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儿童退热药指的是解热镇痛抗炎药,通过生化的方式,对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数值,使其恢复正常。对于儿童用药,特别是小儿用药,需特别谨慎。一定要选择药理作用明确,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的药品。因为我们不能拿小宝宝做实验,一旦药品出了问题,就毁了一个孩子,毁了一个家庭。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近年来,随着大家逐渐关注儿童用药安全,越来越多的“儿童药物”走下神坛……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2011年CFDA发布通知,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因为该药对于儿童的肝肾功能有较强的损害。要知道在2011年以前,尼美舒利因其退热效果较快,被作为儿科的常用药。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随着药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反馈,一些无安全性保障的药品逐渐被禁止使用。金刚烷胺作为主要的抗病毒药物,存在于多种治疗儿童感冒的药品中。2012年CFDA发出通知,明确禁止将含金刚烷胺成分的药品用于1岁以下儿童使用,因为临床上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

含金刚烷胺成分的儿童药品包括: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优卡丹”、“好娃娃”)等,只要药品名字中包含烷胺的,使用前均需咨询药师或医师。

有的中药或中成药的研究资料不够充分,往往不良反应都“尚不明确”,使用时需更加警惕。但随着近年来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也逐渐认识到,一些带有“小儿”字样的中成药,是不能给“小儿”吃的。这里面包含有毒成分,会对小儿肝肾造成损害。

虽然有些药用了近千年,但是这里面确实含有过量的毒性中药成分,比如动物毒性成分,比全蝎、蜈蚣等,含重金属类的毒性成分,比如朱砂(硫化汞)、雄黄(三氧化二砷)等。这些毒性药材不但直接对肝肾功能有损害,而且对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智力等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儿童免疫力弱,感冒引起的发热很常见,需要更加关注儿童退热药的安全性。

儿童退热药物的种类有很多,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保泰松,奈普生等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布洛芬和扑热息痛,扑热息痛就是对乙酰氨基酚。虽然品种不同,但是作用机理几乎相同,都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只不过作用强度和不良反应不同。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儿童退热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儿童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它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比如引起儿童发热的一个重要因子就是前列腺素。

小孩子发烧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性感染,致病因子刺激人体产生大量的白细胞,而白细胞有吞噬病原体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体在人体内的扩散,所以适度的体温升高可以提高儿童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行为。所以孩子出现发烧不能盲目的退热,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发热温度过高可以适当使用退热药。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儿科临床上最常用的退烧药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上相对比较安全的退烧药,副作用小,退烧作用尚可,普通家庭可以准备一些。布洛芬在儿科退热中安全性好,比对乙酰氨基酚更好,对胃肠的刺激比阿司匹林小,一般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01 布洛芬

  •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 用法:用于婴幼儿退热,缓解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10mg/kg,需要时每6~8小时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 优点: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只起降温作用,并不针对引起疾病的病原体进行治疗。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 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属于较新的药物,在儿科退热方面比较安全、高效,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以及成人的解热镇痛。其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强,对胃肠刺激作用小,对造血系统无影响,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

02 对乙酰氨基酚

  •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 用法:
    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次,每4小时1次,每24小时不超过5次。
  •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4小时。
  • 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可家庭常备。

03 赖氨匹林

  • 商品名:来比林
  • 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儿童一天按体重10~25mg/kg,分2次给药。
  • 优点: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由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片剂、水溶液及混悬液(滴剂),没有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所以对于口服药物困难的孩子,医生也常选择这类药。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 缺点:因为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有的会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所以16岁以下的儿童都应该谨慎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询问过敏史。
  • 注意:
    这类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用药,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

04 安乃近

  • 属于呲唑啉基类活性药物,规格有注射剂和片剂,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
  • 安乃近药效明显,但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1. 小儿发热只是一种症状,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一旦孩子发热了,应当及早就医,查明原因,对因治疗才不至于耽误病情。
  2. 发热的孩子对水的需要量比较大,应当适当的让孩子多喝水,也可以多喝一些汤类粥类。
  3. 发烧多少℃吃退烧药?
    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医生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38.5°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4. 注意用药剂量: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5. 注意用药时间: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退烧药不要混合吃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一定要间隔规定的时间后,才能服用另外一种退烧药,否则重复使用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小儿要退热,用药需谨慎!秋冬发烧,这些知识你还是需要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