任何关系。

收芋头的活儿是多村庄联合作战。这几位大妈来自另一个村子,吃自带冷餐的时候,她们一起占据着面包车,冷餐内容也比较统一:地瓜或者芋头。

秋收时节,上百亩规模的芋头地一枝独秀。冷餐会时间大家“分组讨论”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草莓赚钱,都上草莓大棚了,再想看到上百亩的芋头地,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话语间,饱含着对即将“消失”的100亩芋头地的不舍和对一窝蜂跟风种植的担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