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豹戰鬥機現在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胖熒俗談


當然有存在的必要,前不久解放軍空軍也組織了一次大型活動,那就是中國空軍成立70週年的開放日活動。在此次活動中,中國空軍展示了目前所列裝的各種戰機、無人機。在開放日活動中,一部分軍迷注意到。

在地面展出的,擁有強大對地攻擊能力一類的戰機,並非中國空軍目前較為先進的殲-16戰機。而是一名“老將”,那就是殲轟7A“飛豹”殲擊轟炸機。殲-16不參加地面展出的活動是因為殲-16作為空中飛行表演機,在飛行表演結束後,需要進行例行維護和檢查。因此它的部分任務由殲轟-7A這名“老將”代替。

很多人都知道殲轟-7A“飛豹”戰機,卻很少有人瞭解它所走過的歷程。本文就來詳細講一講有關殲轟-7A的那些事。殲轟-7戰機的研發目的是為了滿足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日益強烈的需求。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與越南在中國南海爆發了一系列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雖然中國海軍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仍然無法過遠的追擊越南海軍。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國海軍航空兵當時所使用的戰機,要麼航程過短、要麼載彈量不夠。

而如果過遠追擊越南海軍艦艇的話,很可能會遭到越南空軍的攻擊。因此,中國海軍便向上級提出,要求研發一款,載彈量大、滯空時間長且具有一定製空能力的現代化戰機。因此開發出了殲轟-7系列戰機。殲轟7“飛豹”戰機最開始在1992年就開始小批量交付給海軍使用,隨後便一邊使用、一邊升級修改,最終在1998年正式定型。於當年的珠海航展上亮相,在當年亮相時,引得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一致認為殲轟-7戰機是當時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所擁有的最強力的機型。

事實也是如此,殲轟-7戰機一經服役,便由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們駕駛,在我國的領海內開展例行的巡航飛行任務。其轉場航程高達3600公里,最大作戰半徑則為1600公里。相較於之前使用的殲-6、殲-7戰機,其航程遠、滯空時間長的優勢十分明顯。而本次航展展殲轟-7A型戰機,則是以最初的殲轟7戰機為基礎的升級版。主要在雷達和航電系統方面上進行了升級。

殲轟-7A型將雷達替換成了JL10A型多普勒雷達。並且在航電系統上,殲轟-7將原先傳統的儀表盤,替換成了彩色的顯示器,可以讓飛行員更加清楚、便捷的瞭解戰機執行任務時的各項數據。新的雷達可以讓殲轟-7A型戰機,能夠更有效、更遠地偵測到遠距離的海、空目標,對其實施打擊。不僅具備了更加先進的雷達,同時經過改進的殲轟-7A型,還可以搭載電子戰吊艙,實施干擾或者反干擾。

至於武器配備方面,就拿此次開放日的殲轟-7A型戰機的配備舉例吧。此次航展展出的殲轟-7A型,在機翼下方主要搭載的是一些訓練彈,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一些端倪。首先搭載的是殲轟-7A型主要的空中對抗導彈,PL-5C型近距離格鬥彈(開放日中為訓練彈)。在對地攻擊方面,搭載了雷霆二型精確制導炸彈,以及KD-88A型導彈。但殲轟-7A可以搭載一些反艦導彈,供打擊海上目標使用。

目前來看,殲轟-7A型將仍會在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中服役一段時間。雖然有了殲-16這種性能更好的多用途戰機,但是殲轟7系列的性價比更好。因此“老將”不老,尚可一戰!


雷姐的機械空間


不是有沒有存在必要的問題,而是絕大多數的殲轟7A都是2004年之後服役的,沒到壽命怎麼退?殲轟7目前有200多架,這個換裝壓力可不是一般大。



從技術上來說殲轟7是上個世紀80年代立項的,有相當多的技術指標參考的甚至是F-4E,比如多普勒脈衝雷達,“斯貝”渦扇發動機;放到今天已經完全落伍。殲轟7的低速機動性很差,不利於空中纏鬥,遇上正牌三代戰鬥機還是招架不住的。可以說殲轟7唯一的亮點就是載彈量大。

但最近服役的殲-16則可以執行殲轟-7的一切任務,還能做的的更出色。殲16不僅機動性遠勝殲轟7,載彈量航程上也比殲轟7更強。所以近幾年空軍大批採購殲-16,至今已有近百架入役。殲10C也買了不少,殲轟7A卻沒有新增一架,新開發的殲轟7B也未獲訂單。



殲轟7B採用了大量複合材料減重,航電雷達全面升級,但氣動性能沒有大的變化。603所在飛機氣動設計的積累和601,606所還是有差距的


殲-16空戰和對地都是一把好手

但是,你也不能因為它落後了就強制退役啊,美帝也沒到這麼敗家的程度吧?殲轟7現役數量超過200架,大多數還是2004年之後服役的,結構壽命遠遠未消耗完。這200架要用殲-16全部換裝的話,按6000萬美元一架是多少錢?200架的後勤體系推到重來又是多少財力人力?所以殲轟7壽命未到,該大修大修,該維保維保,怎麼著也得消耗差不多再琢磨換吧。你看空中自衛隊最早那一批F-15J都30多年機齡了,不也還服役呢麼……



所以能用還是湊合用吧,君不見空軍哭窮用的都是殲7麼……

玩笑歸玩笑,200架殲轟7到了戰場上,投射能力還是比較恐怖的。將來可以考慮在作戰序列中擔任第二梯隊,在殲20,殲11B,殲16,殲10撕破敵方防空網後,再由殲轟7深入敵方縱深進行打擊,依靠體系發揮自身長處,做到物盡其用。


紙上的宣仔


您好,這個問題由東北講武堂為您解答。從作戰的能力上看,殲16的戰鬥力肯定要遠遠超過飛豹的。不過目前來看,雖然飛豹已經停產,但還是有他的用武之地的,暫時不會退役,估計會用到壽命終止的一刻。

首先是產能的問題,沈飛現在的任務量很重,已知需要生產的機型由殲11,殲16,殲15等機型,此外還有五代機FC-31的研製,改進任務和其他機型的後續改進工作。殲16的產能短期內無法滿足空軍和海軍的需求。

目前正在服役的飛豹基本上以改進型為主,由於使用綜合化的先進航電系統,並配備了包括反輻射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在內,多種較為先進的對海對地精確制導武器。現在的飛豹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在南海方向,掛副油箱接近3000公里的航程,配合鷹擊81反艦導彈,飛豹的作戰實力是夠用的。

其次,飛豹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便宜,皮實100%國產化的零部件。南海方面,環境對飛機損耗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溫度、溼度、鹽度這些問題上,飛機的防腐蝕設計並不只是涉及到塗料,而是牽涉到結構和設備的具體設計等環節,從性價比的叫來看,飛豹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工業之風


殲轟-7是我國於1973年開始研發,1988年試飛成功的戰鬥轟炸機,其研發初衷是滿足我國遠程航空戰備巡航的需要,是一款具有重要意義的現代化戰機。

隨著近年人民空軍隊伍的壯大,不斷有新的戰機加入空軍隊伍,各種性能更高,巡航半徑更大的戰機陸續服役,“飛豹”頭頂的光環漸漸褪去,而其中規中矩的氣動也讓很多人產生廉頗老矣的錯覺,有許多人質疑其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飛豹戰機尚在青年)

實際上,飛豹是一款相當“年輕”的飛機,該機研發歷經18年風雨,設計總師在1983年就提出了“二十年不落伍”的口號。該機自1998年定型至今僅有20年時間,許多機體生產年數只有十幾年,尚處於青年時代。處於研發成本與效用等多方面的考慮,軍方往往會將一個型號戰機的潛力“壓幹榨淨”才予以退役。在其服役途中,會根據自身需要予以改進,令其更加適應戰場。20年時間在我們看來也許很長,但對於一款現代軍機來說,服役20年顯得稀鬆平常。以我們熟知的f-15為例,1976年正式服役的f-15至今已經飛翔了42年;而近年活躍在敘利亞戰場的蘇-25攻擊機,服役於1984年,部分參展的戰機甚至參加過阿富汗戰爭;而某些國家仍在使用的米格-21更是“年過半百”。與他們相比,飛豹還十分年輕,仍有利用價值。

(f15服役已有42年)

也有人質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技術水平,是否還適用於現代戰爭?答案是當然的。飛豹服役這十幾年見,並非一成不變。不斷的現代化改裝令飛豹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如我們所知,1974年的f-15與如今的f-15有著天壤之別,服役之初的飛豹與今天的飛豹也有著天壤之別,再加上隱身時代不對稱戰場的效費比問題,像飛豹這樣的“炸彈卡車”仍有大顯身手的舞臺。

(炸彈卡車仍有它的舞臺)


區域拒止


其實在今天的海空軍編制裡,中國已經擁有了很多具有對海能力的作戰飛機,其中有些還是優秀的多用途戰鬥機,比如進口的蘇-30MKK和自研的J-11B,J-10B和J16,從飛豹出現的目的來說,飛豹已經擁有了許多領先自己一代的接班人,但是JH-7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由於當時主力的轟五轟六沒有超音速能力,而防空導彈的出現使得這些老舊的轟炸機難以保證生存,可以超音速飛行的強五又只有1500KM的航程,無論是打擊敵軍的陸地還是海面目標都面臨諸多限制,這時蘇聯的SU-24和美國的F-111都通過低空超音速突防的方法顯示出強大的支援和生存能力,因此海空軍都迫切希望擁有一款兼具空戰和對地能力而且能夠超音速,航程較遠的雙重任務機來為自己的友軍提供強有力的空中支援。

中國空軍蘇30

JH-7“飛豹”和各種配套導彈的出現,使海空軍的對地對海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可以說是中國空中力量現代化的重要一步,即使在擁有蘇34和蘇30的當下,俄軍的蘇24和蘇25依然沒有退役,並且在中東地區展示出了寶刀未老的作戰能力,同年代出現的歐洲狂風戰鬥機也依然活躍在戰爭前線,可見JH-7這樣的飛機並沒有被時代完全淘汰,依然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飛豹戰機,數量上很可觀

嚴格來說當今中國具有先進對地對海支援能力的作戰飛機只有J-10,J16和蘇30,J-10的載荷較低,航程偏短,雖然在完善的電子設備支持下擁有不俗的多用途能力,但始終不能完全取代飛豹,而J16和蘇30數量不足,也難以很好的發揮作用,飛豹的存在對於中國來說仍是必要的。在軍備競賽激烈的當下,人們很容易對與先進戰機存在代差的戰機產生質疑,縱然飛豹難以比擬F-16和颱風陣風這樣優秀的多用途戰機,但其實從中國的戰略角度來考量,飛豹是不可替代而且仍能發揮作用的戰機,假設阿根廷擁有飛豹,則馬島已經收入囊中。飛豹落後是事實,但在存在必要這種關係到戰機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上,飛豹還是有資格繼續存在的。


馬尾辮班長


飛豹,是國內軍工研發的超聲速戰鬥轟炸機,主要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打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

作為戰鬥轟炸機,飛豹包括改型機機長21米,機高6.22米,空重14.5噸,最大起飛重量35噸,實用升限15.2千米,有10個外掛架,最大載彈量8-10噸,作戰半徑1650公里,最大航程3650千米。

從這個指標性能來分析,飛豹特別是飛豹A型戰鬥轟炸機,目前依然堪用,能攜帶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和鷹擊系列空艦導彈,以及各類精確制導彈藥實施對地對艦攻擊,並具備一定的空中自衛能力。

飛豹及改型,具備晝夜全天候投放精確制導武器,防區外攻擊和反輻射攻擊等強大功能,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在戰時依然堪用的強有力武器。

當初,飛豹是為對付敵方水面作戰艦艇,配合海軍作戰而研發的,其改型飛豹A出來後,空軍很滿意也採購了,主要負責對地精確打擊。

海航飛豹則打擊水面艦艇為主,常態下即可掛載4枚鷹擊83K空艦導彈,外加4枚空空導彈,載彈量相當驚人,戰鬥力也相大強大,目前看除了最新型的殲16外,飛豹A依然是強大的對地、對海精確打擊的有力空中平臺。

飛豹戰鬥轟炸機,還是可以用的,戰時依然具備強大的對地和對艦打擊能力,當然,隨著殲16這款性價比更高的戰鬥轟炸機的服役,飛豹基本型就顯得式微了,退出現役是遲早的事,但飛豹的改型還將服役相當長時間。

總之,隨著殲16戰鬥轟炸機的服役,飛豹基本型將逐漸退出現役,但飛豹A型戰鬥轟炸機,依然可以堪用,還沒那麼快退出現役,仍然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對地特別是對艦打擊的主力戰機。

關注作文作者,悟空問答包括頭條號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創作品,選擇“國平軍史”不會有錯,每天與您快樂分享軍史知識,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發表您的高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13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咱家裡是有礦嗎?殲七戰鬥機和殲八戰鬥機都還沒退完。怎麼會想著不要先進半代的飛豹了。飛豹再服役10年到15年,一點問題都沒有。再怎麼著,肯定也會比殲七和殲八要晚退役。繼續生產飛豹當然是不明智的,但是把現有的飛豹給扔掉也是不合理的。


圖一:傳說中的隱身飛豹。

我國還有數百架殲七戰鬥機,還有一些殲八II戰鬥機。殲七戰鬥機沒有打中距彈的能力。殲八二戰鬥機的機動性也就那樣了,勉勉強強好過人操火箭。而且殲七戰鬥機和殲八戰鬥機的腿都很短。殲七就是機場圍牆保衛者。看起來又瘦又長的殲八好像很大,然而航程也不遠。

飛豹可以客串制空戰鬥機使用,攜帶霹靂十二中距空對空導彈和霹靂八近距空對空導彈。殲七和殲八號稱的多用途,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好過沒有。這兩者的低空飛行性能很差,而且載彈能力也很低。真的是在空戰的時候,殲七和殲八未必打得過飛豹。對地攻擊和反艦攻擊就不用比了,這是飛豹的強項。


圖二:當年飛豹差點變成一種並列雙座飛機。

飛豹並不是一種戰鬥機,而是一種戰鬥轟炸機。它比殲七和殲八的第一個優勢就是多用途。飛豹是目前國產低空突防能力最強的戰機之一。即使殲10C這麼先進,但是掛同樣多的彈就沒有飛豹飛得遠。殲16的攻擊能力更強,但還在生產之中,目前還不可能完全替換飛豹。就是誰也沒有他低空攻擊有優勢。

飛豹採用的是渦扇發動機。殲七和殲八採用的是渦噴發動機。渦扇發動機比渦噴發動機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省油。在進行遠海巡航的時候,殲七殲八甚至是殲十,都不能長時間的執行遠程護航任務和巡邏任務,飛豹是沒問題的。中國加油機數量相當少,在實際執行遠海巡邏任務的時候,用的機會很少。



圖三:飛豹仍然是一種還能用的戰鬥轟炸機。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會退役的戰機。取代飛豹戰機,最佳選擇就是殲16。當殲16和殲20生產足夠數量的時候,飛豹就可以下崗了。飛豹畢竟是二代機的底子,再怎麼改也打不過殲16。更不可能跟日本的F-35對抗。飛豹肯定是一個大功臣。當有一天飛豹功成身退的時候,也就是我國已經全部裝備四代機和五代機,成為世界最強空中力量的時候。老兵不死,只會逐漸凋零。


厲兵


老兵不死,只是漸漸凋零。

飛豹是航工工業西飛研製的一款雙發雙座重型殲擊轟炸機,其定位與美國的F111、蘇聯的蘇24、歐洲的狂風相同,都是一款以對地打擊為主的戰鬥轟炸機。

飛豹其貌不揚,但是在我國軍用飛機研製歷史上地位顯著,它是我國第一款具有完整精確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戰術飛機。飛豹於1988年首飛,1998年完成全部試飛科目,可謂是“十年磨一劍”。

說起飛豹的身世,還真是有點坎坷。飛豹最早於上個世紀70年代立項,最初是當做轟-5的後繼型號研製,但是由於改革開發後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經費的缺乏使得飛豹項目瀕臨破產。後來在最高首長的指示下獲得了1億元的研製經費(當時可算是天價),飛豹項目才起死回生。

上面這張圖片很奇怪是吧,竟然是與F111、蘇24相似的並列座艙飛豹。當然,這張照片是PS的,我國從來研製和裝備過並列座艙的飛豹。但是這張PS照片卻值得一說,因為這涉及飛豹的一段歷史。飛豹最初是由海空軍共同投資的項目,由於海空軍雙方不同的要求,產生了一些研製思路上的差異。空軍希望是並列座艙,這樣在執行對地任務時效率更高;海軍希望串列座艙,這樣阻力更小、氣動性能更佳。最終總參拍板定為“一機兩型,雙座先行”,但實際上空軍此時因為決定與西方國家對強5進行現代化升級,已經放棄了轟7項目。

但是海軍方面由於迫切的遠程反艦打擊需求,繼續推進飛豹項目。所以1998年定型後,飛豹首先裝備了海軍航空兵。飛豹的列裝,使得海軍獲得了可靠地遠程精確反艦打擊能力。“飛豹”戰機擁有7個外掛點,除機腹掛點主要掛載副油箱之外,機翼下4個掛點可以掛載4枚YJ-8系列空艦導彈。由於飛豹出色的遠程反艦能力,前幾年阿根廷向我國求購一箇中隊的飛豹戰機和配套的武器彈藥,但是外交部門顧忌此舉會損害英國及歐盟的關係,這筆交易泡湯。飛豹戰機除了擁有可靠的反艦能力外,採用兩臺英制“斯貝”渦扇發動機(以及後來的渦扇9)使得該機航程遠、滯空時間長,在海航的蘇30成軍之前,飛豹還承擔了海空巡邏的任務。

飛豹戰機服役表現出色,得到了海軍的肯定,該機在打擊靈活性上遠優於笨拙的轟-6D,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撐起了海航的近海打擊體系。而空軍此時也看到了“飛豹”的優秀表現,遂決定和海軍共同投資開發“飛豹”的改進型殲轟-7A戰機。

海軍型殲轟-7A於2004年服役,空軍型則在2005年交付。雖然外觀上變化不大,但新飛豹從材料到設備的升級可謂是脫胎換骨。圖為殲轟-7A展示外掛武器,可以看到多種國產空地導彈以及制導炸彈和吊艙。即便此時我國已經引進了多用途戰鬥機蘇30MKK,但是較為先進的航電系統和豐富的精確武器彈藥,使得殲轟7A的對面打擊能力甚至還好於蘇30。

而且殲轟7A憑藉較為先進的航電系統和出色的掛載能力,在加裝了大功率電子戰吊艙後,搖身一變成為我國第一種電子研製戰機,軍迷戲稱為“咆哮豹”。

物美價廉的飛豹總共在海空軍裝備了約200架,軍方對飛豹比較滿意。於是西飛方面再接再厲推出了殲轟7B這個型號,從上圖這架殲轟7B的原型機來看,外觀並沒有做出重大變化,但是複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提高,使得該機的重量進一步下降,載荷航程性能進一步提高。而且殲轟7B採用了線傳飛控和更加先進的航電系統,可以掛載我國鷹擊-12等新型精確彈藥,作戰能力進一步提高。

可惜,殲16的橫空出世使得殲轟7B曇花一現。殲16承襲蘇27家族良好的平臺性能,更以一臺大功率有源電掃雷達為核心的四代機級別的航電系統,再加上可以掛載琳琅滿目的國產精確彈藥,殲16無論是制空還是對地,都要遠遠好於殲轟7B(當然,價格也遠遠超出)。經費充裕的中國軍隊不再扣扣索索的過日子,攻防兼備的殲16就順理成章的接過了飛豹的崗位。新人勝舊人,我們用先進的新銳裝備替換老舊裝備,該值得高興才是。

況且,受制於當時我國技術水平和各方面條件限制,飛豹遠不是一款盡善盡美的飛機。飛豹沒有采用前緣襟副翼等手段,使得其低空性能不佳,作為一款以對面打擊為己任的戰轟來說,低空性能不佳絕對是一個致命缺陷。而且飛豹採用前後座艙延時彈射的方式,彈射成功率不高。兩者綜合,飛豹的事故墜毀不再少數,而且因故犧牲了雙位數的飛行員,甚至包括一名師級領導。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軍工方面的突飛猛進使得很多並不是很老的裝備迅速成為“過氣網紅”,飛豹也遭到了這樣的不幸。如今,殲20、殲16、殲10C、蘇35才是廣大軍迷的心頭肉,至於老飛豹,從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作為入坑時間較早的軍迷,筆者心想這才幾年的功夫,當年對著雜誌開頁上的飛豹還流口水,如今都開始嫌它水平落伍了。當然,作為中國軍迷,我們應當為這樣的“新人勝舊人”感到欣慰,這樣的更新換代,背後是中國空中力量脫胎換骨的提升。

勤勤懇懇、老而彌堅的飛豹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有!飛豹的落伍主要表現在其空戰能力差,在高強度的空中對抗中生存能力低。但是目前中國已經擁有殲20、殲16、殲10C、蘇35這樣的頂級戰機,在這些戰機依託日漸強大的體系能力奪取制空權和掃除地方重要防空系統後,載荷航程性能優秀的飛豹可以發揮其優勢執行防區外精確打擊、反艦攻擊、戰場遮斷甚至近距離空中支援等任務,簡單的說,就是充當“炸彈卡車”。在目前我國空中攻勢力量還不足的當下,近200架的重型戰鬥轟炸機仍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還是有一定需要的,但意義不大了。

現代化的空中戰爭,戰機的數量並不是必須的,更重要的是投放彈藥的能力、命中率以及自己的生存力。

打個比方,你用100架飛豹去對20架F22,可能連敵人在哪兒都沒看到就全被擊落了。

飛豹最大的問題,是空戰能力弱。雖然也可以發射對空導彈,但空戰能力和現代化多用途戰鬥機無法相比。自然也可以改進,但畢竟最初設計過於老舊,改進的意義不大了。

飛豹空戰能力弱,就只能在己方戰鬥機掩護下攻擊。

或者協同主力戰機做次要目標的攻擊。

然而,一旦空戰爆發,戰鬥機需要爭奪制空權,分兵保護飛豹的可能性較小,也沒有必要。

至於攻擊次要目標倒是可以執行的,但仍然存在飛豹生存力的問題。

同時,飛豹只能攜帶5噸彈藥,殲16則可以達到12噸,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殲16還有很強的空戰能力,自己就可以完成空戰和轟炸任務,是飛豹無法相比的。

總體,目前飛豹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隨著現代化戰機殲10、殲16、蘇35大量裝備,飛豹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2017年3月,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稱飛豹已經正式停產。


薩沙


雖然中國空軍主要作戰任務以國土防空為主,不過考慮對地、海面戰場的支援,空軍對對地攻擊也比較重視,隨著防空體系的發展,特別是防空導彈的出現,讓這些飛機的作戰效能迅速下降,不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弱點,地面防空導彈系統和截擊機主要依靠雷達來發現目標,對於前者來說受地球曲率影響,對低空目標探測距離較近,而受當時數據處理系統的影響,截擊機的雷達也難以探測地面雜波背景下的目標,不過在低空高速突防也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在複雜地形條件下,飛行員由於視野變差,難以及時發現地形障礙,容易撞山。不過隨著航空電子系統的發展,出現可以及時發現地形障礙的地形跟隨雷達,其與飛控系統相交聯,可以自動完成低空突防飛行,大大提高了飛機低空攻擊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具有代表性的飛機就是美國的F-111和前蘇聯的蘇-24,其中F-111利用其較為完善的航空電子系統在低空突防成功避開了越南防空系統的攔截,顯示了較強的的作戰能力。

“飛豹”戰機航程遠、作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等特點,特別是全天候超低空打擊能力是海航喜歡這款戰機的重要原因。

其次,目前中國瀋陽飛機公司生產的殲16戰機數量不足,不足以全面替換掉飛豹戰機,要想全面替換最少要3-5年時間。

而且,殲16戰機的造價太高,大批量裝備的可能性不大,勢必會形成與飛豹戰機的高低搭配,就像99式坦克和96式坦克一樣的局面。畢竟客觀的說,飛豹戰機雖然是2代半的機身結構,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改進,飛機的對地打擊能力完全能應對目前的軍隊的需求。所以結合以上幾點,飛豹戰機必定會在軍隊中繼續服役一段時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