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族刘虞刘表刘璋刘繇为啥不出头称霸?反而条件差的刘备敢?

腹黑的小忧郁王子璇


其实刘虞、刘表、刘璋、刘繇和刘备五个所谓的皇族,其实与当时汉献帝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其中的刘繇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刘表和刘璋同样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其他四个人相比只有刘虞与汉献帝的关系最近,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



所以并不是什么皇族关系的原因来出头不出头的问题,而是谁的实力强谁就可以出头。刘备之所以能够最后出头了,就是因为刘备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出头的那个水平。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五个人的真实实力。

刘虞和刘璋的实力

先说说刘虞,刘虞算是最早出场的一个汉室宗室,由于刘虞在幽州地区十分有声望,在中平五年(188年刘虞担任了幽州牧,成为了东汉王朝幽州地区的最高执政官。但是刘虞这个过于仁厚,一张好牌最终被自己打烂,刘虞在与公孙瓒的战争中为了不伤害百姓,最终其十多万大军被公孙瓒轻松击败,战败后被杀害。

刘表的经历也十分牛掰,他在光和七年(184年)被任命为荆州牧。虽然朝廷任命他是荆州牧,但是实际上没有给他一兵一卒,因此刘表只能独自一人奔赴荆州上任。不过刘表凭借这优秀的个人能力,最终在荆州扎下了根基,其号称“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刘表的实力可谓是十分的雄厚。


虽然刘表的实力强大,但是历史却没有给刘表以机会,北方的曹操在灭掉袁绍统一了北方后,其实力远在刘表之上。刘表在曹操南征的之前突然去世,他开创的基业在刘琮继承后,拱手而降。

刘虞和刘表是除了刘备外最后可能出头的人物,刘璋和刘繇两就差的更远了。

刘璋虽然坐拥了一个益州,但是其为人懦弱又多疑,在外面不敌位于汉中的张鲁,在内无法平衡益州统治集团利益需求。在刘备入川后,他的地盘也就归刘备所有了。

刘繇的实力就更弱了,兴平元年(194年),他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后又为扬州牧。虽说刘繇名义上是扬州牧,但是他实际能够控制的地盘十分有限,一开始他控制上是丹阳郡和吴郡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方势力的反对,刘繇只能前往豫章郡,在豫章郡刘繇最终被江东小霸王孙策收拾掉了。


刘备确实一开始,他的条件是最差的,开局一张凉席,装备全是打出来的!刘备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其中多次遭遇失败,但是最后在占据了荆州、益州和汉中后,奠定了其称霸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天下只剩下曹刘孙三家,刘备此时不出头,更待何时呢?


浮沉的历史


即便拥有很好的政治资本那也是要看个人心性和气度的,有些人天生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手上即便有一副好牌也会在这个成王败寇的时代中被彻底抛弃;而有些人虽然起点比较低,但始终目标明确矢志不渝,他也总会等来属于自己的机会,各人志向有远近,能力有高低也就造成了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刘虞、刘表、刘璋、刘繇这四位都是汉室宗亲,应该说出身都是相对不错的,从祖辈开始就积累了较好的政治基础。但这也导致了他们往往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失败和挫折,手中所收获的声名和地位却往往来的较为容易。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刘璋,益州牧是他从父亲刘焉手上继承过来的,基本上就没有吃过多少苦头,也没有经历过自己亲手创业的艰辛,这样沉浸在安乐窝里的人很难要求他有多么上进,多么有野心,因为他本就已经拥有很多,保住自己手上这些地盘比出去跟人争天下风险低多了。

刘表的性格也是同样的问题,完全没有要争雄天下的野心,只想着保住自己荆襄九郡的太平日子。只是他政治眼光实在太短浅,看着人家在那里争来斗去,却没有想过总有一天战火也会烧到自己身上来,结果曹操灭了袁绍之后实力大增,那个时候他感受到威胁已经为时已晚。

刘虞和刘繇地盘太小实力太弱,而且更重要的是死的太早,所以就更加没有这个机会。刘繇死的这一年,曹操还在跟张绣打得有来有回;袁术还在做着皇帝美梦;袁绍还是天下最强的诸侯。

刘虞镇守幽州原本也能成为一方霸主,至少他是有机会的。因为他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也能够用怀柔政策收买游牧民族的人心,可惜他跟公孙瓒不和,最终兵败被杀,归根结底还是能力不足的体现。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老刘家这些汉室宗亲可是不见踪影的,除了当时还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刘皇叔。总而言之,像刘表、刘璋这样的人最大的野心也就是成为地方上的霸主,守住自己的地盘顶到头也就是在汉室彻底倾覆之后自立为王,让他们出兵中原跟那些豺狼虎豹们争夺天下,他们没有这个胆识、野心和能力。


萦羽怀


刘表等人只想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皇帝还在,朝廷还在,虽然是在曹操的把持操纵下,但是如果他们主动起兵就是造反,这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高明所在,刘备不同,他本来无一物何惧惹尘埃,曹操把持朝中正好给了刘备起兵的借口,匡扶汉室这么一杆正义的大旗恰恰是刘备可以举起号召天下英雄的令牌。刘备何乐而不为,刘备机会把握的好。刘表等人鼠目寸光,灭亡是迟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