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才智足以和诸葛亮并列,为什么他却硬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刘伯温是明太祖非常看重的臣子,更是帮助他打下明朝江山的大功臣。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位奇人的帮助,朱元璋是很难坐上皇位的。在他上位之后,刘伯温作为他曾经的恩人,晚年生活却不理想,虽然不是他直接杀死的,但也是因为他而郁闷死的。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疑心太重,听信谗言,早已经辞官的刘伯温,也不至于重新回到南京仰人鼻息,在病重之后,更是被政敌捅刀子,打着请太医替他看病的由头,暗中却加速了他的死亡。

刘伯温的才智足以和诸葛亮并列,为什么他却硬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早在朱元璋还没有请到刘伯温之前,就曾经有人了解过刘伯温的才学,并且对他的才学非常看好,甚至直接说他足以和诸葛亮并列。那位曾经发出如此豪言的人还真没看错,刘伯温不管是在哪一方面都足以和孔明并列,一个让卖草鞋的刘备当上了皇帝,另一个同样把草根扶上了皇帝之位。按理来说这两人在那么多方面都极度相似,刘伯温应该对孔明感到敬畏才对,怎么他却反而挖了诸葛孔明的坟墓呢?

刘伯温的才智足以和诸葛亮并列,为什么他却硬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对于挖坟一事,孔明早就见多了,所以他的墓是绝对不可能和常人一样的,只怕连皇帝的陵墓也比不上他。在孔明带兵北伐时,他已经快到花甲之龄了,虽说有心完成先皇的大业,可惜在他还没完成以前就病死了。为蜀汉呕心沥血的孔明非常看淡生死,在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近,特地告诉身边人,自己去世之后无需任何物品陪葬,连衣服都不用特意换掉,只需要穿平常的衣服下葬即可。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相信,他在下葬时真的没有任何物品,或许墓中确实没有豪华的器具,但是说不定有更贵重的东西,比如治国之书。这种猜测看似有些荒唐,但也并无可能,孔明作为一介名流,对金钱确实比较看淡,可是他却非常热爱书籍,尤其是那些古人留下的用兵之道,以及治国之书。他曾经帮助刘备走过如此漫长的创业历程,更是直接帮助他从无到有,足以证明他的政治见解和兵法运用有多高深了。既然他如此爱书,在他去世之后,让这些书陪伴他在地下长眠,似乎很有说服力。

刘伯温的才智足以和诸葛亮并列,为什么他却硬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明太祖虽然建立了新王朝,但是在刚建成的时候,天下并不安稳。对于百姓来说,只要生活稳定,国号并不重要,谁当皇帝也不重要。明朝之所以建立,是因为百姓对元朝已经毫无信心,在明朝建立之初,百姓同样怀揣着怀疑的心理看待朝廷。再加上当时的制度还不完善,那些贪官污吏依然没有处置,虽说明太祖非常痛恨贪官,但毕竟管制不住所有的官员,所以有漏网之鱼也实属正常。当时重新建都的事情也还没有解决,明太祖想在西安建立国都,可是却因为太子的去世而停下步伐。在诸多问题之下,如果能够得到孔明的治国之书,说不定这些问题都可以快速解决。所以刘伯温选择了挖掘诸葛亮的坟墓。

刘伯温的才智足以和诸葛亮并列,为什么他却硬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他挖掘诸葛亮坟墓也是在告诉世人,自己的才学比孔明更高。孔明名流青史,刘伯温同样作为谋士,一直都被人拿来与他作比较,心理自然非常不服。只要他可以找到孔明的坟墓,并且成功挖掘,就能说明他确实比诸葛亮更强。

刘伯温的才智足以和诸葛亮并列,为什么他却硬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关于诸葛亮的坟墓所在,民间一直都有传言,孔明还在世时就已经写好遗书,给刘禅交代后事,他让后主在自己去世之后,派四名壮汉抬棺,抬到绳子断裂的地方,便可就地安葬。可是壮汉却偷奸耍滑,刻意弄断了绳子,后主得知事情真相以后非常愤怒,直接杀死了抬棺之人。他的这种做法确实为孔明出了口气,但是孔明的安葬之处却无从得知了。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曾多次寻找他的坟墓,可是却没有找到。司马懿的才能,同样足以和孔明一争高低,而且手里还掌握着众多资源,就连他都找不到的坟墓,要是让刘伯温给找到了。那就可以说他刘伯温不仅强过孔明,甚至比司马懿更强。

刘伯温的才智足以和诸葛亮并列,为什么他却硬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关于刘伯温挖坟的原因,除了这两种说法以外,还流传多个版本,不过这两个原因说服力更强。但是此人的性格非常正直,这一点从他多次得罪达官显贵,就可以看出来,刘伯温并不像是会做出让人如此不耻事情的人。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