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善良是無知的人永遠都不會具備的能力


《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04期。作者:何仁富

蘇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請到人間,以人的自我生活和社會生活作為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由此開啟了理性倫理學之路。蘇格拉底關於人生的哲學主要體現在他“認識你自己”的理性原則、“知識即德行”的善的原則和“合目的性”的美的原則中〔1,2,3〕。

一、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蘇格拉底:善良是無知的人永遠都不會具備的能力

善是蘇格拉底的最高哲學範疇,蘇格拉底的整個哲學都不過是對善的不同角度的討論和對善的普遍性的追求。同時,蘇格拉底也把善當作人生的最高目的。他說:“善是我們一切行為的目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善而進行的,並不是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4〕也就是說, 諸如理性、快樂、自制等等都是以善為目的的。“正是為了善我們才做其他事情,包括追求快樂,而不是為了快樂才行善。”〔5 〕善不僅是單個人人生的最高目的,而且也是全部社會生活的目的,治理城邦的目的就是要使城邦和公民們儘可能成善。善是一切行為的目的,也是最高的道德價值,而至善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蘇格拉底的善既具有道德意義又具有功利意義和本體意義。在他自己的討論中,並未給善下一個十分明確的定義,但透過他關於美德和善的各種討論,我們可以看出,蘇格拉底的善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

首先,善是有秩序的安排。蘇格拉底一再強調,快樂和善是不同的,善是快樂的目的而不是相反。當快樂出現時我們就快樂了,當善出現時我們就是善的。但是不是還有其他美德出現時我們也會成為善的呢?蘇格拉底認為是有的。他說:“任何事物的美德無論實現在身體靈魂或其他任何生物中,都不是隻憑任意偶然性而能最好地得到的,只能由通過適合於每一事物的秩序和條理性才能得到。任何事物的美德都是一種有規則有秩序的安排,所以,正是這種適合於該事物的秩序的出現才能使任何事物成為善的。”〔6〕正因如此, 當他知道阿拉克薩哥拉說心靈整規萬物時,他說:“我聽了覺得很高興,認為這個想法很可佩,心裡想:如果心靈是安排者,那就會把一切安排得最好,把每一件特殊事物都安排到最好的位置。”〔7 〕蘇格拉底關於善是有秩序的安排同他的“合目的性”美的原則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善是自由、自制、自主。在蘇格拉底看來,善不僅指事物的有秩序安排,也指個人的自由和自制以及由此決定的個人的自主。他指出,自由對於個人和城邦都是高貴而且美好的財產,能夠做最好的事情即從事善就是自由,反之,受到阻礙不能從事善也就是沒有自由。相應地,凡是不能自制的人也就是沒有自由的人。那些不能自制的人不僅受阻不能去從事善,還被迫去從事惡。那阻擋人去從事善同時還強迫人去從事惡的主人也就是最壞的主人〔8〕。由此,蘇格拉底認為, 善就是一個人自主地自制而獲得從事善的自由,而能夠自主就是智慧,就是健全的理智。他說:“智慧是最大的美德,不能自制就使智慧和人遠離,並且驅使人走到相反的方向去。”由於“不能自制使人對眼前的快樂留連忘返,常常使那些本來能分辨好壞的人感覺遲鈍,以至他們不但不去選擇較好的事情反而去選擇壞的事情”。所以“健全理智和不能自制這兩種行為是恰好相反的”〔9〕。也就是說,善就是個人的自主,相反則為惡。

再次,善是使事物有益的原因。蘇格拉底認為,善是有益的有用的。比如他說,神正是為了有益的目的將眼、耳、鼻以至理性、智慧靈魂給予人〔10〕,他還說:“對於任何人有益的東西對他來說就是善。”〔11〕他甚至將關於善的知識稱為“一種關於人的利益的學問”〔12〕,而“一切可以達到幸福而沒有痛苦的行為都是好的行為,就是善和有益”〔13〕。事實上,蘇格拉底的善,希臘文agathon,本來就有好、 優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義,英文譯為good,中文譯為善。但是,蘇格拉底說善是有益的時,絕不是把一切有益有用的東西都當作善的純功利主義的。相反,他認為,善之所以為善,是使事物成為有益和有利的原因,並不是事物的有益和有利就是它們成為善的原因。他反對一般人的為滿足個人的情感和慾望需要的功利觀,認為這種利益是表面的、短暫變化的,不是真正的利益。他要求人們辨別和追求真正的最高的利益,這種真正的利益是對靈魂需要的滿足而不是對肉體需要的滿足,這種滿足即其他一切有益的原因,是善本身。因而在蘇格拉底這裡,善又是一種和知識、真理、美相一致的功利。

最後,善是真善美的統一。蘇格拉底強調人別於他物者,在於人有理性(努斯)。但是,他又指出,人的理性和宇宙理性相比,只不過是滄海中之一粟。人的理性是神給予的,不僅如此,神為了有益給人以眼、耳、鼻,使人直立,有手,讓人能說話表情。所以,人的努斯和宇宙理性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點點,只有神是無所不在的。但是,蘇格拉底的神卻只能根據理性,以善為目的行事。在他看來,只有理性和善才是最高的絕對的標準,蘇格拉底的神是理性的神而非宗教意義的神,它以善為目的,而這個善不僅有倫理、功利意義,而且是最高的絕對價值,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真善美的統一”。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定意義上把蘇格拉底的哲學稱為“善的目的論”。

二、美德是對善的追求和實現

蘇格拉底:善良是無知的人永遠都不會具備的能力

當蘇格拉底把善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時,也就把人們在日常事務中對善的追求和實現叫作美德。美德一詞,希臘文為arete,其含義相當廣泛,它不僅指人的優良品質,也指任何事物的優點、長處和美好的本性。蘇格拉底將人的所有優秀善良的品質,諸如自制、正義、智慧、勇敢、友愛、虔誠等,都稱為人的arete,英譯為Virtue, 漢譯為美德(也譯為德行)。

蘇格拉底把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美德同智慧聯繫在一起。他說:“正義和一切其他美德都是智慧。因為正義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為都是美而好的;凡認識這些事的人決不會願意選擇別的事情;凡不認識這些事的人也決不可能把它們付諸實踐;即使他們試著去做,也是要失敗的。所以,智慧的人總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則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們試著去做,也是要失敗的。既然正義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為,很顯然,正義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為,就都是智慧。”〔14〕在這裡,蘇格拉底明確地指出,一切美德都是真、美和善的,真美善都對人有益有用,因此無人有意為惡,而無知就是惡〔15〕。

蘇格拉底在他的哲學談話中幾乎談到了所有的人的美德,而他自己則是各種美德的化身。在這些美德討論中,他一方面試圖為各種美德尋求普遍性的定義,另一方面又堅持各種美德作為對善的實現的整體不可分性。具體地說,蘇格拉底十分強調以下幾方面:

首先,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礎。蘇格拉底認為,“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礎”,“有哪個不能自制的人能學會任何好事並將它充分地付諸實施呢?”〔16〕“因為一個不能自制的人並不是損害別人而有利於自己,像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掠奪別人的財物來飽足自己的私囊那樣,而是對人既有損對己更有害,的確,最大的害處是不僅毀壞自己的家庭,而且還毀壞自己的身體和靈魂。”〔17〕蘇格拉底不僅這樣說了,而且“他的實際行動比他的言論更好地表現了他是一個能自制的人。因為他不僅制服了身體的私慾,而且也戰勝了與金錢有關的一切事情。”〔18〕即使對於他人,他也是首先要求他自律自立,“蘇格拉底並不急於要求他的從者口才流利,有辦事能力和心思巧妙,而是認為對他們來說首先必須的是自制,因為他認為如果只有這些才能而不會自制,那就只能多行不義和作惡多端罷了。”〔19〕蘇格拉底之所以強調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礎,是因為在他看來,不自制就會使人受身體情慾支配,不擇善行事,甚至去做無恥的事,即使人遠離智慧〔20〕。而自制作為理智對慾望的克服,使慾望以適度的方式得到滿足,才能給人以最大的快樂。

其次,勇敢是善於應付危險。蘇格拉底認為,勇敢是人們生活中一種高尚的品德,但是隻有和智慧結合的堅韌才是高尚的、愚昧的堅韌只不過是頑固,是有害的惡。而且,即使是明智的堅韌也還不等於勇敢,因為明智的事情有大有小。在蘇格拉底看來,勇敢不僅關涉對未來的畏懼和信心,而且也包括過去和現在,不僅涉及未來的善和惡,而且也涉及過去、現在以至任何時候的善和惡〔21〕。這就是說,勇敢並非天生的勇猛,而是一種需要經受教育獲得知識才能培養起來的美德,勇和智是不可分的,勇敢出自謀略。不能簡單地說勇敢就是對可怕的危險事情無所畏懼,如果對這類事情的性質無知而無所畏懼,只能是魯莽。只有在大難臨頭時而又有知識有計謀,善於應付危險,臨危不懼,才是真正的勇敢。只有“那些知道怎樣應付可怕和危險情況的人”,才是“勇敢的人”〔22〕。勇敢在這裡充分體現了善的功利性和美德性。

再次,友愛以善為根據。蘇格拉底認為,“人們天性有友愛的性情;他們彼此需要,彼此同情,為共同的利益而通力合作”〔23〕。因此,友愛作為一種美德,在蘇格拉底的哲學討論中佔有相當份量。在柏拉圖的《呂西斯篇》和色諾芬的《回憶錄》中都有十分豐富的記載。友愛,希臘文為philo,英譯為friendship,在蘇格拉底的討論中, 並未給它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在他那裡,友愛是和智慧、知識、善聯繫在一起的,而且是以它們為根據的。蘇格拉底強調,任何人都不愛無知無用的人,如果對事物沒有知識就會將事物弄糟,失去別人的愛,甚至父母的愛,只能處處受制於人;如果你獲得知識,顯得有用和善,所有人都會對你友愛。蘇格拉底認為,“一個真心的朋友比一切財富更寶貴”〔24〕,友誼的價值是相互的,不僅朋友對自己有不可用金錢估量的價值,而且要使自己對朋友有儘可能多的價值。他還指出,交友之道,一在交能控制情慾、忠誠公正、知恩必報之友,二在使自己的言行從善,言真意誠地待友。只有這樣,才可能有真正的友愛。當然友愛之獲得是要靠“一顆真誠善良的心”的〔25〕,這顆心是友愛雙方共同賦予的。“因為對於我所愛的人,不管是誰,我總是盡我的全心熱愛他們,並且非常渴望他們也以同樣的熱愛回報我,我渴想他們,同時希望他們也同樣渴想我,我渴望和他們聚首一處,同時希望他們也同樣渴望和我聚首一處。”〔26〕由此可見,友愛的本性是善,友愛只能存在於高尚善良的人們之間,善和惡是不能互相友愛的。

最後,美德具有整體性。通過對諸如正義、勇敢、虔誠、自制、友愛、智慧等具體美德的討論,蘇格拉底指出,美德出自人共有的理智性,是一種知識,他們構成一個整體。在蘇格拉底看來,正義和虔誠是相互關聯的,而智慧和自制是同一個東西,勇敢也出自智慧,一切美德都和智慧相關,總是表現為善。雖然蘇格拉底並不否認各種行為美德之間的差異,但他更強調它們的同一性,即它們共同的理智性,共同的使人獲益從善的功用價值。這種本質上的同一性使各種美德內在聯結,不能孤立存在。這就是說,美德作為對善的實現和追求,具有整體性。這也就意味著“要真正成為一個善人是困難的”。但是,由於凡人皆有趨善避惡的本性,所以,儘管生活中難免有錯和惡,人不可能全智和善,要恆常地永遠做一個善人不可能,但做一個高尚的人並不是不可能的。

三、美德即知識

蘇格拉底:善良是無知的人永遠都不會具備的能力

蘇格拉底在強調美德的整體性時,已經把美德的基礎規定為共同的理智本性,得出了美德即知識的論點。在蘇格拉底看來,美德之所以為美德,就在於它是對事物本性和善的認識。他強調,德行在於洞見。由此,要獲得美德,要行善,必須獲得相應的知識。因為智慧是最大的美德。

柏拉圖的《普羅太戈拉篇》記述了蘇格拉底和智者首領普羅太戈拉關於美德和知識的討論。在討論中,蘇格拉底揭示了兩種根本對立的道德觀,多數人主張不是人擁有的知識支配人的行為,而是激情、快樂、痛苦、愛或恐懼等等情感支配人的行為;另一種道德論則主張知識是最能支配人的行為的美好的東西,因為它能使人辨別善惡,智慧是人最需要的援助〔27〕。前者被稱為情感道德論,後者即蘇格拉底的理智道德論。為了說明自己美德即知識的論點。蘇格拉底對情感道德論作了有力的批判。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滿足於情感道德論所導致的知善而不為、知惡而故犯,渾渾噩噩地得到快樂和避免痛苦。

蘇格拉底認為,道德行為需要選擇,面對各種現實的和可能的快樂和痛苦,人們總是選擇較大份量或程度的快樂,較小份量或程度的痛苦;當面對痛苦和快樂交叉的事情時,總選擇快樂超過痛苦的事情而避免痛苦壓倒快樂的事情。人們對快樂和痛苦作出選擇時必須對它們加以衡量和測度,這種測度本身就是知識,只有知識才能保證作出正確的選擇,保證我們獲得善的生活。因此恰恰是知識支配快樂和痛苦等情感,是知識構成美德的基礎。這樣,蘇格拉底明確宣稱,美德即知識。

蘇格拉底:善良是無知的人永遠都不會具備的能力

美德即知識是蘇格拉底整個道德哲學的主旋律,也是其人生境界學說的基石。在這一命題中,美德(arete)既指人的優秀品質, 也指任何事物的優點、長處和美好的本性,而知識則主要是指要能認識人自己的本性(physis),當然也包括對相關事物和善的本性的認識。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這一命題,包括“無人有意為惡”、“無知即惡”和知識的可教性幾個相互關聯的內容〔28〕。

首先,蘇格拉底指出,自願從惡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對大惡和小惡時也沒有人願意選擇大惡。人的畏懼和恐怖這兩種情緒可以理解為對惡的預見;人們所以會對預見惡產生畏懼和恐怖,就是因為無人自願遭遇惡、接受惡。蘇格拉底說:“對善的想望是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這一點上,是並沒有人比另一個人更好的。也沒有人想望著惡的”〔29〕。“沒有人自願趨惡,避善趨惡是違反人的本性的”〔30〕。在這裡,惡既指與善相對立的惡,也指與有益相對立的失敗。在蘇格拉底看來,知必然導出行,知識是德行的基礎。有知識而去為惡者是不可能的。為惡只能出自於無知。

其次,蘇格拉底認為,無知即惡。在他看來,如果沒有知識,人就會聽任主觀的武斷,或者為道聽途說、似是而非的意見所左右,或者為傳統習慣所左右。由此,人就不會有對善的追求而跌入惡的深淵。蘇格拉底甚至認為,有意說謊(或犯錯誤、失敗)優於無意。因為有意說謊至少表明說謊者有相應的“真知”,而無意說謊則屬於根本無知。前者是能為而不為,後者是不能為而不為。不能為而不為是無知、無力,其結果必定是惡;而能為而不為,表明人的行為不是隻根據已之責任而是根據更大的原則,故並不一定是惡。正因為此,蘇格拉底才一再強調,美德之有整體性,乃在於它們有共同的理性本性,即建立於知之上。

再次,蘇格拉底認為,既然美德的共同本性是知識,人的理智本性貫通在道德本性之中,美德就有可教性。人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各種知識和美德(二者是一個意思)。在蘇格拉底看來,智慧和知識能力是人人皆有的天賦本性,有些人缺乏美德是由於感覺的迷路和慾望的膨脹以至扭曲了人的理智本性,所以通過知識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復他們的理智本性,培植美德。

這樣,在蘇格拉底看來,要實現善,要通向人生的最高境界,關鍵在於獲取知識。一方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熟悉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瞭解事物的本性,只有瞭解了事物的本性,才可能按規律辦事,才可能有用、成功,即行善。另一方面,人們還必須充分認識善本身,要了解什麼是正義、虔誠、勇敢等被叫做善的美德,只有這樣,你才可能有意去從善而不至於無意中落入惡。正像色諾芬所記載的:“至於他自己,則願意不時地講講與人類有關的事情,研究研究什麼是虔誠的,什麼是不虔誠的;什麼是適宜的,什麼是不適宜的;什麼是公道的,什麼是不公道的;什麼是明智的,什麼是不明智的;什麼是剛毅的,什麼是怯懦的;什麼是治國之本,什麼是一個善於治人者的品質;以及其他的題目。他認為通曉這些事情的人是高尚的,對此一竅不通的人則完全可以說是不如奴隸。”〔31〕這就是說,要成為有美德的人就必須要懂得各種具體的美德。這樣,知識就成了人通向至善之路的一把鑰匙。

四、自知無知乃一切真知之始

蘇格拉底:善良是無知的人永遠都不會具備的能力

既然知識是美德的基礎,是通向至善的人生境界的鑰匙,那麼,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而非意見)呢?換言之,通向至善之人生境界的入口在哪兒呢?對此,蘇格拉底提出了他那句著名的口號:“認識你自己。”人只有充分認識自己的本性,瞭解自己是無知的,而神才是全知的,人才可能由無知到知,進而至真知,找到通向至善之路的入口。

蘇格拉底認為,求得真知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一無所知。也就是說,人們首先必須對自己以前獲得的那些外在的具體的意見進行充分的懷疑,然後才可能求諸自己內在的靈魂而獲得真知。對此,蘇格拉底在“申辯篇”中有這樣的說明:德爾斐神廟傳神諭的女祭司告訴凱勒豐說,蘇格拉底是人們中間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自己感到自己並不聰明,而又認為神是不會說謊的。於是他便到處找“有知識”的人談話,以驗證神諭。但結果是,他發現那些自認為有知識的人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知識,於是他問自己,他的聰明究竟表現在哪裡呢?他發現,“自己知道自己一無所知”才是他高於別人的地方。由此他得出結論,“自知無知”才是他的智慧所在。在這裡,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蘇格拉底的這種“自知無知”理解為一種謙虛或做作。實際上,它揭示了當人們把視野從天地而轉向人自己時,所感到的外在知識的無用性以及對自己本性的一無所知的狀態。在蘇格拉底看來,面對自己的靈魂,只有承認自己一無所知,才不至於妄自拿自己曾經有的各種意見來冒充關於人的真知,也才能認認真真去求得關於人類自身的知識,從而實現各種美德,以達到至善。

同時,蘇格拉底認為,“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人的智慧沒有多少價值,或者根本沒價值”〔31〕,人只能“愛”智慧。蘇格拉底明確地說:“智慧這個詞太大了,只適合於神,而愛智卻適合於人。”〔33〕這樣,在蘇格拉底看來,全智的神所擁有的智慧,人是不可能擁有的,人只有明白了這一點,即知道相對於全知的神來說,人是一無所知的,人才可能愛那真正的智慧,追求那真知,以便獲得相應的知。

蘇格拉底的知包括對事物的知、對善的知和對人本性的知。如果說關於事物和善的知是美德的基礎,是通向至善之路的鑰匙的話,那麼關於人自己本性的知則是通向至善之境的入口。人只有先懂得自己的本性,瞭解自己的無知,才可能進一步獲得關於事物和善的知識,以實現美德達到至善。人如果對自己本性一無所知,則必然導致惡。對自己本性的瞭解是其他認識的基礎。而人的本性就在於相對於神來說的無知。所以,在蘇格拉底看來,如果一個人要想有知,進而有德並最終達到至善之境,首先必須充分認識自己。“認識你自己”就是通向至善之境的入口。

蘇格拉底作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學家,不僅把哲學從天上拉到人間,而且通過強調人自知無知,通過對自己本性的洞察而獲取真知,“進而通過熟悉事物本性,認識各種美德而達到施行各種美德,以通向人生最高境界實現至善這一人生最高目的,建立起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的人生境界學說。蘇格拉底的從無知到知,從真知到美德,從美德到至善的人生境界論,在今天,仍不失其一定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