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管孩子越不聽話?魚缸法則:教育孩子也要懂得放縱,效果會更好

媽媽:"兒子,吃完飯就回房間去,不要看電視了,今晚早點睡知道嗎?"兒子煩躁地回答:"知道了知道了。"兒子吃完晚飯後沒有回房間而是繼續在看電視,媽媽有點生氣:"你到底去不去寫作業,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兒子生氣地說:"都說我知道了!你好煩!"兒子突然站起來氣沖沖地回到房間,砰地關上了門。這時媽媽愣在一旁,明明自己對孩子好好管教了,為什麼越管越不聽話?

看過一個少年犯罪者的獨白,他回憶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對他管得很嚴,每天他出門都要對他囑咐一句:"不許在學校搗亂,要好好聽老師的話。""下課給我準時回家。"父母說得越多,他就越煩。於是就產生了逆反的心理,開始反抗父母。父母越嚴,他就越不學好,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這種現象在一般的普通家庭中並不少見。時間久了,孩子的叛逆心就越發嚴重,身上的問題被激化,加劇孩子不良的習慣和行為,甚至到最好觸犯法律。

父母這種"魚缸式"的管教,豐富把孩子圈養起來一樣,對孩子產生了極大的傷害。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我們作為家長需要了解"魚缸法制",給孩子自由空間,讓孩子自由的發展。

越管孩子越不聽話?魚缸法則:教育孩子也要懂得放縱,效果會更好

什麼是魚缸法制

魚一般都是我們最喜愛的家養寵物,我們都喜歡將一條條小魚放在魚缸裡面養。在美國一家國際公司的總部,進門之處放置著一個巨大的魚缸,裡面有幾十條魚,然而這些魚的體型在兩年之內沒有多少變化,以至於有的員工工作了幾年,都還不知道這些魚原來是真的活著。終於有一天,公司董事長的兒子來公司玩,一個不小心把魚缸打破了,那些魚只能被放置到外面的噴泉中。

令人意外的是,在兩個月之後,那些魚的體型由原來的三寸變成了一尺。由原先幾年的不見變化到短短兩個月的成長,讓我們感嘆生命的奇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魚缸法則"。

越管孩子越不聽話?魚缸法則:教育孩子也要懂得放縱,效果會更好

限制給孩子帶來的是停滯不前,或者會扭曲了身心發展,只有給予孩子更大的空間讓孩子自由發展,孩子才會有所成長,這就是"魚缸法制"給人們帶來的啟示。

每個人都不應該被束縛,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的發展空間,就算是孩子也不例外,有時候我們覺得還小,還沒有長大,心智也沒有成熟,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加以管教。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能給孩子一個空間,孩子的成長就會得到抑制,甚至還會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這就是所謂的"魚缸發展"。

對於孩子們來說,水就相當於他們的生活環境,魚缸大小就是父母所限制的空間。當父母對孩子的限制過大的時候,孩子也不會有所成長,這就是環境和給予自由空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家庭教育當中,家長會發現自己嚴加管教的孩子不如那些父母很放鬆的孩子,他們進步更快,更聰明。難道是因為孩子的問題嗎?

越管孩子越不聽話?魚缸法則:教育孩子也要懂得放縱,效果會更好

魚缸式養娃會給孩子帶來很多限制

孩子就像魚缸裡的魚一樣如果對他限制太多,不給他們自由,就會限制他們的成長。我們竭盡所能地為孩子付出,自認為的對孩子的好,有時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由發展。

1. 孩子逆反心理加重

"嘗試用手握沙子,你會發現握得越緊,沙子就流失得越快。"對於孩子來說也一樣,當你越控制好孩子,孩子就 越叛逆,很多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很乖很聽話,其實在實際上內心十分叛逆的。一般來說,小時候被父母管的嚴的小孩長大之後容易叛逆,因為在小時候無力向父母抵抗,於是在心裡埋下仇恨的種子,長大之後就會各種逆反,對於父母的嚴厲說教不再像以前害怕。

2. 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

現在大部分孩子存在這樣的一個現狀,很多孩子都沒有自己的主見,或者自己的理想,對於自己的未來的生活狀態是怎麼樣的也是很迷茫,不知道以後自己要做什麼,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從小時候,家長就會逼自己去學什麼學什麼,爸爸媽媽讓孩子做什麼就做什麼。當孩子長大了,父母已經為孩子安排好哪個學校,甚至以後找工作也要按照父母的要求。無論孩子做什麼都要經過父母的的篩選和把關,這樣的孩子都是沒有個人的主見,完全是父母的附屬品。

越管孩子越不聽話?魚缸法則:教育孩子也要懂得放縱,效果會更好

3. 孩子自理能力差

作為父母總是覺得孩子始終是孩子,對孩子放心不下,對於孩子的事情必須要親子把關,面面俱到,所以孩子的自理能力差。有的孩子上幼兒園還沒有學會自己吃飯,有些孩子直到上學了也不會洗衣服,每次放假回來都會帶一堆衣服回去。作為父母的我們有責任去放開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有時候我們的過於控制反而對孩子不好。

打破魚缸,家長要這樣去做

"給孩子自由?難道要不顧不管嗎?"如果我們對孩子控制太多,反而會限制孩子的成長'但是我們放縱孩子,又會對孩子的教育不到位。我們給予孩子自由,應該在合適的範圍內,儘可能的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充分成長。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努力去打破"魚缸"激發孩子的自我能力,給孩子廣闊的大海。

越管孩子越不聽話?魚缸法則:教育孩子也要懂得放縱,效果會更好

1.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父母經常會給孩子做選擇,認為自己是大人,擁有足夠的經驗,告訴孩子嗎能做什麼,不能夠做什麼,只要孩子偏離了自己的理想的方向,就會去逼迫孩子,這樣孩子反而會不知道如何自己做選擇,以後就會常常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且容易逃避錯誤。

"經驗是最好的老師。"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放手去讓孩子去做,信任孩子並且能夠寬容地對待孩子的錯誤,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那樣孩子才能收穫屬於他自己的經驗,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學會更好的自我負責,這樣的話才對他更有意義。

2. 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間

家長應該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多交流,從溝通中瞭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有時候,我們會過於控制孩子的時間,比如一下課馬上讓孩子去吃飯,接下來寫作業,然後看看書就馬上睡覺。其實有些時候,孩子下課回來想放鬆一會,這樣有什麼不可以呢?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有數,自己所要做的,怎麼安排,其實應該交予孩子自己管理和把控。如果父母希望由自己去安排,那樣孩子就決定自己的自由被剝奪,就像被控制一樣,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抗。但是,當孩子過於沉迷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荒廢了學業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及時去提醒孩子和制止。尊重不代表放手不理。

越管孩子越不聽話?魚缸法則:教育孩子也要懂得放縱,效果會更好

我是奶瓶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