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稱官員為“大人”?“大人”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

擼一管風平浪靜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儘管在時下拍攝的古裝影視劇中,凡是稍有一官半職者,上至三公九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為“大人”,以示敬重,但事實上這並不符合史實。因為以“大人”尊稱官員,是發生在宋朝以後的事情。

宋以前,稱呼官員大多數情況下是直接稱其官位。例如三國的曹操擔任兗州牧時,他的朋友稱之為“曹兗州”,當了司徒和丞相之後,則稱呼為“曹公”。又如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故時人稱之為“白尚書”之類,這些都是以官位相稱,基本上沒有用“大人”相稱的。

此外,有時也會以古官名相稱。如唐宋皆無丞相一職,但執掌最高行政權的尚書僕射、中書門下侍郎等,時人也往往稱之為“丞相”、“相公”,宋代知州相當於漢代的太守,有時也會以太守稱知州,等等。當然,還有一些官職稱其別稱。例如刺史稱“使君”,縣令稱“明府”,縣尉稱“少府”等等。

元朝時期,以“大人”稱達官貴人開始出現。明朝時逐步興起,到了清朝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大人”最初也是對少數民族首領的敬稱。元朝時,蒙古人入主中原,沿用了這一叫法,開始出現用“大人”稱呼官員。明清以後繼續沿用,使得稱官員為“大人”的叫法才逐漸普遍。

需要注意的是,元明清時期的“大人”僅是對“位高者”、“貴官”的敬稱,並非針對所有的官員。那種認為“大人”是對古代官員的稱呼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與書居

多謝悟空邀請。古人稱官員為"大人",是封建體制下"官本位"制的具體體現。這裡不再贅述。在此我給各位講個歷史小故事吧。十九世紀中葉,隨著"洋務運動"興起,來華洋人漸漸多了起來,洋人來了必然與官府交往,那互相之間該如何稱呼呢?經眾官會議,一致認為來華洋人都是當官的,外國草民不會來我大清,既是官員,應稱"大人"。為了不失官場禮儀,外交場合一律稱呼"洋大人"。洋人聞之,甚惑,經多方打探,弄明原委,也舉行會議。會議認為,大清皇帝是滿族人,官員當然也是滿人,他們稱呼我們"洋大人",我們自然應該稱他們"滿大人"。洋人讀漢語不標準,久而久之"滿大人"讀成了"曼達琳"。如今依然有些英聯邦國家稱呼中國人"曼達琳"。各位,你們認為這個故事是真的嗎?



手機用戶66590897813

大人就詞義而講,就是無知的孩子對閱歷頗深的成人的一種尊稱,一種敬仰。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對於那些萬人之上的大人物而言,"大人"是那個時代的代名詞,是權威、地位、榮耀的一種體現。″大人"這個詞在古代的歷史長河中輝煌了幾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