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11日上午十點半,

中國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

在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召開記者會,

宣佈其副手人選為臺行政機構前負責人、

韓國瑜陣營政策顧問團總召張善政。

“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張善政1954年生於臺北市,籍貫天津,美國斯坦福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博士,目前是無黨籍政治人物。他曾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臺科技部門主管、“政務委員”、谷歌公司亞洲硬件總監等職務,是馬英九任內施政滿意度最高、不滿意度最低的行政機構負責人。

記者會上,韓、張再度合體,宣佈此次選舉的競選口號為“‘國政’領航、臺灣起飛,臺灣安全,人民有錢”。韓國瑜表示,張善政在產官學各方面都有卓越表現,也和自己一樣擔心臺灣的前途與未來,因此一直都是副手首選,“他非常感謝張善政願意一起接受這場選舉考驗”。韓國瑜也說,臺灣“民主政治”這幾年,扭曲、抹黑得非常厲害,“國政配”的組合就是希望呈現給民眾一個選擇。韓國瑜表示,期望這是一場乾淨、磊落及無私的選戰,不管這場選戰前面有多少炮火以及路程有多少扭曲,“我們會堅定走下去”。

“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韓國瑜、張善政

張善政則表示,接受韓國瑜的邀約出於三點原因。一、希望自己作為韓國瑜的無黨籍夥伴,陪伴他帶領檯灣“迴歸善良政治本質”;二、以政策顧問團為後盾,配合韓國瑜承擔使命,下架蔡英文;三、利用自身背景服務檯灣,未來邁向科技治臺,帶動創新。

張善政說,“下架蔡英文是島內許多有識之士的願望”,很多人跟他一樣,在蔡英文上任之初滿懷希望,但民進黨“政府”施政期間揮霍無能、債留子孫,如果再讓蔡“執政”四年,臺灣元氣會被消耗殆盡。韓國瑜要帶領檯灣擺脫低迷,他願意達成這個使命,讓政策顧問團團隊作為韓的後盾,相信韓國瑜“政府”會有遠優於蔡“政府”的表現。

“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距臺灣地區2020選舉還有61天之際,國民黨方面率先揭開韓國瑜副手人選“底牌”,藍營人士多表示認同和肯定,綠營人士則是酸言酸語。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昨天酸韓國瑜和張善政“政策都跳票,兩人搭檔很配”。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翁銘章則說,韓國瑜接二連三失言多是張善政在“善後”,如今出任搭檔副手,看得出來是“在當韓國瑜的墊背”。民進黨籍高雄市議員康裕成昨天在市政總質詢時甚至痛批,韓國瑜的政見都在“亂搞”,張善政的功能是在“善後、善變及善終”。

“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

對於綠營人士攻擊張善政是“備胎”人選,國民黨籍民代參選人林佳新、柯志恩反駁稱,當年臺南大地震、漁船“東聖吉16號”被日本海上保安廳蠻橫扣押、船長遭霸凌時,正是張善政這個“最強備胎”不分藍綠、苦民所苦、親赴現場解決民困。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1日上午出席活動前也表示,張善政非常出色,是非常好的對象,除在美國留學以外,在工程、高科技方面都有很深造詣,跟韓國瑜兩者相加會更圓滿,他非常贊成。

“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對於張善政最終脫穎而出,不少臺媒則評價中肯,稱“資歷完整、口碑佳的張善政,完全符合韓國瑜此前對於自己副手條件的規劃”,是韓國瑜“不會丟分”的選擇。

臺灣《聯合報》昨天指出,張善政從初選後期就醞釀挺韓國瑜,選後更領銜組成政策顧問團成韓國瑜“麻吉”(指好友),早在一個月前,還曾傳出有意接韓副手,算是一張不折不扣的“安全牌”。雖說這一安排不以黨內整合為要務,但也是流暢的搭檔。雖加分有限,但也不至於扣分,而且張和韓國瑜有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應該算是現有情況下最好的選擇。

“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韓張配”有加分效果?島內網絡民調顯示民眾看法

不管怎麼說,韓國瑜陣營在外界一度盛傳的“蔡賴配”成局前夕,搶先一步在高雄發佈“韓張配”,將“政策舵手”變為正式副手,主動拉起選戰節奏、有效盤整軍心,同時也把“副手人選”的球拋給了對手。反觀民進黨,歷經黨內初選分裂,“蔡賴配”的說法一度銷聲匿跡。不過,賴清德日前赴美替蔡英文助選,2日又與蔡英文同臺替民進黨籍民代參選人林俊憲造勢,加上先前挺賴的“獨派”大佬辜寬敏10日號召團結挺蔡,種種跡象似乎都顯示蔡、賴已經和解,“蔡賴配”或有譜。

“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蔡英文10日下午出席造勢活動時再被問及副手人選時響應,“會在最適當的時間提出最佳組合”。由於蔡英文高雄競選總部預計16日成立,屆時也將舉辦大型造勢活動,蔡、賴可望再度同臺,外界因此推測,蔡英文很可能借機順勢宣佈副手人選。

“韓張配”能加分?韓國瑜亮底牌,蔡英文也將公佈副手人選

“韓張配”不在意料之外,“蔡賴配”是否又如各界所料,相信答案很快將揭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