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之后,市场“渠道上瘾症”能否治愈?

11月8日,《重磅!天津新房渠道费规范上限2.5%》刷爆地产圈。

腾讯房产从房地产业内消息人士处获悉,11月8日上午,天津住建委召开内部会议,讨论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并提出若干监管意见。其中,最受业内人士关注的一条意见为,建议天津新房中介机构调整渠道佣金点位,最高不得超过二手房佣金点位(2.5%)。据悉,相关政策或将在近期正式发布。


从多个信源获悉,目前天津部分新房中介渠道公司已开始与开发企业沟通重新签订渠道合作相关合同等事宜。


据网络流传出来的截图显示,天津某中介公司的内部工作群中,也发出“官宣”:

天津之后,市场“渠道上瘾症”能否治愈?


除上述渠道佣金政策外,本次会议提出的监管意见据悉还包括:

1)类住宅不能用住宅口径宣传,市建委将全面梳理排查,尤其是对商业办公立项的项目进行排查;

2)销售现场必须有非住宅的公示,广告不能有住宅属性的传播,比如商住、公寓等;

3)户型图不可以有餐厅,卫生间,样板间不可以按照住宅属性设计;

4)商业不可以采用包租返租的形式销售;

5)企业销售阶段,必须让客户知悉房屋为非住宅,签署相关知悉文件;

6)商品住宅不允许收取车位和装修费,曾经收取过的需妥善处理,不得引起社会不稳定。


以上具体政策细则及执行情况,目前尚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证实。

附:“内部人士”整理出会议要点:

天津之后,市场“渠道上瘾症”能否治愈?

天津有关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平稳市场。

其实渠道的问题不仅是天津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所有市场差的城市的问题。有业内人士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天津市场的确惨不忍睹,存在过渠道6个点、8个点、10个点的项目,甚至还存在渠道点位高达15%的个案,房企苦不堪言。

在眼下的地产市场游戏中,渠道,已经成了各楼盘卖出房子的主要通道。“在开发商的账面上,现在60-90%的房子是通过渠道卖出的。”一业内资深人士肯定地说。

最早地产圈说的渠道公司,多是发小广告的,书面的叫法是“派单”,再后来,楼市遇冷,找客户成了大难题,传统的营销手法纷纷失效,掌握着出售自家房子、换房信息的中介公司,就成了拥有最多客户的渠道。

很快,这个信源就成了地产市场的强势部落——手里有开发商需要的客户,就有了渠道费的议价权。一个区域多家楼盘,谁家支付的渠道费高,谁就能得到中介手中的客户。

渠道会损害买房人的利益吗?


市场上,一个楼盘阶段性降价20%,但10%流向了渠道,买房人就只能享受到10%。一些渠道公司垄断一个区域,把客户引向佣金比例高的楼盘,让买房人错过了真正的好盘。各个楼盘对于渠道的依赖,不仅损害了房企和买房人的利益,腐蚀了操盘人,更让楼盘内场销售人员养成了不用拓客的惰性。

房企把钱花在渠道,削减媒体费用,弱化品牌打造,有的楼盘房子卖完了,但市场品牌认知度几乎为零。

4P营销理论被归结为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宣传(promotion),而现在的市场,产品已经定了,价格又不能随便动,降价就被砸售楼处,在这种情况下,渠道的作用的确是有的。

但相应地,渠道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开发商依然有自己的销售团队,而且大部分城市二手房的客户并不能覆盖新盘需求。

1. 渠道必须高佣金。大部分渠道的点位都在2%以上,而这对于地价、资金成本都越来越高的开发商来说,的确很难承受。

2. 真渠道与假渠道,所有人都知道,渠道是真能带来成交,但这里大部分的客户其实都来自二手房门店,大部分城市都限购,现在的客户资源基本都被二手房门店掌握。

3. 渠道的定价权,在市场低迷期,渠道的客户也非常有限,这种情况下,谁给的钱多优质客户带给谁,这就造成了各项目之间的竞价。

4. 渠道存在对中介自身业务的打击!除了截客、洗客,真实的客户很大比例是来自二手房换房客户。

综上,市场不景气——开发商病急乱投医——渠道中介带客——项目直接高价比拼吸引渠道带客——高点位下,渠道中介不再开拓门店客户,而专心“洗客户”,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有句话叫做“存在即合理”,渠道确实是有用的,只是变成了“竞价模式”。

天津渠道规范上限的传闻,让业内为渠道佣金被限制而欢呼,这无疑是一记重拳,天津新房市场的“渠道上瘾症”可以有效被遏制,未来潜在的隐患也有可能被避免,也才能真正将选择的权利还给购房者自己,才能给天津市场创造良好生态。当然,具体的政策及实施办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