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进行时|火龙果,种在黄河岸边也很“火”

秋收进行时|火龙果,种在黄河岸边也很“火”

游客在大棚里采摘火龙果。

一根根青绿色的枝条,从一米多高的支架上垂下,枝条末端,有的挂着金黄色的花,有的则是拳头大小的果实。这是东明县森禾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火龙果大棚里的景象。今年国庆假期,附近很多居民到此采摘火龙果。如今在东明县,“南果北种”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乡村旅游。

东明是黄河入鲁第一县。火龙果等不少热带水果在黄河岸边扎根,跟返乡创业的“归雁”密不可分。东明县森禾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何建,大学学的是农学,他2007年毕业后去了北京一家农业公司,从事农业和园林方面的工作。

借助在北京8年积累的经验和资金,2015年,何建决心回到老家东明县创业。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传统的白心火龙果只是单纯的甜,而红心火龙果除了含糖量高,香味更浓。

当年,何建跟人合伙,投资50多万元,在东明县渔沃街道曹庄社区建起一个6.5亩的高标准钢架大棚,栽种了2亩红心火龙果大苗,算是试种。第二年,火龙果产量达到1500斤,这给了他们很大信心。随后,他们发起成立合作社,并新建多个高标准大棚和联栋温室。除了火龙果,还开始试种木瓜、莲雾、芒果等热带水果。

目前,森禾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火龙果基本进入盛果期。何建说,在福建、海南等地,火龙果最高亩产可以达到9000斤,在北方栽种3年以后进入盛果期,产量是6000斤。

“北方昼夜温差大,夏季棚内温度四五十度,晚上20多度,这样有利于糖分积累。此外,由于是本地产销,可以接近完全成熟时采摘,这样吃起来也比南方的口感好。”何建解释说,北方种植这种热带水果也有优势。

“只要不低于5℃,火龙果就不会产生冻害。通过几年摸索,现在不需要增温设施,也能确保火龙果安全越冬。”目前,合作社在火龙果的温度控制、水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何建等人摸索出的“南果北种”技术,不断向周边复制。位于渔沃街道高满城村的东明倍佳惠农业生态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后,发展起70多亩大棚火龙果,依托的是何建提供的技术支持。

“为了解决销路,我们提前联系好了本地水果营销商。没想到,长出来的火龙果都不够采摘的。国庆节前,一家企业一次就组织了100多人来采摘,把果树摘得精光。”倍佳惠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胡玉彬说。

目前,森禾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各种热带水果大棚达到80多亩,依托现有基地,公司计划三年内把园区建成集特色水果采摘、农业技术培训、返乡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农村大众报记者 李 伟

通讯员 王恩标 代 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