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街道:"三支队伍"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典型街道,辖区涉及拆迁房屋占保山中心城市棚户区改造的70%,项目前期因群众的不理解,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维稳压力较大;青华辖区建筑工人、流动人口聚集导致安置小区乱象丛生;加之青华湖、客运站等公共场所人流车流量大,划地安置的青华小区里个体经营宾馆数量多、管理乱,形成恶性竞争,长期因停车问题引发争执,导致治安形势复杂;自2018年居民陆续搬入安置小区,人、户、房分离现象十分普遍,因居民构成成分复杂,出现了群众诉求渠道不畅通,邻里不和睦等一系列新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保证安置小区居民长期发展,增加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和归属感,实现安置居民住的安心,青华街道建立了“三支队伍”让辖区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当起“主人翁”,真正实现居民自治,把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落实到实处。

青华街道:

“义警”参与到治理,小区管理更放心

一大早,青华辖区的义警队伍就开始了日常巡逻,身穿“青华义警”的制服显得格外亮眼。“他们每天都巡逻,在我家租房的租客就是他们上门来登记的,前段时间停车场那边差点打起来还是他们调解的呢。”社区的宋大姐说。“刚搬进来的时候,小区特别脏乱,楼道口都是电动车堵着从楼上拉线充电的,要么就骑上楼充电,半夜随时有喝醉的人打架。自从他们开始24小时巡逻,治安好太多了,现在啊,我们都挺信任他们的。”

据了解,青华义警是由青华派出所指导,辖区群众自发组织的保山第一家注册非盈利性社会团体,通过参加日常治安巡逻、法制宣传、纠纷调解、流动人口管理等警务志愿活动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警力。自成立以来,青华义警日常巡逻从小区内普及到辖区重点路段、人群密集场所等地,有效将群体性事件遏制在萌芽之中,自青华义警成立以来,成功预警24起。不仅如此,通过日常巡逻,安置小区内“高楼飞线”、乱停乱放、流动人口管理乱的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青华街道:

宾馆实行行业自治,群防群治“靓”青华

2018年底,针对青华街道区域内的宾馆较多,管理混乱,矛盾频发的实际,青华派出所联合街道成立了“青华管家”协会,协会是由青华街道区域内的宾馆、酒店负责人,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推进平安青华综治维稳新警力。

每天饭点,“青华管家”协会的会长夏正林就带着值班的副会长或常务理事开始今天的例行检查,会长夏正林说:“以前各家宾馆都会到客运站拉客,为了客人大打出手是常事,打价格战形成恶性竞争也是常态了,现在我们辖区所有的宾馆都要加入‘青华管家’协会成为会员,服从规范管理,统一价格线,规范停车泊位”从客运站到霓虹路,从前脏乱无序、灰尘垃圾到处都是的“宾馆一条街”变成了门店敞亮、服务热情、焕然一新的街区。“现在生意好的多,大家互相监督,有矛盾大家一起调解,宾馆与宾馆之间相处都和谐了。前段时间我们还配合派出所破案了呢!”福美宾馆的老板得意的说。

不仅如此,协会会员还志愿做法制宣传员和综治力量的情报信息员,同时作为行业自治、群防群治的一种有效形式,对加强旅馆业的治安管理,维护旅馆业良好的经营秩序,保障旅馆和住宿旅客正当权益,探索公安治安管理与行业自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华街道:

银发军团齐上阵,共治棚改安置区

街道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在安置小区组建了“艾大妈+赵大爹”义务调解队。为社区的艾大妈建立“艾树英工作室”,并由其自发组织的65个舞蹈队,成立“舞林大妈”团队,在日常文艺活动中收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通过日常走访群众了解需求,带领“舞林大妈”开展自治,随时随地调解“小纠纷”,同时将政策“唱到”“舞到”街道每个角落,红花社区居民赵大姐说“我们现在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会找艾大妈冲冲,小矛盾他们直接就调解了”;组建矛盾纠纷调解小组,邀请社区德高望重的赵大爹主持调解工作组,专攻“疑难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社区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共调解纠纷110余起,银发军团的余热得到充分发挥。

青华街道“三支队伍”齐发力,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赵松圆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