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光谷託管前的龍泉

楚天名勝----龍泉山

龍泉山位於武漢市東郊21公里,東南北三面環水,濱臨梁子湖,兩條山脈如“二龍戲珠”之勢,南面是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生產基地——牛山湖。據《江夏縣誌》載:“龍泉山古稱靈泉山,因靈泉寺山中有色碧味甘的清泉潭而得名。”龍泉山順龍盤結,群峰高聳,其山三面臨牛山湖與三汊港,在無邊碧浪之間,逶迤崛起雲山、大龍山、二龍山、龍嶂峰、玉屏峰、天馬峰、馬鞍峰等,自古這裡被視為山環水繞、湖山鍾秀、林泉幽穆的“福地仙壤”。

武漢光谷託管前的龍泉

龍泉概況

【概況】 流芳街(龍泉街前稱)位於江夏區東北部,東連鄂州市,南瀕牛山湖,西接藏龍島辦事處,北邊緊鄰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滬蓉、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光谷大道、濱湖大道、鳳蓮大道、流芳大道、龍泉大道、玉屏大道等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街道辦事處所在地流芳集鎮,位於武黃高速及武漢南環線要衝,距區政府所在地16公里,距武漢市主城區7公里。

流芳街現有版圖面積1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53.4公頃,山林面積1587公頃,湖泊水面6666.7公頃。轄13個行政村,1個社區委員會,140個村民小組;人口20385人,其中城鎮人口2504人,農村人口17881人。

【國民經濟】 2008年,流芳街完成生產總值8.3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1707億元,比上年增長11.3%。農村人均純收入6579元,比上年增長18%。完成規模工業產值4.77億元,完成農業增加值2.0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比上年增長33.33%。

【工業】 2008年,流芳街依託託管區大譚工業園和覃廟新區兩個平臺,突出籌劃發展節能環保材料產業集群和總部經濟兩大重點,強化加強協調服務和盤活存量資產兩項舉措, 發展工業經濟。2008年,全街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街屬工業企業5家。全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4.77億元,比上年增長4.5%。

【農業和農村經濟】 2008年,流芳街完成農業增加值2.07億元,比上年增長9.52%。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3億元,增長21.79%。糧食總產量17116噸,增長3.52%。油料總產量3236噸,增長15.0%。蔬菜總產量69010噸,生豬出欄10810頭,家禽出籠45.1萬隻,禽蛋產量1512噸,水產品產量8589噸。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207公頃,全年施用化肥5146噸,全年農村用電量772萬千瓦時。

【服務業】 2008年,流芳街完成景觀路和楚天名山廣場配套、寺前路工程,啟動修建多功能停車場和遊客接待服務中心,新增農家樂16戶。全街有建築業1家,商業企業6個門點。

【教育科技】 2008年,流芳街有小學3 所,在校學生 649人,教職工80人,其中專任教師72人;普通中學1所,在校學生849人,教職工63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全街學前教育入學率為100%,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為100%,小學在校生輟學率為零,中學在校生輟學率為1.9%,中小學畢業率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生達87%。全街學校校舍建築總面積28360平方米。

結合“科技活動周”及“科技下鄉”活動,組織農業、林業、畜牧、水產、水利、農機等部門幹部、科技工作者及農戶開展科普活動,全年舉辦農、林、水、牧優良品種的應用技術及推廣改良等培訓10次,參加培訓人數5000人次。

【文化體育衛生】 2008年,流芳街有文化事業單位機構1個,文化館1個,影劇院2個。設立美術書法協會、攝影協會、民間藝術協會、戲曲協會和老年體育協會等5個協會,恢復新建龍燈、腰鼓、劇團等民間藝術和其他文體團體5個,組織成立體育隊6個,吸納各類文體藝術人才300餘人。投入800萬元建成佔地2公頃的楚天名山文體廣場,投資100萬元建成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和老年門球場。全年開展各類文化活動10次,直接參與人數5000人次,在區級及區級以上群眾文化活動獲獎獲展15個(幅),並在全區“愛我家園”歌詠比賽中榮獲金獎。

全街有線廣播電視線路72公里,有線電視用戶3400戶。

全街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醫院病床20張,衛生技術人員22人,其中醫生8人,護士14人。550戶居民納入城鎮醫保,農民參合率穩定保持在100%,免疫接種率100%,食品衛生監督覆蓋率100%。

【人民生活】 2008年,流芳街農村人均純收入6579元,增長18%。全街人口出生率為8.72‰,人口死亡率為5.06‰,人口自然增長率3.67‰,一胎率為82.95%,符合計劃生育率為98.3%。

全年為社區511名中小學生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幫助57名下崗青年實現再就業,對各類應救助對象進行登記造冊上報,全街 67戶居民城鎮低保戶;街道拿出21萬元,對當年高考和中考成績優異的80名學生給予獎勵,對家庭貧困的18名優秀學生給予資助。

武漢光谷託管前的龍泉

【城鎮建設】 2008年,流芳街編制完成《覃廟集鎮修建性詳規》並獲得審批,與《覃廟集鎮總體規劃》、《覃廟集鎮控制性詳規編制》共同構成覃廟集鎮建設科學依據;興龍街延伸線、楚風路和自來水廠等工程的順利建成,提升小城鎮建設水準;規範建房管理,加強建房審批管理和巡查,違法建房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加大日常環境衛生監管,提高集鎮日常管理水平,營造更加舒適優美的環境。

【新農村建設】 2008年,流芳街推進實施二龍、紅旗兩村“家園建設”工作。投入200餘萬元實施當家塘達標工程,全年改造完成達標當家塘40口。大力開展鄉村清潔工程,共清理柴草堆121處,粉刷外牆1.2萬平方米,拆除舊欄圈和殘牆斷壁72處,轉運垃圾452處(堆),填埋露天廁所、糞坑43處,新修下水道3200米,投入12萬元建設大型廣告宣傳牌4塊,張貼橫幅標語14條,投入2.5萬元發放印有文明創建宣傳口號的購物袋5000個。投入40萬元,為145個自然壪聘請保潔員。投入12.5萬元,為村壪修建150個垃圾池,確保每個自然壪有垃圾堆放池。

【精神文明建設】 2008年,流芳街獲“第二次農業普查省級先進集體”、“全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全市體育活動先進單位”、“全市衛生達標單位”、“綠化先進集體”、“護林防火先進單位”、“科普助推都市農業先進單位”、“全市村鎮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並再次被命名為市級“平安街”。二龍村被評定為全市首批生態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被區委、區政府授予“績效管理立功單位”和“文明街”稱號。

【六件實事】 2008年,流芳街實現每個自然壪有一口達標當家塘。完成自來水廠建設,解決1.5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完成龍泉山植樹任務,落實碳匯項目綠化工程。完成玉屏大道硬化工程,實現全程通車。建成覃廟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促進農產品流通。建成覃廟集鎮多功能停車場,實現車輛有序停放。

【啟動碳匯工程】 2008年3月11日,中國綠色碳基金中國石油江夏區碳匯項目啟動儀式在流芳街玉屏峰舉行。該項目是由國家林業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綠化基金會等共同發起。項目期限為20年(2008~2027年),總投資600萬元,規劃設計營造400公頃碳匯林,年均可吸收二氧化碳2000餘噸。實施區域位於龍泉山的玉屏峰、觀音山、二龍山等山峰,總面積為270公頃,總投資額為600萬元,種植有刺槐、柏樹、楓香、麻櫟、馬褂木等品種樹木607500株。

【龍泉山風景區和明楚王墓群】 據《江夏縣誌》載:“龍泉山古稱靈泉山,因靈泉寺山中有色碧味甘的清泉潭而得名。”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以武昌為樊噲封地,樊噲死後遂葬於天馬峰下。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楨就藩武昌為楚王,即對樊噲墓地風水大加讚賞,定為“仙壤”,強遷樊噲墓於他處,將龍泉山闢為陵園區。先後修建昭、莊、憲、康、靖、端、愍、恭、賀共9座王墓,尤以朱楨的“昭園”為最。“昭園”佔地6.7公頃,旁簇25座王妃墓。另有歷代先賢陵墓共48處。整個寢園像一座巨大的天然庭院,素有“三龜九寢十二景”之稱,其建築風格與北京明十三陵遙相呼應。

龍泉山風景區和明楚王古墓群於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流芳街以“打造千年風水寶地,建設龍泉旅遊勝地”為目標,本著“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投入5000萬元,進行景區內文物景點的修復和開發利用。2008年,編制完成《明楚王墓文物保護規劃》和《龍泉山生態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寢”的格局初見雛形。

武漢光谷託管前的龍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