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什么效益高又好养殖呢?

甲壳虫1


水泥池养鱼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了,从鱼苗孵化到养出商品鱼都可在水泥池内完成,随着养鱼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搞水泥池养鱼。那么其具体有哪些操作技术呢?

第一,水泥池的建造。水泥池应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低且进排水方便的安静地带建造。场地选择好后,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规划,可设计建造成长方形,长25米、宽5米、深3米,水面125平方米,亦可建成正方形,可自行调整。池底低于地表1米以下,这样可保持池底泥层中的温度基本稳定,以利于鱼的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 之后四周砌墙,墙高1.5米,池子砌好后要将内墙用水泥抹平滑以防渗水。注意要留好进水孔和排水孔。

第二,安装“增氧推水”装置,这是养鱼成败极其关键的一步。新建好的水泥池在相连处各安装一台“增氧推水”装置,通过风机鼓风推动水流、增氧。同时急速的水流把鱼粪、残存的饲料等推向池子另一侧的集污区,经沉淀,吸污泵将底部约60%的废弃物回收,从而真正实现高密度养殖污水的零排放。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将大放异彩。

第三,水泥池脱碱。新建好的水泥池,可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迅速降低、PH值上升,水体呈现出较强的碱性,并可形成过多的碳酸钙沉淀物等。因此,新建的水泥池在使用前一定要先进行脱碱。可先注满清水浸泡,每2-3天换水一次,坚持半个月,此法较慢。也可往水泥池注满清水,然后向池水中添加食醋,或过磷酸钙、冰醋酸、明矾等,全池喷洒,2天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即可使用。经过脱碱后进土料,选择有机质较丰厚的黏性土壤,土层深度25cm左右,再注水浸泡半个月。

第四,鱼苗投放。鱼苗投放前可选择适宜放养的水生植物提前植入。然后根据鱼的品种和规格大小计算每平方米的投放量。注意规格要大小一致,密度适宜。密度投放越大,鱼的发病率就越高,生长也就越缓慢,所以要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好增氧推水装置,创造鱼类良好的生长环境。

第五,饲养管理。

1.水池宜灌水30~40cm深,酷热时灌水40~60cm深,勤换水。盛夏气温高达25℃以上时,水泥墙大量吸热放热,致使池内水温与外界水温同时上升,这时就必须采取遮荫防暑等降温措施。相反,冬季要保温。当然这时可考虑把养殖池建在室内或大棚内,便于温度控制。

2.饲养管理。一般按鱼体重5%的日摄食量投喂,随时根据摄食状况酌情增减,并及时开动装置推水换水,清理残渣。

3.及时消毒和驱虫。每半个月就应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消毒1次,每一个月用敌百虫驱虫1次。同时做好常见鱼病的防治工作。

水泥池增氧养鱼法优点很多,比如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换水清淤彻底,利于保持水质清新;容易观察,捕捞等操作劳动强度小;使用期长。但也有缺点:温度变化大;建池投资较大;换水操作较为频繁。但这毕竟是比较先进的技术,上面的过滤装置就可以不用了。

这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因水质保持清洁,鱼有氧运动量大,养出的鱼类肉质紧实没有土腥味,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并且还大幅提高水产产量和质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实现排污接近于零,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拥全文


现在发展水产项目,没有较好的经营模式,很难发展起来,毕竟从事各类水产养殖的人太多,市场饱和了,竞争压力大。如果经营模式上没有创新,那么只能从养殖的对象入手,选择市场上不多的,能够被消费者认可的鱼类或者其他水产类。比如黄鳍鲷,一种养殖量较少,市场需求量增加,价格较高的鱼类。



黄鳍鲷价格高,亩收益不低

先来看看黄鳍鲷的市场价格行情,商品黄鳍鲷半斤以上的,22~23元/斤;150~200克的,价格在15~17元/斤;50~100克的,价格在9~10元/斤。通常情况之下,引进规格为2cm的黄鳍鲷苗,养殖18个月之后,体重达到了150~250克之间,足够上市出售了。如果按照平均一条黄鳍鲷饲养18个月之后,体重达到了200克,价格15元/斤,售价可达到6元/条。

一亩水面可以饲养3000尾(精养),成活率85%,最终可出塘2550尾,总产值为15300元。减去成本,包括人工、鱼苗、饲料、塘租等,大概能够带来利润10000元以上。可见黄鳍鲷养殖效益挺高的。



黄鳍鲷在养殖方面也不存在很大难度

黄鳍鲷适应能力强,基本没有病害,生长速度快,很好养殖,是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海水以及咸水养殖业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要养殖黄鳍鲷,建议如下做好准备。

  1. 一是,养殖池选择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建设,水源充裕、不受污染,尽量能够使用到天然潮汐的涨落来灌水和排水。
  2. 二是,选好地方之后,建设的鱼池,面积在10亩左右,水深在1.8~2.5米,长宽比例为1:0.6。
  3. 三是,对新建设的鱼塘进行消毒之后,就可以投入黄鳍鲷鱼苗了,鱼苗的密度,分单养和混养两种情况。单养的话,一亩可以投入700~1500尾,规格在2~5cm;混养的话,每亩投入700~900尾(规格7~8CM),与其混养的金钱鱼200~300尾(规格7~8cm),蓝子鱼200~300尾(规格5~7cm)。确定好密度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保障饵料充足,同时补足氧气。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有点意思的事儿


在利用水泥池养殖时,所谓的佳期有两类,一是市场供求,另一类是泥鳅生长期短,每年的“夏至”是养殖投放最佳期,鳅苗可以到市场上购买,或者进行人工繁殖,捕捉,要选择体壮无损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一雌三雄的比例搭配。泥鳅的繁殖季节是每年4-8月,每尾怀卵量7000-10000粒。如果采用人工催产,每尾泥鳅注射2-3个青蛙垂体,在水温20-25℃时,经过24小时后即可产卵。可以用棕叶片做附卵工具。受精卵约2天左右出苗,出苗一天后,按每10万尾鱼苗每天喂鸡蛋一个,研碎后调成汁投喂。每天换水两次,10天后放入鱼池中,孵出的幼苗要单养,可作为第二年饲养的鱼种。所以养殖泥鳅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大,是一个不错的养殖项目,希望我的问题能帮到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养殖种植技术的朋友也可以关注@隔壁啊老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