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老百姓是怎樣的生活狀態?

再見芳草鮮美的味道

考察中國古代歷史,能夠體現某個朝代百姓的生活狀態,最直觀的方式實際上就是看當時的戶籍制度。

明朝戶籍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全國的百姓要按照職業來劃分戶籍,一旦劃分好了就不能更改並且一直世襲下去。說白了就是,賣豆腐的就永遠是賣豆腐的,子子輩輩都是賣豆腐的。種地的就一直都是種地的。這就從制度上將社會的流動上升給固化了,百姓這樣一來都恪守自己的行業,而統治者也更加方便去管理和控制。明朝初年,庶民百姓被分為民籍、匠籍和軍籍這三類。明朝的軍籍實際上就是講軍隊職業化,兵農分離,職業軍隊雖然供養的費用比較高,但是戰鬥力也相對較強,可以及時處理內憂外患等戰事。匠籍的設立實際上是沿用了元朝的制度,內部也很細化,種類特別多,比如說有廚役、裁縫、馬戶、船戶、織造等等幾十個種類,世襲這些匠籍,可以看成是真正的“鐵飯碗”。在朱元璋在位的時期就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官營手工作坊,裡面的工匠有二十多萬人之多,主要是供應貴族、宮廷等等社會上層的需求。

隸民籍主要是由農民構成,這些百姓最主要的義務就是承擔田賦和徭役。輔助管理百姓的政策還有黃冊、魚鱗冊還有裡甲制度。其中黃冊就是詳細的人口統計,每隔十年都要重新核查一遍,魚鱗冊更像是縣政府的民政統計。裡甲制度可以理解為類似於現在的“村委會”之類的最基層的行政組織。當時鄰里之間也是彼此監督與照顧,有不軌的事情就要舉報,也嚴禁遊手好閒。這樣基本上就控制了基層的農民。

不過另外一方面,明朝時期的經濟比較發達,伴隨著文化產業也比較發達,所以儘管在這樣嚴格的制度之下,底層人民的生活也可以過得有滋有味,並不乏味,市民文化也發展起來。


國家人文歷史

明朝百姓的生活狀態跟以往的朝代有所不同。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明朝的城鎮經濟較為發達。市民文化繁榮。人們愛看小說。

1,市民文化的繁榮。明朝小說文化興起!這個時代的小說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在話本的基礎上,產生了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四大名著中的三本在明朝完成。這反應了當時市鎮繁榮環境下,明朝百姓的生活狀況。渴望自由,對傳統封建禮教的反思。



2,物價便宜,幸福感爆棚!

在明朝,縣官就的俸祿年薪大概在45兩,就是30600元人民幣。一個月差不多就是2500元左右。街頭小販年收入在20兩左右,就是13600元人民幣,月收入是1200左右。而農民的收入就少一些,南方還好,年收入人均16650元,而北方年收入一年才8325元。但是考慮到幾百年來,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的發展。當時這個收入,放眼世界,也是非常高的了,我們來看看物價。首當其衝是房價的問題。其實明朝的房價還是很便宜的,一張明代的地契,寫的是萬曆十五年的時候。大宅院佔地5畝地,樓房三間,平方有28間,地加房總價是106兩銀子。這樣的房子,放到現在,在一個二線小城市,少說都是幾千萬。可是在當時,106兩就買到了。這還是豪宅!

普通人的小平房,50兩便能購買,大約是150平方米的房子,算下來也就227元一平方!日常開銷中雞鴨魚的價格與現在我們的物價相比也是差不了太多,大米是在0.99元一斤,上等的豬肉在13.2元一斤,牛肉是9.9元一斤等等,其實在吃的花銷方面,普通百姓還是能負擔的。


而傢俱,就像床1兩一張,凳子0.04兩一個。一個家庭除去年開銷,還剩下20兩足矣!

3,戶籍制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戶籍制度。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令在全國範圍內普查人口。洪武十四年推行裡甲制度。在此基礎上,對全國人口按所從事職業,主要分為民、軍、匠三類,進行造冊登記。以戶為單位,每戶詳列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逐一登記在冊。因送給戶部的一冊,封面用黃紙,故稱黃冊。按規定,黃冊10年一造,每冊一式4份,分別上報中央戶部及省、府、縣有關機構。其實,就是規定了你家祖上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職業很難更改!


歡迎各位留言指正!


大楊Dora

哈哈,這個問題我正好半年前涉獵過,當時是閱讀了一本叫做《明代的衣食住行》裡面詳細的介紹明朝時期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因為作者的考究出處都比較靠譜,下面我們就來侃一侃吧。

如果你喜歡吃酸辣土豆絲,那麼直到明朝,中國才有這道菜的誕生。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殖民者將美洲的食物帶到了中國,豐富了中國人的飲食。當然了,進口作物只是大明眾多飲食變化中的一小部分。根據葡萄牙傳教士的記載,僅在北京廣州南京這些大城市的蔬菜的供應量就已經超過了西歐所有大城市的蔬菜供應總和,而且種類繁多。除了蔬菜,百姓家裡也是很容易就能吃到肉,明朝百姓所吃的肉食種類豐富,除了一般的五畜,明朝人還特別愛吃野生動物(唉,物種大量銳減啊)。


不只是王公貴族對華美的服飾有追求,大明的老百姓也是儘可能的穿的好一些。從嘉靖朝開始,百姓的衣服除了普通的白色、藍色、黑色和灰色,還有了綠色和紅色。而且服裝上的繡刺也開始變的繁多了起來,意大利和西班牙傳教士對於明朝民間的服飾的多樣程度給予高評,並認為這是世界上最精美的服飾了。也的確,16世紀到18世紀的歐洲曾掀起一股中國熱,歐洲的貴族們都以身著漢人服飾為傲。


明清時期的建築是中國古典建築發展的最高峰時期,而建築類型多由明代開創。當然了,住並不只只是房子好看,對於社會上的流民和孤寡老人,政府也有相應的機構予以安置(在大城市這點做得很好,可是很多小縣城實在是······貪官可惡啊)。除了住房,大明政府對於城市的衛生也是有規劃的,每家都有分到的值日地點,處理不好要受罰,當然這條政策實施起來是北方明顯不如南方。對於廣州、南京、武漢、揚州、蘇州、長沙,西歐傳教士的評價是這是世界上最乾淨整潔的城市。對於北京、濟南等北方城市,傳教士認為與歐洲無異,垃圾比較多,排水溝容易淤塞,下雨了滿地的泥。


雖然有海禁,但是民間的航運依舊是很發達的,尤其是隆慶開關之後,大量的民船紛紛出海,一時間海貿帶來的財富充盈了東南沿海(跟朝廷沒關係,明朝基本上不收商稅)。重新翻修的大運河也是促進了內陸航運的發展。中國船雖然不如歐洲的船那樣適合戰鬥,但是明輪的使用以及船舵分離讓中國的中小型船在水域裡可以進退自如。

除了航運,陸路運輸也是蓬勃發展,百姓可以自行租賃馬車,而且車廂內置環境也是比較舒適的。為了迎合陸路運輸,明代對城市內的道路設計可謂煞費苦心。在南方的大城市裡普遍鋪設了磚石路。反倒是作為首都的北京是泥濘的土路,到時形成了很大的南北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