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醫“破冰”法國最大醫院

岐黃之道,源遠流長。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指出,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毗鄰港澳,處在中醫藥對外交流前沿的廣東,在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方面不遺餘力。去年,由廣東省政府新聞辦指導、南方日報策劃的“岐黃海蹤——中醫藥文化全球深調研”活動走進北美和東南亞,探索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徑。今年,岐黃海蹤第二季——“嶺南中醫藥文化歐洲行”走進法國、瑞士、德國,將嶺南獨特的中醫藥名片帶入歐羅巴大陸,開啟中西醫對話與交流。相關調研報道今起推出,敬請垂注。

广东中医“破冰”法国最大医院

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中醫骨傷科負責人齊偉(左)為體驗者推拿。許雋 攝

“沒想到法國人對中醫食療養生這麼關注。”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學科帶頭人陳瑞芳感慨不已。

10月29日,“嶺南中醫藥文化歐洲行”第一站落地法國巴黎,廣東省中醫藥專家在巴黎索邦大學醫學院內,與到場嘉賓展開一場“中西醫藥文化對話”沙龍,並舉辦了健康養生講座和名醫義診等活動。讓陳瑞芳意外的是,養生保健講座幾乎座無虛席,“我可以感受到法國市民對中醫養生知識深深的渴望”。

合作▶▷

中西醫攜手攻關多種疾病

深秋的巴黎小雨紛紛,寒意甚濃,索邦大學內的這場中醫藥文化活動吸引了數百巴黎市民參與。

會場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之,盡服之”,廣東中醫藥文化展以葛洪《肘後備急方》啟發屠呦呦低溫提取青蒿素的故事為引,介紹嶺南中醫藥為人類健康作出的貢獻,吸引了眾多法國觀眾駐足。會場內,一場關於中西醫的對話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

“今天的活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法國中法中醫藥中心主任阿蘭·堡梅洛教授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醫可以為我們的生活質量帶來改善,國際醫學界已經就此達成共識。我們非常希望藉此加深與廣東中醫藥的合作和發展。”

當天,首個法國華裔國會議員陳文雄專程趕到現場。他指出,中法在中醫合作交流上淵源深厚,巴黎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個中國以外的中醫藥研究中心,中醫已經進入索邦大學的教學研究項目,拉丁語和法語的中醫術語詞典也已經出版,“相信只有更多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才能達到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共同目標”。

奎諾教授來自法國喬治·蓬皮杜歐洲醫院,4年前開始學習中醫。他在沙龍現場給身邊朋友把脈的場景,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奎諾告訴記者,他覺得中醫非常有趣,令人印象深刻,中西醫有很多地方可以相互借鑑。“我認為,未來歐洲的醫院可以嘗試開設中醫科室,從而讓歐洲人理解和接受中醫療法。”

事實上,中醫在法國,已經“破冰”進入當地最大的醫院也是最古老的公立醫院——皮提耶—沙普提厄醫院。巴黎索邦大學醫學院教授馬克·多梅爾格同時也是皮提耶—沙普提厄醫院的婦科醫生。他介紹,在孕婦的圍產期疼痛問題上,西醫與中醫藥學的結合,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治療策略。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通過針灸干預可以讓孕婦的疼痛降低50%。“每一個接受中西醫結合療法的孕婦,可以因減少休假帶來312歐元的社會效益。”

法國民眾對中醫的熱情超乎廣東中醫藥專家的預料。“原本以為法國人會聽不懂,沒想到他們全程都在認真記錄,講座結束後還追著我要養生書籍和視頻資料。”陳瑞芳的健康講座以中醫食療為主,並現場演示了八段錦,大受歡迎。

義診現場同樣火爆,對於針灸、推拿等中醫外治手法,參與市民排起長龍,躍躍欲試。“有好幾位法國市民在接受嶺南陳氏針法治療後,都來諮詢是否可以到中國學習。”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主任陳秀華告訴記者。

瓶頸▶▷

中醫合法地位仍需努力

“在法國,願意看中醫的人越來越多。我每週出診兩天,來看病的基本都是當地人,看中醫需要自費,診費也比普通醫生高,但這些人仍然接受,說明他們真的認可中醫。”上世紀90年代就到法國開講中醫課的簡柳軍,如今是法國暨美國際協會會長,在法從事中醫藥工作接近30年。他指出,法國民眾對中醫、草本植物療法的接受度比較高,“比如中醫的拔火罐,在法國也被稱為‘祖母醫學’,法國人說他們感冒或拉肚子,祖母就會給他們用這種方法治療”。

作為現代醫學的發源地之一,法國主流醫學界對中醫藥一向比較謹慎。不過,這一態度也在逐步鬆動。簡柳軍介紹,早在2005年,巴黎第十三大學就開設有大學文憑的中醫課程;到2015年,巴黎索邦大學醫學院也開設了中醫文憑課程,接受具有西醫資格的學生學習中醫。“法國主流醫學界在慢慢認識到中醫的長處,皮提耶—沙普提厄醫院神經科是該院最大的科室,他們的醫生也請我去給腦腫瘤術後病人教授太極拳。因為這些病人術後出現了喪失平衡、行走困難等情況,太極拳能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

1993年,簡柳軍在巴黎註冊成立了一家中醫武術學院,至今已培養了上萬名學生。“政府沒有開辦大學教育形式的中醫學院,法國中醫學校大多為私立,以再教育的形式舉辦,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中醫。”

不過,法國政府對經過中醫學校學習或來自中國的醫生開辦的診所,態度比較“曖昧”。簡柳軍介紹:“法律上不允許,但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曾經就有中醫師被西醫鄰居告非法行醫,最後很多患者去法院支持中醫師,法官判了無罪釋放,但不準這位中醫師再行醫。”

“法國規定,只有具備西醫資格的人才能進行針灸治療。目前,法國10000多名具有針灸執業資格的醫生中,華人醫生比例不到50人。”中法中醫藥中心副主任劉炳凱告訴記者,受制於語言等難關,中醫師要在法國拿下西醫資質很不容易。而只有經衛生部註冊的醫生開展針灸治療時,醫保才負擔最低費用。有補充私人醫保者,也會有一些補助。

中藥在法國也同樣受到嚴格限制。“對待中藥材的政策是隻能以單味草藥的形式賣給病人,混合在一起賣給病人就不合法。”簡柳軍介紹,以前,法國病人只能去安道爾、比利時、荷蘭或者英國買中藥;現在,除了政府嚴格規定不準進口的麝香、犀角、麻黃等藥材外,常用的草藥基本上都能夠在法國買到。

“隨著越來越多西醫在學習瞭解中醫,中醫在法國慢慢融入主流醫學界是可以預見的。”簡柳軍認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應學會揚長避短。比如針對腫瘤、抑鬱症等優勢病種,要充分發揮中醫的優勢。此外,中醫擅長治未病,未病先防,在法國很有市場,如中醫食療、氣功、太極拳等。

劉炳凱對此也表示認同。他在當地大學的藥膳專家講座特別受歡迎,“廣東以藥膳養生知名,以此作為突破將能打造出嶺南中醫藥走出去的名片”。

■對話

中法中醫藥中心主任阿蘭·堡梅洛教授:

中醫療效仍需科學評價體系

皮提耶—沙普提厄醫院是巴黎最古老的公立醫院,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也是法國最大的醫院,以心臟科、精神科等專科聞名。2015年,在中法中醫藥合作委員會框架下,皮提耶—沙普提厄醫院與江蘇省中醫院合作開辦中法中醫藥中心。這是第一家由兩國政府支持成立的中醫藥中心,被納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國際合作項目。

阿蘭·堡梅洛教授是皮提耶—沙普提厄醫院腎病科醫學權威,同時也擔任中法中醫藥中心主任。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他詳細講述了中西醫在這間古老醫院碰撞出的“火花”。

南方日報:皮提耶—沙普提厄醫院為何要引入中醫,有哪些初步成果?

阿蘭·堡梅洛:我們一開始的路線圖是想確定一個新的醫學研究和醫藥創新的途徑。我覺得,到目前為止,這個目標已經實現。目前,我們中心已經開展多項關於中醫的臨床研究項目,包括針灸對孕婦腰背疼痛的治療、氣功對戒毒的作用等。國際醫學界已經逐漸有了共識,在治療慢性疾病過程中,(中醫)新的治療方法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我說的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阿蘭·堡梅洛:我們醫院設有普通針灸門診,每週開診一次,由於排隊病人眾多,需要提前6個月預約。包括神經科、腫瘤科、中醫門診、住院病人等在內,每月在這家醫院接受中醫治療的病人有100多例。但我們中心的目的,並不在於用中醫治療了多少病人,而是希望在主流醫學界發出聲音讓大家聽到,進而影響其他醫療機構,提高中醫影響力。

南方日報:中醫在法國醫學界的地位如何?

阿蘭·堡梅洛:中醫診療在法國佔的比重仍非常非微小。作為現代醫學發源地之一,法國主流醫學界對中醫藥仍持觀望態度。中醫進入公立醫院已是“破冰”行動。但事情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在關注中醫比較擅長哪些疾病。巴黎也有衛生機構在進行非藥物療法研究,中醫的非藥物療法非常具有優勢。

南方日報:中醫進入法國目前還面臨哪些瓶頸?

阿蘭·堡梅洛:首先是語言的問題。目前很多對中醫的解讀和應用文章已經翻譯成英文,但對法國醫生來講,如何及時瞭解到最新的中醫醫學信息仍是個難題。第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中醫對於一些治療方法缺乏科學明確的描述,這對中醫在西方的發展不利。第三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中西醫結合過程中,如何對中醫的療效進行科學評估,如何上升到理論層面進行闡述,如何驗證其可重複性。

南方日報:您覺得未來中西醫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合作?

阿蘭·堡梅洛:我覺得,一方面是在教學方面,可以合作培養一些醫生,尤其是讓法國年輕醫生去學習中醫,這對推動中醫藥傳播作用巨大。另一方面是在臨床試驗和研究,兩方面都有很好的前景。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嚴慧芳 許雋 邵一弘

策劃:劉江濤 陳韓暉

執行:王會贇 盧軼 嚴慧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