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第一村,在福建的最远的地方

红军长征第一村,在福建的最远的地方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这位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写中国革命最成功的外国作家,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一句关于长征的话:“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

这个“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就是福建长汀中复村(钟屋村)。

“红军长征第一村”,开国少将涂通今题写的七个大字,在福建长汀中复村村头格外醒目。在这七个字背后,是中复村与红军唇亡齿寒、荣辱与共的鱼水深情。

红军长征第一村,在福建的最远的地方

长征零公里处

红军长征第一村,在福建的最远的地方

中复村位于与福建长汀县与连城县交界处,自古为交通、物流交通要地。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吹响了长征的第一声号角,在观寿公祠前召开誓师大会,率先实施战略大转移,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红军长征第一村,在福建的最远的地方

1934年9月,红军在松毛岭保卫战中失利,于9月28日奉中革军委命令撤出战斗。9月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钟屋村观寿公祠堂门前大草坪上,召开告别群众大会,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及群众两千多人和红九军团部分指战员参加了大会。红屋区苏维埃主席蔡信书主持会议,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向到会群众作告别讲话。会上,红九军团当场向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发枪300余支及子弹。当天下午3时,红九军团兵分两路,开始战略大转移,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中九团与军团直属队为一路,从钟屋村出发,经河田前往汀州城;七、八两团因重新参战,推迟一天出发成为一路,仍由钟屋村经河田到汀州城。当红九军团离开钟屋村时,红屋区赤卫模范连、少先队也跟着部队一起转移,后来全部加入红九军团进行长征。其余全村男女老少向涂坊、河田、濯田、四都等地疏散。

红军长征第一村,在福建的最远的地方

观寿公祠

红军长征第一村,在福建的最远的地方

红军桥

国民党军队于10月21日进占钟屋村时,那里早已坚壁清野,十室九空,变成无人村了。可是,国民党为炫耀“战绩”,以谐音将钟屋村更名为“中复村”,即中央军光复之意。

红军长征第一村,在福建的最远的地方

作为“长征第一村”,中复村拥有观寿公祠、超坊围龙屋、红军桥等一系列宝贵的红色财富。近年来,中复村通过做大红色旅游、发展现代农业、嫁接起农村电商,正焕发勃勃生机,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小康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