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半導體特種氣體廠商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10月23日,上交所披露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3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特種氣體供應商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特股份”)首發通過。

4月12日,華特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獲上交所正式受理。根據招股書,華特股份本次擬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300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擬募集資金4.5億元用於氣體中心建設及倉儲經營項目等。

這家半導體特種氣體廠商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實現近20種產品的進口替代

資料顯示,華特股份成立於1999年,2017年曾於新三板掛牌上市,2018年4月終止掛牌。其主營業務以特種氣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核心,輔以普通工業氣體和相關氣體設備與工程業務,其生產銷售的的特種氣體主要包括高純六氟乙 烷、高純四氟化碳、高純二氧化碳、高純一氧化碳、光刻氣等約230餘種,普通氣體10餘種。

據介紹,特種氣體是隨著電子行業的興起而在工業氣體門類下逐步細分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環保、醫療等領域。目前在我國的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高端應用領域中,海外大型氣體公司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華特股份的高純六氟乙烷、高純四氟化碳、高純二氧化碳、高純一氧化碳、光刻氣等主要產品均面向半導體領域,報告期內(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6月)半導體領域在特種氣體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65.57%、62.73%、59.97%和65.47%,是其特種氣體最主要的應用領域。

招股書顯示,華特股份是國內首家打破高純六氟乙烷、高純三氟甲烷、高純八氟丙烷、高純二氧化碳、高純一氧化碳、高純一氧化氮、Ar/F/Ne混合氣、 Kr/Ne混合氣、Ar/Ne混合氣、Kr/F/Ne混合氣等產品進口制約的氣體公司,並實現了近20種產品的進口替代。

此外,華特股份的Ar/F/Ne、Kr/Ne、Ar/Ne 和 Kr/F/Ne等4種混合氣於2017年通過全球最大的光刻機供應商ASML公司的產品認證,目前華特股份是我國唯一通過ASML公司認證的氣體公司,亦是全球僅有的上述4個產品全部通過其認證的四家氣體公司之一。

招股書還指出,華特股份實現了對國內8英寸以上集成電路製造廠商超過80%的客戶覆蓋率,解決了中芯國際、華虹宏力、長江存儲、武漢新芯、華潤微電子、臺積電(中國)、和艦科技、士蘭微電子、柔宇科技、京東方等客戶多種氣體材料制約,並進入了英特爾、美光科技、德州儀器、海力士等半導體企業供應鏈體系。

半導體領域特種氣體仍是未來發展方向

招股書表示,華特股份是我國特種氣體國產化的先行者,並強調其主要特種氣體產品面向半導體領域,但報告期內其食品級氧化亞氮收入增長較快,審核中心意見問及半導體領域是否為其未來發展方向。

對此,華特股份回覆表示,公司的業務開拓重心、技術研發方向均主要面向半導體領域,食品級氧化亞氮則是核心技術在食品消費領域延伸應用形成的產品,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仍是半導體領域特種氣體。

華特股份進一步指出,食品級氧化亞氮僅作為為公司半導體特種氣體產品的補充,業務開拓方面,儘管受限於產能飽和、產品認證週期、下游產業投產等因素,半導體領域特種氣體收入增長較慢,但公司的多項經營舉措均圍繞半導體領域特種氣體展開。此外,在技術研發方面,半導體領域是公司的主要研發方向。

這次科創板上市,華特股份擬募集資金4.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的淨額將按輕重緩急順序投資於氣體中心建設及倉儲經營項目、電子氣體生產純化及工業氣體充裝項目、智能化運營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四大項目。

其中,氣體中心建設及倉儲經營項目主要為電子特氣產品,電子氣體生產純化及工業氣體充裝項目也涉及對氟碳類氣體如四氟化硅、六氟乙烷等電子氣體,主要應用於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太陽能電池等新興產業的外延、刻蝕、摻雜、氣相沉積等工藝。

儘管華特股份曾因報告期內研發投入佔比較低、核心技術產品收入佔比例較低等問題受到質疑,但如今隨著科創板首發通過,將有望進一步推動其加大研發投入,助力半導體領域特種氣體國產化進程加速。

為了更快更好地推動存儲市場發展,增強業界對2020年存儲產業的深入瞭解,促進產業上下游交流與互動,由集邦諮詢旗下DRAMeXchange主辦的“2020存儲產業趨勢峰會”將於2019年11月27日深圳舉辦。


這家半導體特種氣體廠商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關於集邦諮詢(TrendForce)

集邦諮詢(TrendForce)是一家橫跨存儲、集成電路與半導體、光電顯示、LED、新能源、智能終端、5G與通訊網絡、汽車電子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公司在行業研究、政府產業發展規劃、項目評估與可行性分析、企業諮詢與戰略規劃、媒體營銷等方面積累了多年的豐富經驗,是政企客戶在高科技領域進行產業分析、規劃評估、顧問諮詢、品牌宣傳的最佳合作伙伴。

研究報告諮詢:0755-82838930-2101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18128855903(微信同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