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我們提到閩西就一定會提到客家人,提到客家人就一定會提到客家美食,民以食為天,走遍天下,吃,永遠是人民生活的核心部分。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客家飲食也一樣,它不僅是客家人的生活,更是一種傳統文化,寄託著種種客家禮儀,百般鄉情的感情。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客家人的烹飪不太講究,這與當年客家人艱難險阻,多次遷徒有直接關係。想吃祖地的餃子,沒有面粉,那就就地取材,用地瓜粉、蕉芋粉代替,包上山裡特有的香菇、筍片、豬肉,就成了美味的芋子餃。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客家的菜少糖、少辣,但多用蔥薑蒜和酒調料,原汁原味,清新寡淡。山間放養的雞鴨鵝、河裡捕撈的魚蝦蛙,配上山裡採摘的各種草藥、蘑菇、竹筍,或蒸或燉或釀或悶或煮或炒,形成了獨具客家風味的山珍美味,讓人大快朵頤,“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肘不濃”,自成一家,美不勝收。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客家人是唐宋期間南遷中原漢人越過武夷山脈進入閩西,由於地處崇山峻嶺,為適應嚴酷的生存環境,閩西客家人大多聚族而居,共同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由於交通不便,對外交流少,使得閩西客家飲食文化的傳承,既保留了古代中原傳統飲食文化的特色,又因地制宜,不斷適應南方艱苦的環境,摸索創造出客家飲食獨特的烹調技法,成為獨具一格的閩西客家飲食文化。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如果果你來閩西遊玩,不管你要河田雞還是象洞雞,不論白斬或是幹蒸,反正都是一樣的皮黃肉白,鮮嫩肥美。再配一份山泉水燉的連城白鴨湯,滋陰降火,寧心安神,味道之鮮。或來一份紅菇雞湯,營養豐富,補氣養血。或要一份漳平拱橋番鴨湯,小火慢燉,精華凝結,清香鮮美,回味無窮。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如果你想大塊吃肉,那就點長汀燒大塊、紅燒槐豬肉、菜乾扣肉,都是大塊肉、金黃色,肥而不膩。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來到這裡也免不了要吃個炒九門頭,配碗牛肉兜湯,上個白灼牛百葉,再來個牛腩蘿蔔湯,還有永定的牛肉丸,湯味鮮美,口感爽脆。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裡青山綠水,孕育了不少山珍河鮮,你可以嚐嚐溪魚燜豆腐、雀巢石蛙、炒野菜等各種閩西野味,有葷有素、有濃有淡。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你還可以配一碗沉缸酒,它琥珀光澤,芳香撲鼻,醇厚馥郁,飲後回味綿長,有著糖的清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味,酸甜苦辣,如飲人生。也可以來碗紅軍可樂(米酒),它釀出了客家人的熱情好客,承載著紅軍與老區人民的魚水情深。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最後你可以再來碗紅米飯或簸箕粄或清湯粉等做為主食,酒足飯飽,衝一壺漳平水仙或武平綠茶,搭著長汀豆腐乾、連城地瓜幹,品茗悟道,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遙望天上雲捲雲舒,怡情又養性。

客家美食寄“鄉愁”,人間有“味”是清歡!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最後借用蘇東坡這首《浣紗溪》,簡單的田園野餐,卻也鮮美可口,紅塵世間,拋開紛雜俗事,落一個清靜詳和,我想這也是客家人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定居的另一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