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信託違規被處罰 成高管“黑洞”

近日,天津銀保監局開出罰單,對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信託)做出行政處罰。

根據處罰信息顯示,因信託貸款管理不盡職、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天津銀保監局依據《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第九條,《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信託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第二條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四十六條,對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做出罰款人民幣5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接連被罰、踩雷 自營資產不良率達12.16%

記者梳理發現,這已不是北方信託今年第一次受罰。3月22日天津銀保監局公佈的罰單顯示,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因為違規發放房地產自營貸款、信託資金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就曾被罰款人民幣合計80萬元,並對相關責任人處罰5萬元。

除接連被罰外,近年來北方信託還多次踩雷。今年年初,上市公司ST新光發生債務違約,並對市場造成較大影響。根據當時上清所相關事件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8日,ST新光的違約債務中有2.1億元的債權人正是北方信託。

2018年11月粵泰股份陷入借款糾紛,並導致公司賬戶被凍結,控股股東的股權被凍結。數月後,2019年4月北方信託為粵泰股份提供了一筆63億元的授信規模,而就在一年之前2018年3月北方信託還曾為其提供過10億元的借款。

根據北方信託2019年4月29日公佈的2018年報顯示,2018年北方信託總營收錄得6.26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淨利4.19億元,同比微降1.18%。值得注意的是,北方信託的自營資產不良率高達12.16%,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不良資產的規模在6億元左右。

此外,北方信託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包立傑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於2019年5月被免職,目前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7月23日,經天津銀保監局委任,已由韓立新接替北方信徒總經理職務。

成高管“黑洞” 數位未能善終

另據中國網梳理,在包立傑被免之前,北方信託還有數任前高管未能“善終”。

公開資料顯示,北方信託於1987年10月經批准成立,註冊資本2000萬元,前身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信託投資公司,1994年更名為現名。並於2001年12月,與天津濱海信託合併。

早在北方信託成立初期,信託行業曾存在超範圍經營、擅自提高利率等亂象,也是在這一時期,公司第一任董事長梁建三被曝出現經濟問題,之後便漸漸淡出人們視線。

2001年,時值北方信託完成了與天津濱海信託的合併,行業的從業公司數也從早期的近5343家下降到60家,公司第二任董事長戚文福卻因貪汙受賄獲刑14年。

2005年信託業協會成立,同年北方信託第三任董事長、同時兼任總經理的霍津義,被實施“雙規”,後被移交司法機關,獲判無期徒刑。

2005年12月,作為北方信託當時實控人的泰達集團董事長劉惠文兼任北方信託董事長。然而,幾年過後,劉惠文在家中被發現在中自殺身亡,又一北方信託高層未能善終。

2015年9月,原本接替劉惠文出任董事長的徐世立退休,由徐世立繼任。但僅僅幾年過後,2017年6月,天津市委對王建東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嚴肅問責,並免去其職務並向全市通報。

2018年4月的公司董事會會議,只是推舉董事朱文芳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時間不超過6個月。另據北方信貸公佈的2018年年報,並未就董事長人選做進一步解釋。

就有關董事長人選問題,記者多次致電北方信託核實,卻得到了相關負責人不在的回覆,後續事宜我們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