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失算”!富士康印度工廠:工人拒絕加班、組裝技術低下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人口紅利逐漸顯現。在這個時期,大批外企介於中國人口紅利的爆發,紛紛入駐中國。90年代,人們更是以“南下務工”作為一種工作時尚。數十年的人口紅利,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我國製造業的製造水平。然而,隨著我國經濟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曾經的人口紅利也在逐漸消失。一些外企為了節約企業成本,欲往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轉移。

郭臺銘“失算”!富士康印度工廠:工人拒絕加班、組裝技術低下

作為世界代工巨頭的富士康,在2018年年底就傳出其欲在印度辦廠的傳聞。春節期間,郭臺銘親赴印度考察,印證了這一傳聞。眾所周知,印度經濟水平低下,是世界上勞動力最廉價的國家之一。此前,富士康也曾在印度辦廠,那麼印度相比中國而言,真的有優勢嗎?其實不然。從人工支出成本來算,印度每位工人的薪資僅為1500元左右,這比中國工人成本低了三到四倍。在富士康賺到更多的錢,就得加班。然而讓富士康頭疼的是,印度的骨子裡從來沒有加班的概念。所以,很多工人寧願拿著很少的工資,也不願去加班。據消息稱,2015年富士康投資50億赴印度辦廠,如今看起來這50億是要“打水漂”了?

郭臺銘“失算”!富士康印度工廠:工人拒絕加班、組裝技術低下

再加上印度並沒有像中國這樣的組裝技術,使得富士康印度工廠的工作效率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舉例而言,中國富士康工人一天組裝上千臺iPhone,印度工人就只能組裝出數百臺。這對於出貨量龐大的蘋果來說,顯然是不夠的。從前文提到的組裝技術來說,富士康印度工廠也遠不及中國。蘋果庫克曾就“生產線是否會撤離中國”一事做出回應,其表示:中國有著最好的蘋果產品組裝技術,蘋果從來沒有考慮過將生產線撤離出中國。不僅如此,庫克在多次到訪中國,參考iPhone生產線後,也多次對中國的組裝技術表現出讚歎的態度。

郭臺銘“失算”!富士康印度工廠:工人拒絕加班、組裝技術低下

做電子產品,相信大家都知道“良品率”這個詞。其大致意思就是產品在出廠時的合格率。援引外媒報道,此前富士康印度工廠,印度組裝技術低下,工人技術層次不一,導致iPhone組裝良品率較低,該工廠曾一度面臨關門的窘境。當然,對於富士康在印度的失敗,也有人總結稱是印度人的“惰性”。印度人總是在掙完錢後去享樂,花完之後再來工作。如果事實真是如此,富士康能夠在印度崛起,才是真的稀罕事兒。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